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5 14:36:56戲菌

第四十三頁

被消費的貧窮底層(黃玫玲)

  企業主的贖罪券心態,是宗教與慈善團體的發展利基。政商名人出席慈善活動,更只是他們商場大餐之後的小甜點,抒解一下紙醉金迷的過度油膩。而商業週刊連續數期的社會底層報導,也只不過是其塑造品牌形象的商業策略,擠壓其他諸如天下等,比較標榜人文品味的商業雜誌的空間。

  最可笑的是,商週還辦了一個「1000個菁英綠種子計畫」,每人每月捐錢的活動,來扶助特定的貧苦家庭,然後找一些立委來加入,大作公關,雙方互取所需。這些立委諸公,手握國家預算與法令的生殺大權,不去認真檢視造成社會貧窮化的背後法令與政策的結構因素,卻如此輕易地共同消費窮人,其內心難道就可以如此對其選民交代過去嗎?
*****

  近幾年來的經濟不景氣、通貨緊縮、消費者信心下降,新貧階級出現,社會普遍瀰漫著信心不足的危機感,對經濟前景不明的高度焦慮,籠罩在失業率攀升的陰霾之中,這股新興的社會潮流,強化了台灣社會同情弱勢的集體情緒。

  這種情緒湧向對窮人與失業者的興趣,於是部分平時大舉資本主義旗幟,強調個人競爭,將追逐功利視為成功典範的平面媒體爭相報導台灣所得差距擴大,窮人與失業者的生活慘狀,學者的研究也紛紛出籠,然而誠如批判者所言,有多少人從窮人身上得到博士學位與金錢,但是貧窮問題仍然存在,甚至惡化。

  貧窮底層作為被消費與再次剝奪的對象,在這個快速消費的過程中是寂靜的一群,因為不斷有新的故事取代舊的故事,只有短期記憶的台灣社會,換記憶就像換衣裳一樣輕鬆容易,很快地,窮人與失業者的故事,就如同拋棄式的商品一樣,用完就丟。當那一家大型連鎖量販店收購那一批愛心山藥,大發窮人財之後,難道你會寄望他們會改變原有的採購方式嗎?算了吧!

  當媒體今天大大的字眼陳述失業者攜子自殺,明天則是窮人奮發向上的「成功」故事,後天是失業在家的兒子砍傷父親。而學者提出推論「台灣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主要是來自失業率的增加」,隨處可得的故事和影像說明貧窮底層值得是人們同情的,或者在這當中也可以得到激勵,窮人與失業者逐步地成為今日台灣社會的災難明星。

  消費貧窮底層的快感何其迷人,讓有錢人有機會散發悲天憫人的情懷,新聞有「非常態」的鏡頭可以取,讓貧窮的人覺得我也可以成功,政客有吵架的題材,失業者與窮人一定不知道,原來自己是一種有高度附加價值的創意產業。然後貧窮底層的故事,在被傳頌的過程開始有了自己的生命,各取所需以貼近消費市場的特性,這種消費行為結合了熱烈的淚水與汗水,人倫反常充滿悲劇的震撼力,就像唱 KTV一樣讓人在當中抒發情緒,並且獲得激越後的平靜感。

  這種消費的迷人感受背後,被消費的貧窮底層仍然繼續過著原來的生活,擺地攤夜市的沒時間看電視,失業找不工作的關在房子悶悶不樂,缺錢用的四處找錢付貸款、付學費,打零工的可能日夜顛倒,然後爸爸抱怨兒子不努力,妻子嫌棄先生沒有用,研究者或是報導者短暫的同情與怒吼,就像日出日落,干咱們何事?

  我們只有一個世界那裏有窮人,也有富人,犯罪與悲劇不僅發生在失業者身上,也發生在富裕人家,和有教養的家庭裏,不斷的連結失業、犯罪、苦悶,將問題標籤化、刻版化結果是流失人性中最寶貴的豐富性,印象與事實之間漸行漸遠,在一個不真實的印象上,虛構一種新的關連。消費底層階級無非是市場經濟中的一環,然而被消費者成為商品,是否真的是唯一且難以逆轉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