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2 23:33:17依笛

隔空思念--讀>及>

隔空思念

<<湘行散記>><<雅舍情書>>

 

自從科技日新月異,大家也手機不離手,進入phone世代,而FB更是要一天反覆查看數篇,到底現在還有沒有人寫信呢?廿一世紀的情書是否都已變為e-mail?

 

近日看了兩本書信集,一本為沈從文的<<湘行散記>>(撰自193418日至19561226日的信件),另一本為梁實秋的<<雅舍情書>>(撰自1974122日至1975325日的信件)

 

<<湘行散記>>為沈從文於193418日獨自回鄉探望母親,在路上寫給妻子張兆和(三三)的書信,一路匯報路上的見聞。七十年前的湘行是要行水路的,一路上,作者紙筆作伴,間或和水手閒話家常,把見聞中湘西的景象如畫般展現於妻子的眼前。沈從文樸實的語言中,把湘西一帶水上人家、水手、吊腳樓上的妓女生活景況描述得滸滸如生,而言語間更多的是對妻子的思念。那一份單純樸素的湘漢情懷,令筆者對湘西風情有了一份更深的了解。

 

在閱讀的過程中勾起依笛去年與老父遊岳陽樓的點滴,當時,我們都已用上沈從文想也未想過的高鐵,而從長沙經過桃花縣抵達鳳凰也只不過五小時的車程。依笛想科技有科技帶來生活方便的好處,但七十年前,用水路卻令沈從文和三三的思念更長久,信件中,作家對妻子的思慕更是表露無遺,可見妻子對沈從文所產生的影響,無論何時何地發生什麼事,作家也透過文字向妻子描述當中的樂趣。

 



 

此外,<<雅舍情書>>是梁實秋寫給韓菁清(小娃)120封情書。由於梁實秋的前妻在美國意外去世,梁實秋飛往台北會友以排遺心中的郁悶,與年輕自己三十年的歌星韓菁清相遇及相戀。由於兩人年齡相距甚遠,而且梁之前妻才剛過世,這一段戀情備受多方的壓力。另外,由於年齡的差距,梁實秋已是壯年已去,韓菁清卻是花好年華,梁實秋生性愛靜,而韓菁清卻喜好熱鬧的夜生活,在197412月梁實秋回美處理前妻的遺產事宜的期間,分隔兩地的戀人透過信件訴說著他們一段不容易的戀情。在短短的四個月之內,梁實秋給韓菁清寫了120封情書。在情書中,讀者感到梁實秋對韓菁清的熱切愛慕之情,以及兩人因性格及年齡上差距而面對的問題及看法。相信這一次的分隔兩地,更有利考驗這一段情。

 

作為一名女性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筆者在思考,如果作為亡妻的角度,可以說是剛離世,丈夫火速戀上另一年輕貌美的女子,或許也會產生一點看法。但在讀信的過程中,筆者又看到一個男人對一位女子趨之若鶩的渴求心態。誠然,當一段情已隨另一方的離去結束後,再開始另一段新的生活也未嘗不可,而梁實秋作為一名為人熟悉的作家,作出這樣的努力去尋求他餘生的至愛,屬實需要很大的勇氣。正如他在信中所述:鳳凰引火自焚,然後有一個新生。我也是自己撿起柴木,煽動火熖,開始焚燒我自己,但愿我能把以往燒成灰,從新開始新的生活---也即是你所謂的 自討苦吃(p10)”而自討苦吃當然也是愛上一位比自己年輕很多而且體力充足的情人。雖然,信中以鳳凰自諭要引火自焚才能得到他新生的愛,相信他們也是花了不少的勇氣才可以走在一起,也費了很多的心思去說服自己或對方,才可以克服外來的不斷阻力,無論任何的不快,他們也希望活在當下:人的幸福僅僅是在現在,過去的不要想,想起徒然傷心,未來的不要顧慮,顧慮起來只有恐懼。(p233)”...... “無現在即無未來,把現在一點一滴的加起來,即是未來。(p234)”愛情可以在生命中不同的時空中出現,幸福的人可以在正確的時空出現並且相戀,有些人卻在錯誤的時間出現,而他們這一段註定在命中出現的愛情,筆者在隔時空中祝願他們。

 

讀畢兩書,令筆者有種很強烈的感覺:隔空想念好像別有一翻詩意。

 

<<湘行散記>> 作者:沈從文  出版:北岳文藝出版社 20083月太原第7次印刷

 

<<雅舍情書>> 作者:梁實秋 出版:鷺江出版社 20104月第2版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