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7 02:19:03踐實山人
【小論諾貝爾文學獎報導讀後感】
一、華文副刊的角力
每逢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前角夕,各大報副刊莫不嚴陣以待。一旦名單揭曉,隨即推出特輯,除有文學獎得主之作品,還有對得獎主的「即時評論」,以及對此次競賽結果的要述。這一些呈現背後所透露的,是各報章副刊文學實力的底蘊,特別是對西方文學版圖與視野的掌握,也可以說是面對其文學人脈廣寬的檢驗與競爭。孰強孰弱,讀者一覽無遺。最可比較的莫過於《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兩大副刊。紛紛推出作品譯介,及幾位劇作家對品特文學特色的概述。當然也免不了從整個文學獎機制去看待一個獎項的「政治性」問題,如鄭樹森與南方朔的宏文。
二、對得獎主作品特色的評述
縱觀台灣劇作家對品特作品特色的描述,像台灣一位重要的劇場工作者紀蔚然,他所著重的,是品特創造出劇場裡的荒誕語言。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紀蔚然指出品特注動劇場語言,因為他認為每一句話都是有意義的,包括沈默。當然這背後指向重要的兩點:一、說話的情境;二、說話者說話的欲望。
以往我們的華文文學副刊或新聞版,大多轉載台灣報紙的內容,想想,是否能嘗試去訪問一些本地劇作家、詩人等,不必拘限于華文文學圈,特別是一些大學的英文系、創作與戲劇系等,請一些作家或文學教授提供另一種看待品特作品的看法?有些作品的特色,會滲透到某個土壤而被強調,實也反映這土壤的所需,是會有一種「觸媒」讓兩者迸出火花的。我們的副刊版何嘗不能多花費一些工夫?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一些「輸出」的條件。
三、頌詞譯文
這本來是無關緊要。但讀了新加坡聯和早報一位特約作者,在談這次的諾貝爾文學獎
時,其譯文過度簡化,竟把其中最重要的「指涉」也給抹掉──一種隱藏在日常閒話中語言的危機性,令人深思翻譯的問題。比對一下,竟還發現不少有趣的地方:
Mr. Pinter ”uncovers the precipice under everyday prattle and forces entry into oppression’s closed rooms,” (The New York Times)
「在劇作中揭露家常閒話中暗藏的險峻危機,強行探入人性壓抑面的閉鎖空間」(《中國時報》)
瑞典皇家學院的頌詞說:「他的劇本點出日常閒言閒語的危險,把人逼到壓迫的封閉空間。」《聯合報》
「他在劇作中,揭露了日常閑談中的危局,直闖壓抑的密室」。《中華日報》
「品特在一個閉封的空間,探討了生命中許多隱藏的危機。」《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