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9-14 14:54:54果子離
桂河大橋和國王與我
1
清晨,沿著桂河大橋的鐵道散步,眼裡所見是如畫風景,心中所想是「桂河大橋」這部電影。
小時候看「桂河大橋」,很難理解,那名被日軍俘虜的英國軍官,寧可忍受黑牢──被關在不見天日的狗屋裡,跡近瘋狂,不願配合日軍,不願率領戰俘打造那條鐵路。後來勉強和日本合作,完工後盟軍企圖炸毀,英國軍官(校級軍官吧?)竟然冒死阻止鐵橋被炸,以生命捍衛鐵橋,這個他心目中為虎作倀的成品。
為什麼?難道他不顧國家民族的尊嚴,忽略全人類的福祉,無視於侵略者暴行?記得當時年紀小,價值觀還很國民黨,及長慢慢體會,所謂的大愛榮光,比不上小愛私情,所謂的主義領袖國家,終究空泛遙遠,就像女人弱者,為母則強的道理,親生的嬰孩,命,當然比國家民族值錢;就像在團隊裡擔任個稱職的螺絲釘,決比不上個人打拚來得有成就感。當二者衝突,情感的抉擇往往勝過理智。對電影的軍官而言,鐵橋是他嘔心瀝血的成就,是他念茲在茲、夙夜匪懈的成果,情之所鍾,心之所念,在鐵橋即將毀滅,千鈞一髮之際,他選擇了橋梁,背棄了軍人的天職
2
若不是到泰國旅行,行囊帶著旅遊書,我大概不會知道電影只是電影,修建鐵橋是真的,故事卻是虛構的。
1944年,日本征服東南亞之後,為了便於日後入侵印度時運輸人力、物資,日本軍方下令修築泰國到緬甸的鐵路,代替遙遠不便的海路。工程艱鉅,不但要穿過充瘴氣的雨林,還要越過崎嶇山脈和驚險湍流。全長415公里,三年後完工,卻賠上一萬多名聯軍戰俘,和二十餘萬名工人的性命。這條鐵路日後被稱為「死亡鐵路」。桂河大橋這名字,出自皮爾.包魯(Pierre Boulle)的原著小說。鐵路的起點北碧,也就成為觀光勝地。
3
若不是到泰國旅行,行囊帶著旅遊書,我大概不會知道電影只是電影,「國王與我」,或者「安娜與國王」裡,其實牽涉到史實的真偽,誇張與虛構的問題。
故事的主角拉瑪四世,也就是尤伯連納和周潤發的角色,真有其人,卻不是像電影演的那般魯莽無知,相反的,他是暹羅第一位嫺熟西方文化、科技的君王,繼位前他當了27年的和尚,非常民間,通拉丁、英語等洋文,能讀歐洲人的作品,他研究史地、科學、天文學,在中國也只有康熙皇帝堪比。他推行現代化,不囿傳統,為了培養接班人,請了一名英文家教安娜.李歐諾文來教導王子。不料,日後安娜在自傳裡,也許為了捧揚自己,不惜貶斥孟庫王(即拉瑪四世),從此獨裁、冷酷、風流的負面形象,便烙印在拉瑪四世身上,隨著舞台劇和電影,廣為人知,真是倒楣。
4
若不是到泰國旅行,我不會去翻閱有關泰國的旅遊書。我看的是標榜「深度旅遊」概念的旅遊書,貓頭鷹和台英社各出版一本。這類型的書真好看,即使臥遊自有迷人之處,它不是導覽手冊,不是shopping指南,拿在手上嫌重,按圖索驥不夠明確,它有另一種功能,已經脫離了旅行的層次。2000/9/14
清晨,沿著桂河大橋的鐵道散步,眼裡所見是如畫風景,心中所想是「桂河大橋」這部電影。
小時候看「桂河大橋」,很難理解,那名被日軍俘虜的英國軍官,寧可忍受黑牢──被關在不見天日的狗屋裡,跡近瘋狂,不願配合日軍,不願率領戰俘打造那條鐵路。後來勉強和日本合作,完工後盟軍企圖炸毀,英國軍官(校級軍官吧?)竟然冒死阻止鐵橋被炸,以生命捍衛鐵橋,這個他心目中為虎作倀的成品。
為什麼?難道他不顧國家民族的尊嚴,忽略全人類的福祉,無視於侵略者暴行?記得當時年紀小,價值觀還很國民黨,及長慢慢體會,所謂的大愛榮光,比不上小愛私情,所謂的主義領袖國家,終究空泛遙遠,就像女人弱者,為母則強的道理,親生的嬰孩,命,當然比國家民族值錢;就像在團隊裡擔任個稱職的螺絲釘,決比不上個人打拚來得有成就感。當二者衝突,情感的抉擇往往勝過理智。對電影的軍官而言,鐵橋是他嘔心瀝血的成就,是他念茲在茲、夙夜匪懈的成果,情之所鍾,心之所念,在鐵橋即將毀滅,千鈞一髮之際,他選擇了橋梁,背棄了軍人的天職
2
若不是到泰國旅行,行囊帶著旅遊書,我大概不會知道電影只是電影,修建鐵橋是真的,故事卻是虛構的。
1944年,日本征服東南亞之後,為了便於日後入侵印度時運輸人力、物資,日本軍方下令修築泰國到緬甸的鐵路,代替遙遠不便的海路。工程艱鉅,不但要穿過充瘴氣的雨林,還要越過崎嶇山脈和驚險湍流。全長415公里,三年後完工,卻賠上一萬多名聯軍戰俘,和二十餘萬名工人的性命。這條鐵路日後被稱為「死亡鐵路」。桂河大橋這名字,出自皮爾.包魯(Pierre Boulle)的原著小說。鐵路的起點北碧,也就成為觀光勝地。
3
若不是到泰國旅行,行囊帶著旅遊書,我大概不會知道電影只是電影,「國王與我」,或者「安娜與國王」裡,其實牽涉到史實的真偽,誇張與虛構的問題。
故事的主角拉瑪四世,也就是尤伯連納和周潤發的角色,真有其人,卻不是像電影演的那般魯莽無知,相反的,他是暹羅第一位嫺熟西方文化、科技的君王,繼位前他當了27年的和尚,非常民間,通拉丁、英語等洋文,能讀歐洲人的作品,他研究史地、科學、天文學,在中國也只有康熙皇帝堪比。他推行現代化,不囿傳統,為了培養接班人,請了一名英文家教安娜.李歐諾文來教導王子。不料,日後安娜在自傳裡,也許為了捧揚自己,不惜貶斥孟庫王(即拉瑪四世),從此獨裁、冷酷、風流的負面形象,便烙印在拉瑪四世身上,隨著舞台劇和電影,廣為人知,真是倒楣。
4
若不是到泰國旅行,我不會去翻閱有關泰國的旅遊書。我看的是標榜「深度旅遊」概念的旅遊書,貓頭鷹和台英社各出版一本。這類型的書真好看,即使臥遊自有迷人之處,它不是導覽手冊,不是shopping指南,拿在手上嫌重,按圖索驥不夠明確,它有另一種功能,已經脫離了旅行的層次。20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