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4 21:01:49Quiff

Artest,毒瘤還是救星?

自幹並不指量,更在於質,亦即出手時機與選擇。有在關心國王隊的球迷應該會注意到,Bibby的出手方式跟季初、前季末有所改變,減少了持球進攻的比例,過半場後會先將球交至Miller或Artest手上去導球,開始在外圍遊走,以接球後的Catch & Shoot為主。Bibby也不再勇於進入禁區挑戰鋒線球員,而是在底線、高位三分至罰球線之間走位,清開防守球員跟自己間的距離後便行跳投。

反過來看Artest,在 Bibby下場休息後他便揹負了場上主導進攻的角色,他自己也對能擔任這樣的主攻任務感到興奮,曾於比賽後的訪問中提到他花了一段時間來磨練自己的持球本領。然而作為球隊的主控,與其順利推進球隊的攻勢、增加球的流動性,他更重於個人的面框持球進攻,不是運過半場便想殺入禁區,不然就是運到三分線便出手。

一時手氣差、球感不順是可以接受的,只要play作出來了,就算投不進也無須過於苛責。但Artest的狀況是他太過黏球,以隊上第二主控的身份這點是無法接受的,由他掌控下的球隊攻勢多半陷入黏滯狀態,隊友碰不到球、也停止跑位,呆呆站在原地看Artest單打。即使接到球多半也已經進入讀秒階段,沒有時間再重整攻勢,只好倉皇出手。而且Artest挑戰的往往是如同Kobe般的高難度三分線急停出手,低位進攻的比率越來越少,命中率自然高不到哪裡去。隨著球大量處於Artest手上,球隊的勝負也只決於他一個人;他今天手風順、命中率高,球隊就贏球。反之則輸球。即便他是隊上王牌,這樣的呆板進攻模式仍是不應當的;就算是Kobe的湖人隊、James的騎士隊,一支球隊的勝負都不應只繫於王牌的狀況好壞而已。

我們現在的攻勢主要是Miller主導的Princeton Offence,輔以Bibby的切傳跟以Wells、Artest為主的Isolation。我們可以用國王對上溜馬這場轉播為例,第一節國王在Bibby 主控下便攻進了36分,Thomas一直在禁區接獲Miller、Bibby傳球得手,首節便有11助攻產生。第二節開始,Artest接手主控,攻勢便全盤停滯,只看他一個人演獨腳戲。最後勝負大家都清楚。更何況Artest不像初入隊時多以低位接球單打為主,現在他的出手多半圍繞在三分線與持球進攻上,穩定度大為下降。

國王在戰績上急起直追的確是換來Artest之後的事,但絕非他一個人的功勞。Martin在進攻上的開花結果,Bibby也改變了他對比賽的認知,就連Miller都可以連蓋對方好幾個火鍋,這是球季前半段難以看見的景象;可別說這些都是Artest教導的。他當然是為隊上帶來一股拼戰意識,激起了隊上的士氣;又或許是Peja的離隊讓球員們人人自危,意識到了當今的危急狀況;但總歸來說,看似突然急速提昇的球隊防守能力,其實球員們本身早已具備,Artest的出現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激勵居多,但他對球隊體質的影響除了守的向上提昇,另一面就是對攻的向下沉淪。自幹與長時間持球,對球的流動與隊友跑位意識上有致命性的傷害。

現在國王還在贏球,目前西區第八種子的位置坐得還算牢靠,但一旦球隊開始居於落後局面,Artest這個不安定因子就可能會爆發。他可能會要求更多出手、更多持球時間,然而以他38.3的FG%、30.6的3Pt%,再對照他的出手數量與時機,不要說是作王牌了,這樣的命中率就連對先發五人來說都是不及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