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9 22:09:44 落葉之楓

【藝文賞析】《瓦舍小品》從邊緣切入

《瓦舍小品》從邊緣切入
【聯合報╱馮翊綱】
2008.04.29 02:29 am
 

【相聲瓦舍】的音樂創意顧問張穆庭,受命為劇團創作貼合情境的歌曲,一首才華橫溢的〈中國丐幫〉,啟首歌詞道:

打狗棒聲響,召集弟兄齊整裝,捲起鋪蓋、收拾行囊,走出窮人巷。

落拓面容下的豪情胸懷!

我是丐幫弟子,相聲祖師「窮不怕」街頭安身,眾弟子開枝散葉,從社會底層掙扎脫出,力爭上游,百年後,相聲榮登大雅之堂。雖然我等已「走出窮人巷」,過往「夜宿古廟堂」的浪漫不再,但出身寒微而不自棄,光風霽月而不忘本,該是英雄本色。

相聲無論新舊,內容的可愛之處,在於一股「酸勁兒」,窮酸、不窮也酸;失學的酸、博學的也酸;心酸、口酸,腰桿兒不能痠!即使到了現在,先受教育再談專業,說相聲、寫相聲,理性上是致力於精緻文化,但不明就裡的人還是覺得我們酸。

我的新作《戰國廁.前傳》正在排演中,我為自己、少卿和士偉各以「傳」的心態寫了段子,〈北七烙賽〉、〈飛魚王〉和〈想樂〉,我們各主說一段。三個「傳」,有一個共通的特質,「邊」;或清楚地說,都是帶著酸勁兒的「邊緣話題」。

相聲藝術發源自清末的北京,不是台灣土產,乃是隨著人的遷徙而移入,語言形式、話題意涵,對台灣本地而言,都屬於「邊」。

相聲祖師的社會階級被歸類為「才藝型的乞丐」,從底層群眾而生,卻逐漸精緻化,邁入藝術殿堂,從「底」而「邊」。

〈北七烙賽〉的主題是「眷村」,此乃台灣本地特有的生活聚落,當年為了安置內戰後的移民潮而興建,進入二十一世紀,正在急速消失中,少數人的經驗、少數人的記憶,當然是「邊」。

〈飛魚王〉的主題是「原住民」,原是台灣主體生活方式,卻長期被漢人的社會組織、價值觀衝擊、稀釋、淡化,維持典型部落生活的原住民,數量少得可憐,是典型的「邊」。

〈想樂〉的主題是「同志」,還用多說嗎?「邊」。

社會學領域有所謂「次文化」(subcultures),人類學領域有所謂「他文化」(other cultures),當代文化人類學家喬健教授主張稱之為「異文化」,並長期致力於社會底邊階級與生活的研究探索。我對相聲藝術誕生於底層、成長於邊緣的看法與論述,與喬教授不謀而合,也應邀在他主持的異文化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闡述觀點。

並不擔心自己身處邊緣,要緊的是,我們不能太酸,要真誠檢視是否真的致力於文化。

【2008/04/29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