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2 23:14:38卡斯特洛

眾神之慕


下雨天午後放了一張CD。我吃著我的早午餐邊聽著。

波哥雷利奇彈奏的第十九、四十六號海頓奏鳴曲很華麗明亮,有如海奔流的清澈琴音。

波哥雷利奇繼承了貝多芬與李斯特的鋼琴演奏系統,對鋼琴有獨一的純粹與熱情。 每一種藝術都是一個國度,每一種國度都有傳奇。國度與國度之間有深不可測的心靈差異,距離在邊境徘徊如浪如王子與人魚。音樂在藝術領域的高度最接近神。聆聽與演奏者皆被恩寵。

波哥雷利奇是來自南斯拉夫的鋼琴家,在十八歲時認識一位蘇聯外交官夫人,他求她成為他的鋼琴老師,她後來成為他的妻子。

他們的學生陳毓襄說:波哥雷利奇與克澤拉絲,他們對彼此的愛,對音樂的信念與演奏的紀律,背後都是鋼鐵的意志。

那種追求完美的精神,可以延伸到所有事物。


 







一個天寵的藝術家即使被世界所有的人愛著,曲終人散,仍然是孤獨的。能創造美麗事物的人,他們的孤獨愈是巨大,由此凝聚與釋放出琴音的重淺彈奏中的美質,所有的情懷都堆聚在此,最淡漠處最深情。


美貌與才華帶來悲喜的極致,人間愛這些‧‧‧而一切都是相對。

能否被美麗或才智包圍直到麻痺,然後終於羨慕凡常的理想世界!?


如果平凡的可愛是稀少的,人們或許競相追逐;但人間有美是眾神也少見的,或許祂們即使在仙境瓊池也要仰慕了,仰慕人間閃亮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