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16 01:24:14踐實山人
【專欄】記者養成與企業文化
檢視政黨收購媒體一年後的效應,除新聞處理原則上頻頻失範外,新聞工作者
形象萎縮的問題,更值得關注。韋伯曾經指出,新聞工作者也是“職業政治家”的一種型態,人們之所以對新聞工作評價不高,主要是源自不負責任的新聞工作表現。換句話說,一個負責任,有政治認識的新聞工作者,其社會貢獻並不亞於政治評論者或學者。這是一種對職業專業價值的認知,像前專欄作者楊白楊曾透露,他把寫政治評論視為一種政治工作,嚴守清議的位置,同樣可以為社會帶來政治性影響,所以說,具有崗位上的自覺才能帶來文字力量。
縱然政黨辦報已形成“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事實,但不能把這事情單獨成為一個政治事件,它所激化的種種問題,嚴重影響媒體生態,華文報的整體發展,應該獲得積極的反省。特別是站在新聞第一線上作價值取捨的記者,在這艱巨政治力滲透的媒體環境,如何認定自己的身分與角色責任,必要處理如何抵擋政治干預與維護新聞專業這兩道難題。新聞工作者形象的萎縮,主要是在政治強權干涉底下,又或在過度自律情況下,對許多關鍵現實問題失去了反應能力,無法勇敢提出尖銳的質疑。
記者急就章的養成過程
不久前,在台灣聽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演講,給了自己不小的震撼。雖說只是一場台大新聞系學生舉辦的校園演講,但從宣傳海報上寫著“台灣新聞記者的偏見與焦慮〞,已足以吸引人。聆聽一名資深記者以真誠反省的態度,帶著焦慮的記者身份,述說台灣媒體嬗變與墮落,以及自我理想與現實間的拉鋸,愕然發現原來許多憂慮與問題,可說是媒體界“普遍的共同經驗”,其中一項與記者素質與形象息息相關的,是記者的養成過程與報館的企業文化。
《中國時報》政治組記者,曾任台灣記者協會主席的何榮幸批評現今年輕記者過於世故,善於揣摩報老板的立場與意識型態,紛紛曲躬迎合,撰寫老板喜歡的特稿與報導,難見有嚴肅反思的報導。一些“菜鳥記者”在急就章的養成過程中,也缺乏對記者身份深刻的思考,對新聞的本質與價值認識不高,以致嗜好記者擁有的便利與特權,卻忘記實踐身為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承諾這是趕鴨子上架的後果。說到這,我們難免要問,到底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承諾是什么?新聞是什么?在真實報導與平衡報導、社會道德與公共利益之間,該如何作出判斷,判斷的基礎與根據是什么?
在我國媒體業裡,雖未有正式的統計,到底有多少新聞工作者是新聞系畢業,這一群人或許對新聞價值與專業問題有較高的認知,但更重要是,在養成過程中記者所接受的實地訓練,才是真正影響記者個性的塑成,他們的社會價值觀、判斷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等,這一切與報館的培訓方式與企業文化脫離不了關係。另外,報館是否有豐富的圖書資源,提供記者們進修機會,大量的閱讀提供分析事理的參考點,將有助於提昇記者的報導及評論品質。
企業文化與人格典範的影響
以前有機會親炙高信疆先生,他曾透露以往在《中國時報》擔任副刊主編時,會特別塑造副刊組的文化氛圍,閱讀一本好書,會讓其他同事傳閱;看了一場好電影後,甚至會自動掏腰包請同事去看;有高素質的演講,也會鼓勵同事前往聆聽,吸收更多的知識。又或以《新新聞》總主筆南方朔為例,因他讀書之廣之深之博,在《新新聞》同仁眼中,是一個永遠不斷追究事實根據,尋找理性分析事理解釋視野的民間學者。他也是少數不因掌握了社會發聲位置與資源,在權力春藥下仍堅定反對派姿態,成為不傲慢的新聞工作者或評論家。人的因素促成了有品質企業文化,而這種企業文化,正應合了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所說,一家企業所秉持的價值觀、信念與社會使命,會影響人與工作的文化品質。所謂企業的管理,也是人的管理。
以南方朔為一種典範,深具意義。他從政治新聞記者初個階段,經歷了資深記者、專欄作家至主筆層層躍進,至如今以評論作為一種志業,在污濁化與小報化的台灣媒體環境中,堅持新聞與評論專業,確是豎立起檢驗新聞工作者的高標竿,據楊照說,“南方大師”的勤學,使後輩們更加不能怠惰,特別是其盧梭式的懺悔個性,以及面對知識與權力不卑不亢的態度。
如何改善新聞工作者萎縮的形象,也許先要提高對自己工作崗位上專業價值的認識,檢視工作崗位上的拘限,才能知曉推進的腳步。不妨也閱讀薩依德《遮蔽的依斯蘭》、葛蘭姆《個人歷史》、張圭陽《金庸與明報》,還有《紐約時報的風格》,從中認識什么是新聞記者的偏見、報人的人格典範,及高文化品質與嚴謹的報館企業文化。
(本文曾刊登於《星洲廣場》〈星期筆匯〉2002年11月)
形象萎縮的問題,更值得關注。韋伯曾經指出,新聞工作者也是“職業政治家”的一種型態,人們之所以對新聞工作評價不高,主要是源自不負責任的新聞工作表現。換句話說,一個負責任,有政治認識的新聞工作者,其社會貢獻並不亞於政治評論者或學者。這是一種對職業專業價值的認知,像前專欄作者楊白楊曾透露,他把寫政治評論視為一種政治工作,嚴守清議的位置,同樣可以為社會帶來政治性影響,所以說,具有崗位上的自覺才能帶來文字力量。
縱然政黨辦報已形成“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事實,但不能把這事情單獨成為一個政治事件,它所激化的種種問題,嚴重影響媒體生態,華文報的整體發展,應該獲得積極的反省。特別是站在新聞第一線上作價值取捨的記者,在這艱巨政治力滲透的媒體環境,如何認定自己的身分與角色責任,必要處理如何抵擋政治干預與維護新聞專業這兩道難題。新聞工作者形象的萎縮,主要是在政治強權干涉底下,又或在過度自律情況下,對許多關鍵現實問題失去了反應能力,無法勇敢提出尖銳的質疑。
記者急就章的養成過程
不久前,在台灣聽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演講,給了自己不小的震撼。雖說只是一場台大新聞系學生舉辦的校園演講,但從宣傳海報上寫著“台灣新聞記者的偏見與焦慮〞,已足以吸引人。聆聽一名資深記者以真誠反省的態度,帶著焦慮的記者身份,述說台灣媒體嬗變與墮落,以及自我理想與現實間的拉鋸,愕然發現原來許多憂慮與問題,可說是媒體界“普遍的共同經驗”,其中一項與記者素質與形象息息相關的,是記者的養成過程與報館的企業文化。
《中國時報》政治組記者,曾任台灣記者協會主席的何榮幸批評現今年輕記者過於世故,善於揣摩報老板的立場與意識型態,紛紛曲躬迎合,撰寫老板喜歡的特稿與報導,難見有嚴肅反思的報導。一些“菜鳥記者”在急就章的養成過程中,也缺乏對記者身份深刻的思考,對新聞的本質與價值認識不高,以致嗜好記者擁有的便利與特權,卻忘記實踐身為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承諾這是趕鴨子上架的後果。說到這,我們難免要問,到底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承諾是什么?新聞是什么?在真實報導與平衡報導、社會道德與公共利益之間,該如何作出判斷,判斷的基礎與根據是什么?
在我國媒體業裡,雖未有正式的統計,到底有多少新聞工作者是新聞系畢業,這一群人或許對新聞價值與專業問題有較高的認知,但更重要是,在養成過程中記者所接受的實地訓練,才是真正影響記者個性的塑成,他們的社會價值觀、判斷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等,這一切與報館的培訓方式與企業文化脫離不了關係。另外,報館是否有豐富的圖書資源,提供記者們進修機會,大量的閱讀提供分析事理的參考點,將有助於提昇記者的報導及評論品質。
企業文化與人格典範的影響
以前有機會親炙高信疆先生,他曾透露以往在《中國時報》擔任副刊主編時,會特別塑造副刊組的文化氛圍,閱讀一本好書,會讓其他同事傳閱;看了一場好電影後,甚至會自動掏腰包請同事去看;有高素質的演講,也會鼓勵同事前往聆聽,吸收更多的知識。又或以《新新聞》總主筆南方朔為例,因他讀書之廣之深之博,在《新新聞》同仁眼中,是一個永遠不斷追究事實根據,尋找理性分析事理解釋視野的民間學者。他也是少數不因掌握了社會發聲位置與資源,在權力春藥下仍堅定反對派姿態,成為不傲慢的新聞工作者或評論家。人的因素促成了有品質企業文化,而這種企業文化,正應合了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所說,一家企業所秉持的價值觀、信念與社會使命,會影響人與工作的文化品質。所謂企業的管理,也是人的管理。
以南方朔為一種典範,深具意義。他從政治新聞記者初個階段,經歷了資深記者、專欄作家至主筆層層躍進,至如今以評論作為一種志業,在污濁化與小報化的台灣媒體環境中,堅持新聞與評論專業,確是豎立起檢驗新聞工作者的高標竿,據楊照說,“南方大師”的勤學,使後輩們更加不能怠惰,特別是其盧梭式的懺悔個性,以及面對知識與權力不卑不亢的態度。
如何改善新聞工作者萎縮的形象,也許先要提高對自己工作崗位上專業價值的認識,檢視工作崗位上的拘限,才能知曉推進的腳步。不妨也閱讀薩依德《遮蔽的依斯蘭》、葛蘭姆《個人歷史》、張圭陽《金庸與明報》,還有《紐約時報的風格》,從中認識什么是新聞記者的偏見、報人的人格典範,及高文化品質與嚴謹的報館企業文化。
(本文曾刊登於《星洲廣場》〈星期筆匯〉2002年11月)
上一篇:【專欄】誰在乎“獨家”?
下一篇:【專欄】關於雜誌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