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的真實義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喜歡觀世音菩薩的信眾,經常會誦念《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尤其誦念到最後會出現一句「普門示現,神通力者」,這個「普門」究竟在說什麼,祂有什麼神通力,現在就讓幾位大師為我們解答。
《法華經》有所謂「東妙音,西觀音」,指妙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皆以種種不同的色身示現與救度眾生,皆為「普門示現」者,「普門」究竟是什麼意思?
星雲大師說過,普門的「普」字,是說觀音的眾德普具。實在說來,觀音不單是普具眾德,而且有大悲救濟的活力,所以「普」是普具大悲救濟之光,而到處應現的意思。
「門」同是受觀世音菩薩慈悲救濟的眾生有種種不同的類門。所謂「普門」,是說眾生的根機雖有千差萬別,而觀世音菩薩則能普應群機,無不示現。
中國古德說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的兩句話,可作觀世音菩薩化現三十三身普門示現的最好寫照。
聖嚴法師述說「普門」的意義,普是普遍,門是向十方眾生開通無礙,普遍接納眾生。隋代吉藏法師在《法華玄論》中說:「普門謂現一切身,即是法身,為調伏一切眾生令得解脫,即是解脫也。」普門也是觀音菩薩的德名。
觀音菩薩初發心修行時,發廣大誓願,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證得耳根圓通法門後,平等普遍救度眾生,「無苦不救,無生不度」,更依其圓通妙力,觀察眾生種種得度因緣,示現種種形象,在一切法門中都能施展神力,因應有情眾生不同的需要,以大神通力示現種種法門。因此,觀音菩薩的大悲法門,也稱「普門示現」。
「大悲」、「普門」和「平等」,也可說是同義詞,皆表示觀音菩薩攝化眾生無遺,在《華嚴經》稱為「大悲行門」,《法華經‧普門品》則稱為「普門」。觀音菩薩以徹底平等的心懷,看待一切眾生,即是「大悲」與「普門」的眞實義。
普門又作無量門。意指普及於一切之門。天台宗認為,法華經所說之中道、實相之理,即遍通於一切,無所壅塞,故諸佛菩薩乘此理,能開無量之門,示現種種身,以拔眾生苦,成就菩提。又以此為根據而有「十普門」之說。
智者大師《妙法蓮華經文句.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提出十普門:「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成就眾生普、供養諸佛普。」
賢頓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解釋這十種普門:
一、慈悲普門: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門,菩薩以一念慈悲心,濟度一切眾生,不分人我彼此、智愚賢不肖,以眾生之苦為苦,眾生之樂為樂,絕沒有怨親之分,此種慈悲就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二、誓願普門:菩薩誓度一切眾,使未正信佛教的人能生大信心;未解佛經者,得大智慧解佛經理,進而斷惡修善,讓所有眾生都能趣入涅槃解脫的大道。
三、修行普門:讓所有眾生都能修行所成,乃至進入大乘圓滿清淨佛地。
四、斷惑普門:圓覺菩薩觀「中道」破「無明」,無明破了才斷三惑,次第修行,次第斷惑。今菩薩以慈悲願力,令所有修行的人一斷一切斷,不受諸惑困擾,直超聖地。
五、入法門普門:菩薩圓修六度,無大小之分,以廣闊大門,接引眾生,進趣菩提。
六、神通普門:菩薩具足六神通,神通力廣大無邊,因之,無所不見,無處不現。
七、方便普門:菩薩觀機逗教,隨類化身,應眾生種種方便而示現,以救度利益諸趣有情。
八、說法普門:菩薩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因為觀音菩薩具有深妙智慧,於說法時,在同一法會中,說各種不同的法,使在座的人,都能應自己的智慧根性而有所了解,得到佛法真實受用,所以稱為「說法普門」。
九、供養諸佛普門:俗云:「選佛燒香」,菩薩則不然,不論現在、過去、未來諸佛,都一體至誠供養,決沒有差別心。
十、成就眾生普門:菩薩利益一切眾生,令其所作皆成,如天降雨露,大地萬物皆受其益,共霑法澤。
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的形象深入人心;又因為誦讀〈普門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得了很多的靈驗,這是〈普門品〉特別流通的原因。
華嚴宗認為,圓教所說重重無盡主伴具足之理,即於一之中攝一切法,亦即華嚴經所說之一門教法,實包含一切門,故稱為普門、普法。又密教認為,總該諸尊之德用,而包含一切總智總德之大日如來,稱為普門;對此,彌陀及藥師等諸尊僅現一智一德,此種佛、菩薩則稱為一門。
以大日如來為中心,而諸佛、菩薩、諸天等群聚會合之胎藏、金剛兩部大曼荼羅,稱為普門曼荼羅、都會曼荼羅;又建立此曼荼羅、稱為普門壇;悉誦持此等海會諸尊之真言,稱為普門持誦尊。此外,由「一即一切」之立場而言,修行一門法,可得普門法之萬德。然於此亦有持異說者。
又佛、菩薩依種種緣,顯示其種種形相,而來救度眾生,稱為普門示現。所謂普門示現,這個「普」就是普遍。「門」,也可以講是法門,也可以講是一種「能通」,就是從一個有障礙的地方,可以通過去。所以,菩薩就「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因此修持〈普門品〉,還有另外一個因緣,叫做冥顯。就是說,如果你念觀世音菩薩或者是誦〈普門品〉,有一種是很明顯的感應。有一些是冥的,你看不到,是秘密的,暗中的。因此有些人他有感應,好像他有什麼事,有所求,那麼這困難都解決了。
宣化上人提到還有一個意思,叫「顯密」。「顯」,就是明顯;「密」,就是祕密。這緣起你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的時候,得到明顯的感應;有的時候,得到祕密的感應。明顯的感應,就是人人能看見、人人都懂得。譬如觀世音菩薩救護眾生,在普門品上說:「設入大火,火不能燒。」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述耳根圓通時也說:「火不能燒,性火真空,性空真火。」
普門品有「顯密圓通」,顯也圓通,密也圓通,顯密都得到圓通,所以普門品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2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