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傳家故事:蘇格拉底的智慧-(品格,左右你的人生)
[內容介紹]機智、幽默、樂觀、寬容、善良、樸實、禮貌、勇敢……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質?
還有幻想、冒險、探索的能力,誰說不重要呢!
看臺灣最傑出兒童文學作家,如何挖掘、濃縮、改寫、重述那些藏在故事裡的寶藏,分享給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孩子們聽。
——最新八百字故事——
全套四集,100個傳家故事,百看不厭的精采
〈蘇格拉底的智慧〉
「快樂」要去那裡尋找?在展售各式商品的市場裡盡情採購,還是跟朋友們開懷痛飲?蘇格拉底說:「去造一條船吧!」
〈人面巨石〉
少年歐內斯特天天在田地裡勞作,但勤奮自學的他有一位特別的老師,那是由一堆巨岩堆積而成,酷似人臉的人面巨石。含笑俯瞰山谷,不會說話的人面巨石,教給少年什麼智慧?
〈出米洞的故事〉
這天,神仙山上寺廟裡,正準備煮齋飯的小師父掀開米缸卻發現,米缸就要見底了。咦,山壁上怎麼有個小洞,居然緩緩流出白白、小小的東西!
●二十七位臺灣兒童文學界作家共襄盛舉。
●全書附注音,適合獨立閱讀。
●每篇八百字的故事,晨讀與床邊故事的最佳讀本。
●篇篇搭配全彩插圖,閱讀文字同時也能豐富視覺、激發想像。
●故事題材來源廣泛,具有高度異質性與多樣性,豐富閱讀體驗。
[目錄]
1.蘇格拉底的智慧 周姚萍
2.國王與九色鹿 陳啟淦
3.仗義的金鵰 徐國能
4.諸葛亮的妻子 黃秋芳
5.神鳥 湯芝萱
6.兩擔穀子 陳正治
7.熬不出美味好湯 謝鴻文
8.郵局小精靈的撲克牌 羅吉希
9.男孩與釘子 岑澎維
10.人面巨石 管家琪
11.毛利克的危機 施養慧
12.笛卡兒的第十三封情書 許榮哲
13.白鶴娘子 劉思源
14.老奶奶偷麵包 王文華
15.野豬林裡的林沖 鄭丞鈞
16.蘋果佬約翰尼 傅林統
17.出米洞 洪淑苓
18.三人成虎 陳素宜
19.水仙的回音 王洛夫
20.尾巴不見了 黃文輝
21.再跌一百次 鄒敦怜
22.差不多先生 林玫伶
23.1 01與米布丁 石麗蓉
24.沙漠中的旅人 陳木城
25.皇帝與大臣 陳昇群
[讀後感想]和女兒共讀布可星球的書,喜歡看故事的人們,哪一本書或哪一個故事是你的傳家故事呢?可以是書裡的故事,也可以是小時候看的故事,甚至是從小到大看的所有故事裡,你最喜歡或印象深刻的故事。
我家的傳家書是《羅蘭小語》,文章:寫到最後一刻—作家羅蘭,大家呢?
分享作家羅蘭的絕版作品,
羅蘭小語
作者:羅蘭
每個人都可能有環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時候。說得嚴重一點,幾乎可以說,在我們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以前,就被註定了要背負起經歷各種困難折磨的命運。
但這並不是說,因此就該認定人間沒有樂趣,或生命沒有價值。我們雖然被註定了要靠勞力、靠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雖然被註定了有七情六慾來品嘗人間各種各樣的離合悲歡;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卻有機會欣賞這有鳥語花香的世界,我們還有智慧可以體味人間苦樂的真諦,我們也還有心情來領略人間的愛心、善良和同情是何等的珍貴。總而言之,和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比起來,我們的收穫是值得的。
我常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勞和苦難算做是我們所不能不花的旅費。而在這一趟旅程中,我們可以得到各種各樣五色繽紛的經驗。當我們痛苦的時候,可以當做那是我們在旅途中的涉水跋山、走狹路、過險橋。而當我們快樂的時候,那是我們到達了風光明媚的處所,卸下了行裝,洗去了風塵,在欣賞留連。也正如旅行一樣,不在某一處風景區永遠停留,而只能在駐足一陣之後,就又該背起行囊去尋覓另一處佳境。
因此,人間的苦苦樂樂,我們都該把它看做理所當然。做生意順利的時候,財源滾滾而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是順境。一旦遇上風險,逆境來臨,就又要過一過節衣縮食的苦日子,不夠堅強的人當逆境來臨時,就難免會匆匆結束這次旅行,提早承認自己的失敗;
而假如我們夠堅強,就該明白,我們就是為經歷這些風險而來。
做為一個像樣的旅行家需要勇氣,也唯有有勇氣承擔旅途風險的人才可以到達人生的勝境,才可以領略到一般人所領略不到的「化險為夷」,「夜盡天明」,「臘盡春回」等等的樂趣。因此,逢到逆境時,我們要忍一忍、熬一熬、再多拿出一分勇氣和信心;不要只看旅途的艱苦,而要把希望的燈光點亮,去照見那你所想要去的地方。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受到環境壓力的時候;但在這時候,你與其悲傷流淚,就不如將就自己既有的條件去慢慢耕耘,等一旦機會來臨,自己也有了足夠的條件去應付了,境遇就好轉了。許多事實使我相信,一個人的生活需要可以縮小到最小限度,而一樣保持樂天達觀的心倩。只要你自己不讓自己消沉灰頹,環境是不能把你怎樣的。
懂得旅行樂趣的人,往往對平坦好走、容易達到的地方沒有興趣,而偏偏喜歡去找那些險峻的山,未開發的林,或沒有人煙的島。他們認為旅行的樂趣在於克服那些途中的困難,在於到達別人所不易到達的地方,在於發現新的佳境。
懂得人生的人也是一樣,他們往往不喜歡平穩凡庸的生活,而有膽量去嘗試一些困難的、冒險的、但卻有內容、有意義的生活。因為他們知道,當困難克服了,險境過去了,他們才會嘗到一些人生的真味,他們才會真正懂得人生的苦是怎樣的苦法,樂又是怎樣的樂法,貧窮的滋味怎樣,失戀的滋味如何,而他們最大的收穫卻往往是成功的快樂。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謂「人上人」並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而是說,他可以在生活上比一般人較為豁達開通,眼光遠大,做起事來可以得心應手。如果我們從小就安安穩穩無風無浪的像花朵一樣生活在暖房裡,我們所見的天日就只有那一點點,所能適應的溫度也就只有那一點點,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學習
學習
一旦你勤於 工作與學習,你的日子自然就充滿了活力與對前途的展望。
不習慣讀書進修的人,常會自滿於現狀,覺得再沒有什麼事情需要學習。於是他們不進則退。
成年人慢慢被時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學習熱忱的減退。
學生每天有每天的成績;每學期有每學期的進步,稱得上是日新又新。成年人就少有這樣的成績。多數人十年如一日,不再有新的收穫,除了年齡,一切都不增加,難怪要被時代淘汰。
學習是快樂的來源,即使你不在意自己將來有沒有成就,單以目前的生活來說,學習也一定使你覺得滿足。
肯學習就有進步;有進步,生活就不會沉悶獃滯。使你的日子有源頭活水,經常保持清新,生活步調自會輕快。
「真正的財富是健康與技能。」
多讀書,多學習,多求經驗,就是前途的保障。
要衡量一個人是否可靠,不是看他眼前職位高低,收入多少;而要看他是否隨時在進修。一離開學校就停止了進修的人,不會有光明的將來。
使自己在目前所從事的工作之外,另有專長,你的生活可以左右逢源,精神也能保持清新與暢旺。
讀書之樂
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
乍聽之下,這話似乎說得很嚴重。可是,仔細一想,卻覺得十分有理。
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假如好久沒接近書本了,那必定是因為他忙,或因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瑣碎拉雜的事情上,使他沒有時間或沒有心情讀書。而這些瑣碎生活項目的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個人思想膚淺庸俗的最大原因。思想膚淺庸俗形之於外的時候,言語就自然無味,面目也必隨之可惜了。
我們固然不能脫離現實而生存,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時間來看看書,卻可以使我們保持頭腦的清醒和思想的靈活。
古詩中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的思想需要源頭活水,而這源頭活水有一大部分是來自讀書。天天讀點有益的書,對精神有滋補作用,而我們的言談舉止就不至於「無味」和「可憎」了。
一個人說他忙得沒有功夫讀書,實在是一件很不幸的事。而偏偏我們大多數人又都很忙,好像一天把必需趕完的工作趕完之後,就已經筋疲力竭了似的。不過,我們仍可承認,一個人無論怎樣忙法,一天之中,十分二十分鐘的時間總還是可以抽得出來的。問題只是當我們閑下來的時候,手邊不一定有適當的書可看,想到還要費事去翻書櫥,就懶得動了。
因此,為了讓我們隨時可以利用短短的空閑時間來看書,不妨經常把一兩本打算看的書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比如你是一位每天上班八小時的公務員,下班之後,吃過晚飯,你總會有一點時間坐在沙發上或藤椅上休息。這時如果你的書就放在旁邊茶几下面,不必起來,一伸手就可以拿到,你就自然願意一面抽煙喝茶,一面看書了。
或者你是一位家庭主婦,那麼,你可以把你要看而沒有時間看的書放在枕邊。屬於家庭主婦自己的時間多半是在忙完了午飯,收拾清楚,躺下來午睡一會兒的時候。你可以一面休息一面看書。雖然你也許只能看一兩頁,可是,日久天長之後,你的讀書成績也會大有可觀。
對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來說,讀書是一種休息。對用腦力處理事務的人來說,讀書是一種解脫。當我們煩悶的時候,讀書固然可以解悶;當我們愁苦的時候,讀書也可以便我們忘憂。
讀有益的書可以把我們由瑣碎雜亂的現實升到一個較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觀者的眼光回顧自己的忙碌沉迷,一切日常引為大事的焦慮、煩憂、氣惱、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牽扯在內的擾攘紛爭,這時就都不再那麼值得你認真了!
書本是人類精神上的營養劑。缺少了它,生活必有缺陷。
林語堂博士在《生活的藝術》中勸人們找到「文學上的愛人」。他說:「世上原有所謂性情相近的事。所以一個人必須從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尋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你如能時常有機會和一位與自己精神領域接近的作家借書本聊天談心,他所說的就是你想說的話,他的喜怒哀樂就是你的喜怒哀樂;而且他給你一些啟示,叫你認識你自己狹小天地以外的世界;這時,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己朋友一般的快樂。
如果幸而你不是個「忙人」,那麼,在寂寞的雨天,在長長的下午,在無法排遣的星期假日找一本自己最能領會的書來測覽一番,真會有一種「如對故人」的快樂。
世上有人喜歡儲蓄金錢,有人喜歡收藏古董,有人喜歡搜集郵票珍玩,也有人喜歡把書本上的佳言名句儲存腦中。我認為最後這種儲存是最富經濟價值且又最安全的儲存。因為它一不怕竊盜,二不怕丟失,而且攜帶方便,取用簡單。
尤其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它能夠使人風度高雅,氣宇軒昂,遠勝過服飾上的奢華或家宅中的堆金積玉,而它之能使你享有恬淡寧適,心安理得的快樂,更決非終年孜孜為利,唯恐失去存款的人們所可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