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閒讀擷秀】受寵千年的菊花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閒讀擷秀】受寵千年的菊花
2008/9/16 | 作者:菲爾
蘇東坡和王安石因政見不合,時有爭吵。相傳一次蘇東坡見到王安石寫的兩句詠菊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他認為此言大大有差。蘇東坡自己也算愛菊花之人,曾為菊花寫過詩句:「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他認為菊花是耐霜花,凋謝了也不落花瓣,於是他提筆為王安石詩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王安石見了此句也不出聲。後來蘇東坡被王安石貶到黃州,賞菊之餘,發現風吹以後,菊瓣落了滿地,枝上卻無一瓣。蘇東坡才驚覺「老相國是讓我來看落菊的。」
當然,蘇東坡之所以被貶是因「烏台詩案」而非「菊花詩案」,不過傳說總是以趣味性的成分居多。
菊花在中國詩詞裡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離騷」裡寫:「朝飲秋菊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簡直把菊花當成了維持生命的物體。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最喜歡菊花,周敦頤「愛蓮說」:「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把菊花帶入了中國文學的殿堂,就如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借大觀園才女林黛玉的筆寫:「一自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至今。」陶淵明為菊花寫的詩歌很多,「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最出名。他也寫:「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至於詩情隱晦的李商隱,亦以「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黃」來描繪菊花,讀來猶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而劉禹錫這樣稱頌菊花:「寒蕊差池落,清香斷續來。」、「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元稹更寫:「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是非常高的讚譽。
由於菊花在秋天百花開始凋零之際仍然怒放,因此文人們喜歡以它比擬自己的志氣,表示自己奮發向上的情懷。就如陸遊寫:「紛紛零落中,見此數枝黃。高情守幽貞,大節凜介剛。」
其實古人開始種植菊花,也是因為它是有實用價值的花樹。據說菊花在中國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開始時是飲食品。食菊糖、飲菊酒是相當普遍的。唐代釋皎然的詩作「九日與陸羽飲茶」寫:「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可見當時古人已開始用菊花釀酒泡茶了。到杭州旅行的時候,人人都不忘買杭白菊,司馬光「晚食菊羹詩」中寫了菊花的好處:「……芳馥逾秋蘭,神明動豪爽,毛髮皆肅然……浩然養恬漠,庶足延頹年。」
菊花的好處甚多,可當食品、飲品,末了還可入詩、入畫,難怪受寵千年不衰!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