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洛杉磯傳真〉 最後一課
〈洛杉磯傳真〉 最後一課
◎王丹
〈最後一課〉是法國小說家阿爾豐斯.都德於1873年發表的一篇名作,涉獵過西方文學史的人大概都會知道這篇宣揚法蘭西斯愛國主義的短篇小說。最近,在中國大陸的民間,藉由網路也在流傳一篇名為〈最後一課〉的文章,但是作者是當代人,中國政法大學的老師蕭翰。這篇文章從國內傳到海外,引起讀者巨大迴響,點閱率更是居高不下。我覺得很值得介紹給台灣的讀者,尤其是青年學生。因為,這是蕭翰老師在給他的學生上的最後一課上,對學生發表的一篇告別演講。
蕭翰做為一名普通教師,他的最後一課的演講居然成為中國網路熱門話題,主要是因為他在演講的開始,毫不掩飾地用極大的感情向滿堂學生提到了十八年前發生的六四事件,他說:「那時候你們才三歲,那年的初夏,更多的大學生,用更多的鮮血和青春去喚醒這個沉睡的國家,但是他們中的許多人,鮮血留在了廣場,這個現在只躺著一具屍體的廣場,當年的鮮血是不可能洗淨的,它比一切有形的墓碑更為久長。再過一年,這件事情就已經過去二十年了,時光為什麼過得如此之快,我們來不及流淚,淚卻已經乾了;我們來不及回憶,回憶卻已經變成了失憶。但我知道,和我一樣經歷過這件事的人,會永遠將這件事留在心底,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翻出來祭奠一番,那代表著我們的青春,代表著關心天下興亡的青年人第一次的夢想破滅,代表著與這個社會初戀的失敗,它不可能不是銘心刻骨的。」對中國現實有基本了解的讀者都知道,在中國大學的講堂上公然發表這樣的言論,要冒多麼大的風險。也正是因為如此,蕭翰把這節課看做是他的最後一課。在十八年後的今天,蕭翰用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代價,只是為了說出一段長久埋藏在他心中的話。這段話在中國知識分子心中,在所有經歷過十八年前那場民主運動的人的心中,引起的是何等的震撼,就不難想像了。
不過我還是為蕭翰老師感到遺憾,因為他面對的學生,其實已經對自己國家的歷史,哪怕是十八年前的歷史一無所知了。我不知道那些學生聽到他們的老師這樣動感情,會不會有所觸動,但是我可以想像,就像當年我們讀書的時候,無論如何也難以想像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中,十六、七歲的學生會用皮帶把自己的班主任活活抽死一樣,現在的學生,讓他們相信政府曾經用坦克在長安街上殺人,也有些強人所難。對比起當年的學生,今天的中國大學生對民主幾乎是帶有嘲諷的態度,社會責任這樣的概念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很可笑了。這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國家暴力的迫害,沒有體驗過前輩追求民主的過程,自然不會了解過去的黑暗,反而覺得今天的當局帶動了經濟發展,因此就是明君聖主。彷彿只要可以有錢賺,就會擁有幸福。
介紹這篇〈最後一課〉到台灣,是想請台灣的年輕一代想想,你們,是否也不知道你們的過去了呢?會不會有一天,你們也需要有人來上這〈最後一課〉呢?●
自由時報-970130
++++++++++++++++++++++++++++++++++++++++++++
上一篇:【藝文賞析】《誰?》
下一篇:【藝文賞析】Pako的散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