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沒喝酒有酒糟鼻?皮膚發炎啦
沒喝酒有酒糟鼻?皮膚發炎啦 |
| ||
| ||
| ||
酒糟是種皮膚的發炎性疾患,病因不明,容易發生於臉部的額頭、臉頰、下巴、鼻子等處。 病人最早顯現的症狀為時隱時現的「臉潮紅」,意思是臉出現暫時性的發紅與發熱,短時間內即消退,如果疾病繼續發展下去,臉紅就無法消失了,形成持續性紅斑(圖1)。 隨著病情的演變,臉會出現微血管擴張以及類似青春痘的紅疹與膿(圖2),病期長久的病人的鼻子可能增生腫脹變形,稱為「鼻贅」,即俗稱的「酒糟鼻」 ,但台灣民眾罕至這階 段。 酒糟病人的臉部皮膚常乾燥、脫皮,病灶處皮膚往往有刺痛、燒灼感,也可能出現眼睛的症狀,如眼結膜充血發炎、眼睛不適多淚、眼睛有異物感等。 「酒糟」是個令人混淆的病名,因有「酒」字,讓人以為此病跟喝酒有關,更有醫師望文生義,把病名的源由解釋為「喝了酒就會越糟的皮膚病」、「因病人臉紅得像喝了酒一樣而得名」,其實這皆非病名原義。 「酒糟」在中醫古籍最早出現的病名有「鼻赤」、「酒」、「酒鼻」、「酒齇鼻」等,「酒糟鼻」、「酒渣鼻」的病名後來才出現,因鼻子的顏色紫紅如酒糟而得名。此處的「酒糟」為釀酒時,把酒提取後所剩下來的渣滓,這個「糟」字不是「事情糟了」、「糟糕」的「糟」,「酒渣」則同「酒糟」。 由古病名來分析,古人把此病認為是種長於鼻子的皮膚病,但此病臉頰、額頭、下巴均能發生,現今台灣習用的病名把「鼻」字刪掉了, 只稱「酒糟」,筆者認為刪得好,免得讓人誤以為此病只長在鼻子,比大陸沿用「酒渣鼻」的病名來得好。 有 皮膚科 醫師提倡將酒糟的病名改為「玫瑰斑」,筆者覺得一動不如一靜,光是「玫瑰疹」、「玫瑰糠疹」兩個類似的病名就把病人搞得昏頭轉向了,再加個「玫瑰斑」來攪局,病人更分不清。 醫師只要跟病人解釋清楚「酒糟」此病不是因喝酒而得名,而是由於外觀得名,就不至於誤 解了。不過,現代有多少人看過酒糟是個問題,但很多人都看過做紅糟肉的紅糟吧!喝酒雖非酒糟的病因,卻是惡化因素,酒糟的確會因喝酒而惡化。 臉上如果長期擦類固醇藥膏,最後也會出現持續性紅斑及微血管擴張,看起來很類似真正的酒糟,故被稱為「類固醇酒糟」(圖4、5)。依筆者的經驗,身體任何地方的皮膚只要長期擦擦類固醇藥膏,都可能出現與類固醇酒糟相似的紅斑,此種紅斑 常被 醫師誤診為皮膚發炎,讓病人再繼續擦類固醇藥膏,使得病況更惡化(圖6)。 類固醇酒糟出現後,病人如停擦類固醇藥膏,病灶會出現反彈現象,變得更紅、更腫、更癢(圖7),當病人回復擦類固醇藥膏,反彈症狀又會緩解,好像皮膚對類固醇藥膏產生依賴性了,故中國大陸稱為「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反彈現象逼得病人不得不繼續擦藥,但擦藥時間越久,下次停藥的反彈更厲害,令病人及醫師都難以收拾殘局。 由類固醇酒糟的殷鑑,可知治療酒糟應避免使用類固醇藥膏,筆者不同意某些醫師讓酒糟病人短暫時間擦類固醇藥膏的治療方法,這是筆 者在本文要特別強調的地方。 雖然類固醇藥膏的抗發炎與收縮血管的作用能迅速改善病人的臨床症狀,讓病人對醫師的醫術高明讚不絕口,不過接踵而來的問題為,雖然醫師想見好就收,要病人改擦他藥,可是要病人停掉類固醇藥膏談何容易,病人可能私下偷偷擦藥,無法自拔;還有停掉類固醇藥膏後,病灶如果出現反彈現象(圖8),醫師該如何善後呢?釜底抽薪之 計還是 醫師一開始就不要使用類固醇藥膏治療病人,免得自陷泥淖 中。
|
圖1.酒糟病人的臉乾燥、脫皮,鼻子、臉頰出現持續性紅斑。
圖2.病人除了臉頰與鼻子紅腫,鼻子上還可見到膿(箭頭)。 |
圖3.病人的鼻頭紅腫、肥大。 |
圖4.類固醇酒糟與真正的酒糟看起來很像,但病人的鼻子不紅,此點有助於區分這兩種病。 |
圖5.小孩也會長出類固醇酒糟。此幼兒擦了無數種藥膏,紅斑始終無法治癒,其實只要停藥,小孩的類固醇酒糟復元甚快,反彈現象也輕。 |
圖6.此10個月大的嬰兒因為「尿布疹」擦藥膏後陰部、鼠蹊部與屁股的紅斑卻更嚴重。嚴禁擦藥後,紅斑反而消到快看不到了。 |
圖7.類固醇酒糟病人於停掉類固醇藥膏後,反彈現象不僅讓臉紅腫不堪,還冒出許多小膿。 |
圖8.酒糟病人停擦類固醇藥膏後,鼻子變得更紅、更腫,還冒膿。 |
【2007/12/22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