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8 01:14:54cAt

迷是小眾,但不代表迷不存在!


唉唷!既然都把期末報告不怕死地拿出來了...
連期中也一起殺出來吧!
不過這篇,推崇性高!很有造神嫌疑...
大家看看就好嘿,當然想罵我也行!

我只是想說,人家真的很愛張阿懸咩!XD

--


一、前言
關於迷的探討我們有多元的種類探討,凡舉球迷、歌迷、樂迷、影迷、電視劇迷比比皆是不勝枚舉。而迷的現象也一再出現我們的生活週遭,甚至連我們都很難擺脫身為迷的一環。近兩年,連小眾文化的迷也如大眾般鮮活呈現。因此,『迷是小眾,但不代表迷不存在!』以音樂市場為例,主要區分為主流音樂與非主流音樂。而今,非主流音樂也逐漸嶄露頭角成為明日之星。樂迷當然也如雨後春筍般絡繹不絕地出現。讓我們更無法忽視迷所帶來的影響與力量!

二、主流音樂與非主流音樂
關於主流音樂與非主流音樂之爭眾說紛紜,然而非主流音樂是在七零年代末期的龐克運動後,所興起的獨立廠牌風潮。在八零年代英國首創音樂獨立榜,美國開起校園榜之後,才逐漸將非迎合市場口味的音樂作品稱為「Underground」或「Indie」,意即:「地下音樂」或「獨立音樂」。在台灣早期都將非主流音樂稱為「地下音樂」直到近幾年才改稱「獨立音樂」。以「地下音樂」來泛稱非主流音樂很容易誤導群眾,因為其中的「地下」二字易讓人對非主流音樂貼上標籤,而產生負面印象。因此,為了修正群眾對於非主流音樂的看法,也還給非主流音樂一個適當的創作空間,而改稱非主流音樂為「獨立音樂」。

主流音樂與非主流音樂的最大區別乃在於,主流音樂能激起群眾的最大共鳴,有較強烈的互動性,也因此易流於商業化,其音樂主題較多以情感為主。但是,主流音樂也容易被冠上「芭樂歌」的稱號。用「芭樂歌」來戲稱主流音樂是因其創作曲風、歌詞容易流於陳俗,長久下來即使容易朗朗上口也會讓人生膩。
另外,主流音樂因飽受大眾喜愛,商機不言而喻。容易被唱片公司泛商業化,在唱片公司過度的包裝、設計行銷之下,全部向「錢」看齊。導致近幾年,當紅歌手多如過江之鯽,但是禁得起時光歲月淬鍊的又有幾人?在一股向「錢」看齊的潮流之下,能真正重視音樂品質的主流歌手、唱片公司實在是微乎其微。重視的不再是音樂而是商機,這也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脈絡發展下可想而知的結果。

其實,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其實沒有強烈優劣之分。差別只在於,獨立音樂創作曲風多元、獨立音樂創作者皆較富有音樂理想與對音樂創作的堅持。相對於主流音樂與群眾所產生的共鳴與互動就沒有那麼強烈之外,也多出一分獨立性。獨立音樂的主觀意識較強,音樂創作所關注的也不只在情感方面,有更多在社會、環境議題上的發聲,在音樂創作的創意相較之下也變得豐富。獨立音樂也因此吸引更多樂迷,然而樂迷也如同獨立音樂般低調…


三、如何解懸?

遇見張懸是一場美麗的意外,在我迷戀上獨立音樂之後。當時,我並不知道她是女生,也完全不認識她。而且沒有聽過她的音樂,我只看到她在批踢踢(台大BBS)上的溫暖有力的文字,簡單的短句撼動我!並且加深我對獨立音樂的熱愛。因為,透過冰冷的網路我扎扎實實地感受到溫暖。

剛開始,張懸給人感覺是很複雜又豐富的,剛烈、柔暖、神秘、孤獨、真實,發現平凡的她毫不掩飾地抽菸、喝酒、講髒話,這一切的行為,通常會讓第一次接觸她的歌迷朋友很震驚。張懸沒有一般明星該有的限制跟架勢,她平凡得讓你覺得只是身旁比較特別的朋友而已。她的「幹」一開始真得是為表達自我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與叛逆,到後來也只是一個虛詞的撻伐。她真實地坦露自己一切言行,甚至於內心。這全都是由於身邊的歌迷朋友的無私寬容與接受,當然也會有指責與批判,張懸也都坦然面對不迴避,用謙卑的態度來展現她想改過的決心。她有著超強的自省能力,也時常反省過頭讓每個人心疼,我想這就是她受歡迎的地方之一。

當然,更多人好奇的是她的身世與顯赫家世。『張懸』其實不是本名,這只是她國中時期的筆名。她正是前海基會秘書長『焦仁和之女』-焦安溥,然而『焦仁和之女』的光環卻始終是她的包袱與沉重負荷,在青春期飽受歧視質疑的眼光,又因張懸本身成績不佳沒有哥哥與妹妹那樣突出亮眼與個性封閉,常讓她覺得自己「不配」這個盛名。她說:「一樣是犯錯,我總是被原諒,他們包容我不是因為我有救,而是因為我的身分,我看不起這樣的制度。」她是個很敏感的人,很容易受傷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解決,最後的衝突就這樣爆裂開,為了反抗體制,她用休學來表達她的抗議也顯示出她當時的一意孤行。到英國留學念一年後又受不了僵化管教,她持續逃避逃回台灣。在「女巫店」裡開始駐唱,她想證明給爸爸看,她不是一無是處的女兒。她說:「唱歌對我來說,是情緒的發洩和面對自己的方式。」於是她開始在音樂世界裡尋找自我放逐,她以為連她的家人都不要她了在更早以前。

一位長相清秀平易近人的自彈自唱吉他手,長年在台北各大小Live House 表演,幾乎場場爆滿卻不接受點歌。她高中沒有畢業,她坦承了她一切的成長經驗與成熟,她所展現的誠懇比她的音樂更吸引人。音樂就是她的生活,但是音樂養活不了她。即使她出生豪門之家,她依然有專屬於她的堅持與理想,否則我們將遇不上堅持做自己的『張懸』。


四、迷是小眾,但不代表迷不存在!

八月十二日晚上在台中清水休息站的演出,我們四個張懸迷從日落等到月出。當然,也從頭到尾看著許多歌迷不遠百里的出現,從南到北幾乎每個縣市都有代表。當時,她已發行第一張專輯「My Life Will」在今年六月九日。她演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盡量不唱自己的歌,因為我想介紹更多音樂讓你們(指歌迷)知道!』在此透露出,張懸她想藉由發行唱片的宣傳期在全台四處演唱,演唱不同歌手、樂團的歌曲讓更多人認識獨立音樂。所以,她從沒想過要專輯大賣。然而,音樂市場的變化是她始料未及的。因為一首《寶貝》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歌手,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非主流音樂其實是有人在默默耕耘的角落。

當天,大家都靜悄悄地在等待開唱。張懸一到現場就很自然地舉起雙手揮舞跟大家打招呼,如果你在現場你將會聽見此起彼落的「張懸」呼喊聲,因為大家都在跟她打招呼,當時只是傍晚還沒有開唱,張懸是先過來巡視場地。所有人都悠哉地享受夕陽與閒適,等待夜晚的來臨與張懸的歌聲。在台中愛悅爵士樂團熟練開場後炒熱現場氣氛後,張懸隨即在半小時後出場。看著她那一臉驚訝的表情,我知道站上台的她看到了超乎他想像多的歌迷聚集,因為她不斷地對大家道謝說:「謝謝大家願意來,因為沒有大家的鼓勵就不會有我。」在調音之後,張懸馬上唱起歌,轉頭看看身旁的朋友與身後的朋友,我發現我看不到盡頭,真的滿滿都是人!不過大家都很陶醉,張懸的嗓音有點特別,有些沙啞不像一般人的嗓音很乾淨。當他自彈自唱的時候總是讓人特別有感覺,他把每一首歌都詮釋的恰如其分,不會想去過度彰顯她自身的歌藝或才華。因此,當她唱著其他獨立音樂朋友的作品時都唱得很像是自己的歌,所以常讓大家誤會也意外造成驚喜。

在台上的她會去擔心歌迷的安危與在現場所聽到的音響品質,那是發自內心的關心在回應歌迷帶給她的感動。她與歌迷的互動沒有被包裝過後的虛偽,她喜歡擁抱,因為他覺得擁抱可以給人力量與鼓勵。她最常和歌迷互動的地方不是官網,更不是一般的綜藝節目或是廣播,而是台大BBS(telnet://ptt.cc)上的張懸版(Deserts)。所有大小歌迷都在此交流著被張懸感動或是被張懸音樂感動的緣由,而張懸也會有所回應,甚至跟大家一起推文聊天彼此相互打氣,張懸版自然而然地自成一格成為歌迷與張懸互動的心天地,而這裡早在發片以前就存在。曾經有人說張懸是另外一個綺貞老師,她們都擁有自我創作獨立音樂的勇氣與毅力。即使,張懸樂風比較偏英式搖滾,但是仍擺脫不了一貫的簡單風格。時常會有人問:「張懸是走什麼樣的樂風?」我總會說:「張懸風!」因為,張懸就是張懸,獨一無二!

張懸總可以讓歌迷自在地感受她的文字與音樂,她不僅自彈自唱也自己寫詞編曲,讓歌迷可以去強烈感受她的生命,卻怎麼也沒想到一開始只是張懸的自我抒發而已。她的歌詞寫的是她的生活她的過去,但是仔細一看全都是我們生活的小縮影,怎麼會不可能產生共鳴呢?唱出的是小人物的心聲與吶喊,微笑中帶著一股淡淡的哀愁與省思,唱出人們內心渴望的簡單生活,她會讓人覺得一聽她開口就知道她是註定來唱歌的!有許多在生活中失意的歌迷因為張懸而有勇氣,這不誇張!簡單的一首《寶貝》溫暖了多少人的心,一個誠懇的擁抱取代語言的慰藉轉而成為強而有力的鼓勵,這些全都是歌迷們始料未及的收穫!其實,在張懸演唱現場感受到迷的強度並不深刻,最深刻的早已銘刻在每個歌迷的心中。很自然而然地被吸引迷戀,喜歡張懸不為別的,只因聽她唱歌唱出人們心中的曲折,就讓大家在她充滿感情的歌聲與旋律中感受。每次看著她在張懸版上說的那些隻字片語,因為不僅分享著她的生活還有大家對於成長的體悟!無所不在的不只是張懸的音樂,還有所有歌迷生活之間的鼓勵與相互扶持。

其實,不管歌手或是歌迷大家追求的不就是那個心靈的出口。對於我而言,「迷」有一股無窮的力量會使人努力前進。而張懸的歌聲與歌詞在無形之中,補足了迷的生命殘缺與殘破生活,肯定人存在的意義,讓人深深需要緩和生活瓶頸。歌迷在夜裡消費的是彼此真心與支持好音樂的決心!
susan 2007-03-29 22:03:36

我絕得你的文字很棒ㄝ
而且 我很喜歡這篇哈哈



啾~

版主回應
回頭看,
我反而比較喜歡春吶那篇。
可能想到比較多層面吧!

阿懸是一個可以講話講得很甜,
卻讓你流淚流得很鹹的人。

你好甜之我好鹹,就是出自她囉!

我很喜歡她的話很簡單,也很實在。

我常在想或許我迷她跟青峰,
並不在於他們歌者的部份。
而是他們都有多感的詩心。
2007-03-30 00: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