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輪狀病毒來勢洶洶
輪狀病毒來勢洶洶
寶貝保「胃」戰 「腸」識不能少
文/李宏昌
輪狀病毒腸胃炎的感染不分四季,但在季節交替、天氣轉冷的月份更是感染高峰期,初期症狀與其他腸胃炎相似,但偶爾有一些合併症,會造成誤判。
有報告指出,感染輪狀病毒2%至6%會抽筋,也偶爾會有肝指數飆高的案例;先前曾有二者合併出現的個案,而被誤診為會致死的雷氏症候群,平白讓小朋友受了許多苦。其實家長要判別感染輪狀病毒與否並不困難,只要稍加注意小朋友平常的狀況,即 能協助 醫師做出正確的診斷。
輪狀病毒被喻為嬰幼兒的「國民病」,小朋友在5歲以前至少都曾感染過一次,主要會有嘔吐、腹瀉及發燒等症狀。潛伏期約1至3天,發病的第一至二天會先嘔吐,一天嘔吐4至5次,有時伴隨咳嗽、流鼻水、發燒等類似輕微的感冒症狀;約到第二天會開始嚴重腹瀉,腹瀉次數可能會高達10至20次,便樣呈現像蛋花湯般的水便,並有臭酸味,整個病程約為1至2個星期,嚴重的輪狀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脫水、休克、抽搐,甚至死亡。
一般感冒引起的嘔吐會在小朋友咳嗽、哭泣後發生,輪狀病毒引起的嘔吐,則多發生在用餐過後。若食物中毒引起的腸胃炎,一起用餐的人多會出現類似的腹瀉狀況,較少單一個案;而且大部分一天內就緩解。而輪狀病毒較易侵犯嬰幼兒,引起的腹瀉病程較長,只要一吃東西就拉得厲害,家中大人則較不易受到感染。
由於輪狀病毒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染」與「飛沫傳染」,因此由全世界的流行病學看來,勤洗手或改善衛生環境也難以預防。現階段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主要為接受輪狀病毒疫苗。
目前通過台灣衛生署核准的輪狀病毒疫苗,有口服2劑與口服3劑兩種,以口服2劑疫苗為例,家長可在嬰兒滿6-8週大時,自費接種第一劑,8週後接受第二劑(至少在6個月大以內完成接種即可),若選擇3劑疫苗者則需在8週後再口服第三次;兩種疫苗的預防效果都達95%以上。(本文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部主任)
自由時報-96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