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綠葉蔬菜,強化解毒養護肝
多吃綠葉蔬菜,強化解毒養護肝
@秦 島
俗話說:“肝不好,百病生”,肝臟作為我們身體的解毒器官,它一旦出現問題,身體內的代謝廢物排不出去,各種疾病就會自動找上門來,養護肝臟就是養護生命。而青色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可以幫助肝臟排泄代謝廢物、促進肝氣迴圈,有疏肝解鬱、緩解情緒的作用。
眾所周知,醃製過的鹹菜含亞硝酸鹽較多,尤其剛醃半月以內的,會增加患癌風險,其他一些物質也不利人體健康。和許多新鮮蔬菜相比,綠葉蔬菜特別富含維生素K(葉綠素)和葉酸,在蔬菜中α-生育酚含量最高,也富含葉黃素和β-胡蘿蔔素。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據國際物質糧農組織1990年統計,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的90%、維生素A的60%來自蔬菜。此外,蔬菜中還有多種多樣的植物化學物質,是人們公認的對健康有效的成分,已知果蔬中的營養素可以有效預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種物質,正在被人們研究發現。
藥食同源,好吃又營養的野菜不少,如薺菜,別名薺薺菜、地丁菜、雞心菜等,屬十字花科草本植物,以嫩葉供食用,田間、路邊、山坡隨處可見,中國自古就有採集野生薺菜食用的習慣。傳統醫學認為薺菜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水、涼血、清熱、明目之效。根據現代研究,薺菜富含鈣,還含有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其中大量的粗纖維,可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泄,可謂營養豐富。
水芹自古即作為野菜食用,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是一種高產的野生水生蔬菜,常見於淺水低窪處,以嫩莖葉入食,味道鮮美。菜中粗纖維、鐵元素、芹菜素含量較高,經現代藥理研究,其有一定的降壓、鎮靜效果。
油麥菜油麥菜是菊科萵苣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大量維生素和大量鈣、鐵、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VB1、VB2等營養成分。葉片為一個大葉脈呈龍骨狀或形成開心的漏斗狀,為綠色或綠白色,一般春季開花。原產地不詳,歐美國家栽培較多,中國從東南亞引入,在華南地區種植較廣,又逐漸傳入北京等地。喜溫暖氣候,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長過程中不可缺水。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油麥菜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作用。油麥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有助於睡眠;莖葉中含有萵苣素,具有鎮痛催眠、降低膽固醇、輔助治療神經衰弱等作用。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和鈣、鐵等微量元素,是生食蔬菜的上品,有“鳳尾”之稱。
推薦做法:白灼油麥菜。準備兩棵油麥菜,切掉根部,把葉片打散後從中間折斷,用清水把上面的泥沙洗乾淨備用,青椒一個去籽後切成絲,再切點紅椒絲用來配色,幾瓣大蒜拍散後切成蒜末。再準備一個小碗,放入蠔油10克,蒸魚豉油15克,攪拌均勻備用。鍋內燒水,水燒開以後放入油麥菜,淋入一點植物油,油麥菜會顯得油潤發亮,大約焯水30秒鐘,油麥菜燙軟、返青以後倒出來,控乾水分以後擺放在盤中。澆上調好的料汁,放上青紅椒絲和蒜末等待激油。鍋內燒油,油溫七成熱,油面冒青煙,把熱油澆在蒜末上面,激發出蒜香味,美味即成。
廣東、香港人很喜歡豆豉鱗魚炒油麥菜,此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非常爽脆入味香口,但以我個人喜好寧願蒜炒油麥菜,少油鹽天然清新。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