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8 13:27:13marcelmarcel

留一條閃閃發光的路給圖書館!

逛書店時,假如額頭沒貼上寫有「非立即購買不可」標籤催促,通常我不敢有多餘的念頭購買新書。

由於薪水有限,分配之後所剩無幾,嗜讀的我會在每月領薪水後再買上個月或更之前預計購買的書。這聽來細瑣私密,卻是喜好閱讀的人無可避免的資源分配。如此有個好處,隨著時間的升騰加溫,也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密謀對某些書的興趣指數。沒錯,密謀。

習慣閱讀的人像個泡棉,時時需要盡可能的吸收一些知識或新奇事物。我會利用每週放假的時間去逛實體書店,領受實體書頁、書封、書肩所散發出的印刷味。說來有點戀物,我也喜歡撫摸群書,用手指翻閱紙頁。電子書雖然很方便,可以容納大量的書籍,優於厚重的紙本書,然電子書無法產生這類的情感,螢幕終究有著「差距」。

一如波赫士眼中的天堂,我也有我的天堂,儘管跟他一樣。

我喜歡紙本書,妄想將自己瘦弱的身軀搪塞在有紙本書的書架,在屬於閱讀的框格空間,翻看各式各樣的書籍,營造一私密象限。就算難免有非買不可的念頭,我也會盡可能讓自己怪罪於佔有慾或收藏癖作祟,這類鬼迷心竅的念頭,甚至讓我分不清到底是想看還是單純想獨佔;「我可以擱著等待想閱讀的時段再看」,一旦化身為慾望讀者,便總能夠找得到佔有的藉口。
 
每個月購買兩三本書,雖然聽來不多,難免也會導致內心的經濟壓力鍋咕嚕滾燙。
 
我想是本質的牽引,創作者老是認定需要點什麼伴隨,最好是一本書。它依然象徵著思想的源泉,創造力的鏡片。閱讀得夠多的創作者或將變成拼圖大師,獲得將互不相關的念頭兜在角落翻轉、推敲、擺弄出全新序列的神奇能力。我需要閱讀,奢望閱讀時光可以彌補我對世界感受的不足。
 
儘管上個月買的書還沒看完,上上個月或上上上個月買的書也還沒看完,但我還是渴望新書。很多時候,我甚至沒有確切標的,我幾乎認定只要我願意,總是能夠找到一大堆書購買。
 
「不行,你的書架已經很多書了,很多你沒看完,甚至沒翻過幾頁。」
「或許可以等你把一些書賣掉再說。」
「這些我沒有要賣掉,有些我大概一輩子不想賣掉它們,另有一些則是參考用的。」
「好啊,那你就去圖書館借書就好了。」
「不過圖書館通常沒有我要的書。」
「你要哪一本,我查看看。」
「我還不確定,不過圖書館的書太舊了。」
「那你要買什麼?」
「我還不確定,我可能看到覺得有需要就......」(儘管我知道這理由並不充分。 )
 
上述這些對話是否讓讀者你覺得熟悉?

門口外,朝往圖書館的路徑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