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09 12:40:58踐實山人

【專欄】論爭中的文化反思(上篇)


龍應台編著的《面對大海的時候》,去年十二月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竟然重刷了四版,足見野火魅力未減。不過這本書並非是她個人的專著,她去年在《中國時報》副刊發表了幾篇文章後,特別是提到了台灣人民「文化認同的精神分裂」,挑起了無數人的思緒。書內集錄的,即是一些或認同或反對或挑戰或補充她言論的文章,讀者對象來自全球的華文世界。其中值得思考的是:一、它展現理性與成熟的論辯文化;二、聆聽年輕世代的聲音;三、尊重與容忍文化差異的態度。

這樣的一種公共論壇,有助於對問題本質的思索與價值的釐清,而參於討論中包括了不同世代的聲音,也反映了世代交替中不同價值觀念的轉向。但誠如錢永祥在〈讀書人〉書評中指出,若談文化議題,只談認同問題,卻忽略對目前文化現狀進行批判,“檢討其間屬於壓迫、醜陋的成分,發掘批判與超越的可能”,就會困鎖在認同政治的泥淖,失去有價值的文化反省機會。這話使人在閱讀此書時,隱隱成為一句警句。

特別是《面》中所談論的幾個中心議題如「本土化」是否等於「去中國化」、台灣是否就能成為中國文化的暗夜燈塔等,在目前現實情境裡,已被統獨意識形態所綁架,「非台即中」的思維凌駕在大部份人的思想之上。然語境雖不盡相同,不同國家有各自的政治與文化脈絡,但提及本土化、去中國化、台灣意識、多元等名詞背後的思考,似乎都可以在馬華社會找到對應的情境,不過所謂的「台灣意識」卻該轉換成所謂的「馬來西亞意識」,嶄露的是年輕世代渴望跳脫「華人思維」過於單一化視角的心理投射。

「自主性」強調「加」的文學

近年來華社「本土化」呼聲不絕於耳,從表面來看,它是因為過於龐大的外來身影的覆蓋,從報紙副刊的大量的轉載文章至書店常期被中港台出版品所佔據,如何挖掘本土知識,包括本土副刊、本地出版或地方歷史書寫等,成為知識界關懷的主題之一。接續80年代末及90年代中的文化主體討論,90年代末最有力的文化論述,似乎是經由文學討論而形塑的文學論述場域,「斷奶」之爭論,表面上是文學議題,但如今重新思考,這辯題裡實蘊含了文化價值的思考,而當初在爭論中也避免不了陷入在文化認同/選擇的糾葛。

比如有論者把「斷奶論」視為是與「中國」關係決裂的一種表現,也因此把黃錦樹劃入具台獨傾向的支持者。這樣的論斷似乎過於簡化,也是去脈絡化的談法。黃錦樹主張文學斷奶與後來張錦忠強調的「在地知識」,兩者實含有緊密的內在關聯,我認為斷奶除了祛除所謂的文化與精神上對「中國」產生依戀與附庸心態外,更重要是在理性認知上,不要把自身的「內在中國」變成一種道德審判的文學標準,進而使文學失去其發展的自主與能動性。

所以說,「自主性」其實是豐富馬華文學/文化的一個前提,是斷奶後必要促成的條件。在台灣如今已不再停留「台灣文學是否是中國文學邊緣」的思考,經過鄉土文學的論爭,基本上已經釐清了台灣文學自身的主體與內容,但這並不意味把中國文學淵源從台灣文學版圖中抽離,實行一種「減」的方式;換言之,是把更多的文學內涵「加」進來以豐富台灣文學的面貌,這包括日據時代的台灣文學,以及成為華文世界重要的搶奪的文學資產張愛玲等。

因此,馬華文學在意識上也就不能只是以中國為中心,特別是在有擁有多種族群文化的國家,它必須保持一種開放、多元與異質性的文學態度,並且能夠主動去學習其他族群的文化傳統,作為文學資源的吸收來源,比如馬來傳統、伊斯蘭文明、印度文化及原住民文化等。因為從文學資源的思考,最終將指向對多元文化價值的體認,其中也涉及文學自由與民主的原則性問題,同時也釐清這當中有沒有所謂的文學壓迫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