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7 23:45:39踐實山人
【日誌】林文慶的廈大情緣
今天到國家圖書館去聽李元瑾教授演講「南洋風骨,碑亭為紀:林文慶的廈大情緣」,看見了夾在中西文化的海峽華人,如何在認同英國之餘 ,一步一步在文化上回歸中國,最後不同於宋旺相選擇回到英國、邱菽園回去中國,林文慶卻選擇回到新加坡。另一方面也因為他和魯迅的思想衝突,導致他和魯迅在廈大一直享有不同的歷史待遇。李元瑾道說,以往廈大對掛不掛林文慶這位校長肖像常是遲疑的,但廈大卻有好多樓層紀念魯迅,還有一尊魯迅銅像,雖然魯迅在廈大也只有一百多天的日子。可是對林文慶老校長,許多人一直是態度閃縮,主要是他在昭南日期曾替日本人做事,而廈大也流傳是以魯迅是非為是非。有廈大老師說,這情況如同周作人,有漢奸的烙印,問題也一直沒有解決。如今,廈大為林文慶建了文慶亭,也立碑,並重修其故居,李元瑾認為這是遲來的歷史公正。
今年是林文慶逝世五十年,圖書館在27.1.2007舉辦了一個有關林文慶的英文研討會。圖書館還印刷了精美小冊子介紹林文慶,意外發現其中一本載有圖書館收藏林文慶與其研究資料目錄,頗為珍貴。在圖書館的九樓也設有林文慶個人展。在演講會場遇到了何啟良、威雄、游俊豪、李慧玲等人。Select*書店老板陳丹楓則現場翻譯李元瑾的中文演講。
林文慶在廈大工作了16年,他與陳嘉庚一起為廈大打拼。後來兩人被紀念方式竟如此不同。據知陳獨秀當初也曾批評陳嘉庚,說他請了一個滿口開口閉口都是孔子與儒家思想的人當校長。魯迅更曾以「少讀中國書」來譏諷林文慶。他與許廣平來往書信就有許多他對在廈大日子的感受。聽了演講才知,當初林文慶受到陳嘉庚邀請出任廈大校長時,恰孫中山也剛成立新政府,欲邀請林文慶在他的新政府辦事,後來得知他要去當校長,便認為他應該去辦教育。林文慶與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有不錯關係。他是支持康有為的保皇運動的。
唸大學時因寫有關康有為的報告,也意外讓林文慶與邱菽園走進了李元瑾的生命。榮譽班時選擇做邱菽園,碩士班研究林文慶的思想,到港大跟王賡武唸博士時,還是脫離不了林文慶。她選擇比較宋旺相、邱菽園與林文慶三人,在中西文化衝擊下各自不同的回應方式。說出這段因緣,正因為在現場的林文慶的曾孫女提問,她好奇為何李元瑾願意花費那么多的時間與精神,努力挖掘林文慶的事蹟,並替他做歷史平反工作。如今廈大已漸漸接納林文慶的歷史地位。據知,林文慶所以會「絕食而死」,是因為捐獻地給廈大而與家人起衝突,最後他絕食以示捐地決心。這個事情經李元瑾寫出來後,震撼了廈大人,才了解林文慶愛廈大,竟然願意犧牲性命。
圖書館印刷的精美冊子與宣傳單。
林文慶展館。稀稀落落的參觀者。
*Select出版社是以出版英文學術書為主,也有部份是翻譯書。在其書店可找到有關東南亞以及馬新研究的英文書籍。
*Select出版社是以出版英文學術書為主,也有部份是翻譯書。在其書店可找到有關東南亞以及馬新研究的英文書籍。
上一篇:【人物】一位人類學家之逝:CLIFFORD GEERTZ
下一篇:南大.華裔館
東山
2007-01-28 18:01:21
忘了說,離開廈門當夜,即一月十六日,魯迅在給北新書局李小峰通信,指林文慶的正是「英國籍的中國人,開口閉口,不離孔子,曾經做過一本講孔教的書,可惜名目我忘記了。」、「聽說還有一本英文的自傳,將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現在正做著《人種問題》。他待我實在是很隆重,請我吃過幾回飯;單是餞行,就有兩回。不過現在『排擠說』倒衰退了;前天所聽到的是他在宣傳,我到廈門,原是來搗亂,並非豫備在廈門教書的,所以北京的位置都沒有辭掉。」
東山
2007-01-28 17:50:41
林文慶(1869─1957) 字夢琴,福建海澄人,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碩士,香港大學榮譽醫學博士。時任廈門大學校長兼國學研究院院長。
又,魯迅與林文慶問題,還牽涉到顧頡剛,可說是舊怨添新仇.少讀中國書事,系一九二五年一月間應京報副刊老友孫福園所寫.魯迅於一九二六年九月任職夏大,十二月辭職.一九二七年一月十六日離開廈門.青年必讀書風波早一年發生了,似無關係.
還是山人所指他事?
東山
抱歉晚回覆了。感謝作了如此詳細的補充。文中所提少讀中國書與必讀風波雖說沒有關係,卻又有一點關係,因為那是中國知識界在新文化運動後延續的一種「氣候」,看見林文慶竟在校園提倡孔孟之道,魯迅當然受不了。一個著重於國民性格的重塑,一個卻將之牽涉到文化身份認同上,難免會有衝突。至於後來的回憶,恐都得作「考古」工作。
最近馬華在祭陳禎祿為神主牌,新加坡這裡由民間(也有人說不很民間)發起一連串紀念林文慶的活動。很好玩,突想為文「官方的陳禎祿,民間的林文慶」官方與民間不是截然分開…由此談談這兩個人物在馬新語境所輻射出的一些意義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