2017-11-12 10:14:09右岸

給女兒的信---面對問題及不順心


Dear Ruby:
昨晚爸聽到你發洩的情緒,爸心中喜多于憂。
基本上,也談不上什么憂,因為你讓爸知道你的心思。
當然也有機會讓妳知道爸的想法,及面對問題及不順心時,應該如何舒解。

從此次旅行訂機票之事,妳如能靜心下來,往回思考。
所有的事只是
在一個timing(時間點)的因素,也就是回旅行的日期。
而這日期又關聯到過年期間、訂票日期、還有你可能會補考的日期.....。
這些也就是timing一股腦全擠在一起了。
而最重要二个點就是訂機票日期及可能會要補考日期。
這二者中,前者無法等後者到的時候才決定的,後者又無法確定是否會補考。ok!那你可以思考觧決問題的key落在那儿,説穿了“補考”二字。
 
你提到在家讀不下書,不想讀書....,爸可理解。
因為爸在學生時代,也一直有此思想,所以寧可一早跑去成大圖書館排隊。
爸始終沒有干涉你想去那兒K書,只要你覺得ok,爸從不阻止。
甚至鼓勵有時會鼓勵你考慮住校,或晚上留校夜讀。
但這些所有的事,只是説是輔助提高讀書因素。
重要是你是否有“想讀書”的心。

父母親直接影響到子女的成長與成熟。
相對子女對父母親的態度,也影響到自身未來的發展。


對我而言,妳媽媽是個好女人與好女兒(對妳對外婆而言)。
對你而言,爸認定你媽是個好媽媽。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
你今日如用負面思想看待父母親,心中也就留下負面因子。
將來是否會傳給你子女。就要看你和子女間的緣分。
這就是佛家説得“因果”。
相信你也不願意你的子女有太多負面思想吧。
 
每次媽媽與妳聊天,總是讓媽媽覺得你怎麼不愛談,也怎不麼想說。
在一位母親的心裡,你能否了解那種"苦"嗎?
如果換個位子,你心中會有何感受?

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嗎---
想要別人如何對待我們,要先思考我們如何對待別人」。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龍應台在《目送》一文章中,提到「子女與父母情緣就在這一世」。
更直接地說也就20歲成人之前,與父母最接近的。

有關子女與父母親之間的關係,爸說得多,也很"教條"式。
但身父親的我必須如此說,因為我的父親(妳的爺爺)就是這樣傳統式的教育我。


OK anyway,當你遇到問題與窘境時,就看看天空。
自古自今一樣高,大地皆如此。
身微渺小的人們,真有必要自困自擾其心嗎?
日子一樣要走過,那你可以抱著真心微笑地走過去。
當然
也可懷著"不爽"的心踩過去。一樣地是走過去。
就看你想要如何走。
 
最後,無論爸寫的多少,多長的文字,「信念創造實想」「相由心生」,對父母的態度,就是以後你希望子女對你的態度。
 
媽媽只有一個,至少你有媽媽。爸22年前就失去了父母....你很幸福的!

<<後語>>
小女兒處於青少年期,身為父親的我,也不太確定是否漸入所謂的「青春叛逆期」。
只覺得與過去的行為模式有些不同。
有些父親想說的話,不一定直接說或聊天,會有效果。

或許立足於"孩子始終是屬於獨立個體"思想的父親-我。
用"用說出來、LINE、MAIL"的溝通,已成為現有"溝通"的管道。
我只是抱著~~~
「父母必須說該說的話與道哩,仍要是說出來。
 至於孩子是否能接受或聽得下去,不用過於在意。
 該到明白的階段,子女自然理解。」

靜心回看~
看孩子的成長過程的變化與自己的成長的變化。
其實也是人來到娑婆世上的一個樂趣與任務。
至少這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