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4 23:27:19Lawrence

【觀止】選票沒教的事


第四次的民選總統結束了。妙的是,曾經反對人民直選總統的參選人卻當選了。

根據執政黨敗選票差的事實,眼下的主流輿論一面倒的指摘現任總統陳水扁在近八年的兩屆任期裡頭「家身不修、隳壞國政」,所以民眾繼兩個多月前的國會選舉,再一次用選票教訓執政黨。

民主制度不是最近十年、廿年才有的新玩意,不過,先回頭看看陳水扁從台北市長以降,他確實為台灣近代政治留下了一些良性格局。首先,在台北市長任內,他把任職一個地方行政首長的難度提高,豎立更強的「公僕」形象,創造了一個過去市民不能想像的市政府,這讓後來接手的馬英九從1998~2006年這八年當中,其個人魅力所表現的,遠大於對整體市政的開創與貢獻。

其次,陳水扁創造了一個平民總統的奇蹟:從媒體、在野黨直到平民百姓,都可以用公開地用相當情緒的字眼,加諸在「總統」這個職位上。就總統的格局而言他做得不夠,但總統本身與百姓之間,都「放棄了」對彼此所據有的高度或身份,雙方看似天上人間,卻能毫無顧忌地對話、叫囂甚至於純然破壞性的謾罵。從2000年往回推廿年,在1980年代初期,能且敢這麼做的,檯面上大概十根手指都算得出來,連李登輝任職總統期間,社會開放尺度都沒有這麼大。

陳水扁既「管不住」自己某些家人的舉止和嘴巴,看似自取其辱,換個角度想,何嘗又不是提供輿論利用他身為國家元首而萬般攻擊的機會?讓人感覺到,在專制之下,只有笨蛋的政府不懂得控制媒體;在民主之下,只有白癡的政府想跟輿論作對。

電影「女王」(The Queen)當中,便很深切的刻畫出女王對新時代民意的順應與轉變。戴安娜王妃的死引起全英國,乃至全球的感傷,女王一開始卻堅持那是戴安娜所屬的斯賓賽家族的私事而拒絕發表公開評論與關心,相較於首相第一時間的悼念,王室表達出至為冷漠的態度;最後在首相努力的勸說與關切下,女王一改初衷,改變過去堅守王室的思維,呼應輿論,順應民意,讓王室重拾民心。相較於一個沒有政治實權的女王,陳水扁在總統任內跟媒體的互動,雖無「打壓」,彼此卻互為「感冒」居多;媒體從他身上與嘴上得到了空前的自由,也把他打成一個全民公敵般的總統。引領媒體一股腦的批判潮流,陳水扁比起英國女王,似乎要更能「感受」在民主的喜悅與傷害。

陳水扁八年的執政經驗,還能讓人深深體認,台灣的民主因他的作為所造成的效應,幾乎確定不會再走回頭路了,要關掉這個大鳴大放的社會重回過去,在台灣恐怕只能靠原子彈之類的終極手段解決。即將接棒的馬英九只能在媒體——這個天生的、永遠的在野黨眼裡,至少表面上乖乖地把總統的角色努力扮演好。

第三,誠如陳水扁自己所言,民進黨把國民黨「綠化」了。很多人都說,民進黨真的很會選舉;包括操作族群議題、把藍黨與赤色中國劃上等號…。不過,現實的狀況,台灣確實是個獨立國家,政治上「泛本土論述」就相當比例抗拒中國的老百姓而言,是對一個台灣政黨初步信任與否的第一關。這點逼得所有想攫取選票的台灣政治人物來說,是不能不買的帳;尤其是國會議員的選舉,身為候選人在單一選區制度下,未來將不能只衝同顏色或同理念選民的選票,相反的,要努力開發不同顏色的票。而這個帳並不會因為主導的綠色在今年的兩次大選中挫敗而消失,只要台灣不像是個正常的國家或被中國統一,所有想玩政治的人遲早都要面對。也因此,陳水扁不但讓國民黨被綠化的不知不覺,也可以證明,「維持台海現狀」是最愚蠢的決定,爽到的只有美國人。

諸位看倌,票投完了,開心與失望的都流過淚了,可是一千三百萬張票堆疊出來的政治圖騰,卻隱藏在縱橫當代政治人物的運籌裡。不管那位政治人物在現在你的心中,是希望抑或王八;陳水扁卸任總統後,影響力的快速消褪是可預見的,但台灣政治史上,他會被記上這幾筆看似陰錯陽差的貢獻。選票沒教的事,既不在課堂,也不在輿論一篇篇的評論裡。我們擁有全亞洲最特別的「國籍」,也擁有全亞洲最棒的民主。上帝似乎是公平的——那怕有一千多枚飛彈指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