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自我診斷 別急著「對症入座」
自我診斷 別急著「對症入座」 |
| ||
面對疾病,不少人的態度正好處於兩個極端:「刻意忽略」與「積極瞭解」。前者或許是因忙碌、或許是因其他原因而忽略身體不適,往往要等到出現極嚴重的症狀才願就醫;後者則相反,每天勤於收集、閱覽報章雜誌相關健康資訊,稍有不舒服即就診要求檢查。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越來越多醫療訊息可以不用出門、在家上網輕鬆搜尋到成千上萬筆資料,結果反而造成這群人頻頻就醫。這究竟怎麼一回事?以下就以身心科診間中常見的兩種現象說明。 過度詮釋 覺得自己心情不太好,於是上網搜尋許多憂鬱量表來填寫,發現分數都很高!求診經過評估後,醫師善意告訴他並沒那麼嚴重,反而被質疑「分數明明都很高,為什麼還說我沒病?」 其實,自填式量表絕大多數做為「篩檢」、而非「診斷」用,因此如果仔細閱讀,表格最下方都會說明如果分數超過幾分,建議尋求專業人員協助評估;絕對不會出現諸如「你已經得了憂鬱症,請儘速就醫」這類文字。 因此,即使分數很高,也不表示你就一定得了某種病,只表示有這個「可能性」,需要專業評估來確定。 對號入座 讀過太多疾病症狀的介紹,當自己出現其中一個症狀,就自動歸類到自己所記得的那種病(而且往往是最嚴重那一種,因為它們最總是令人印象深刻)。還記得SARS期間,只要稍有咳嗽或發燒,第一個想到的可能不是最常見的感冒而是SARS,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身心科,最常出現這種狀況的是「焦慮症」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因為出現的症狀多樣化(從頭到腳都可能:頭暈、頭痛、失眠、喘不過氣、胸悶、心悸、便秘、腹瀉、頻尿、手腳發麻等),因此常常是看遍各科、做過種種精密檢查,卻都被告知沒問題,最後才到了身心科。 即使開始接受治療,症狀也有所改善,但還是習慣於繼續上網搜尋相關資訊,越看又越害怕、越緊張,反而造成原已穩定的症狀又再度惡化!因此針對這群人,我會建議他們暫停這樣的搜尋動作,以減少反覆受到刺激。 話說回來,都不接觸這些資訊或刻意逃避,當然也不是個好現象。「過猶不及」,這其中如何拿捏,就要看自己的身心狀況來做最適當的調整了!(作者亦為國泰醫院身心科兼任主治醫師) 【2007/08/28 聯合報】@ http://ud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