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立台南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張耀仁表示,大腸直腸癌國內重要癌症之一,大腸直腸癌佔所有常見癌症的第三名。由於大腸直腸癌於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定期篩檢相形重要。
張耀仁表示,檢查方法有:一、肛門指診:醫師以手指觸摸肛門附近的直腸,有時可以摸到直腸癌硬塊,是最簡單的檢查方法。二、潛血檢查:大腸直腸癌常因糞便排泄時的刺激而出血,然後血紅素就附在糞便中,可以用潛血檢查來證明。潛血檢查適合作為沒有症狀的人群篩檢使用,而不是直接診斷大腸直腸癌。若呈陽性反應則需視病人的年紀、症狀做進一步檢查。三、大腸X光檢查:尤其是鋇劑灌腸下消化道雙重對比攝影檢查,更能清晰發現病灶。四、內視鏡檢查:內視鏡依能檢查部位的不同區分為直腸鏡、乙狀結腸鏡及大腸鏡。直腸鏡只能伸入直腸二十公分,乙狀結腸鏡可觀察到六十公分,大腸鏡更能深入至盲腸的位置,涵蓋了所有大腸。並能取切片做出病理學診斷,以判定是否為惡性腫瘤,是診斷結直腸內病變和癌症的依據。五、腫瘤胚胎抗原(CEA):這是從大腸直腸癌細胞分離出來的蛋白,因此它在血中濃度可能會隨著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而昇高。六、超音波檢查、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攝影等。
張耀仁說,為了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目前的建議是:四十歲以上應該每年實施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每三年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必要時則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或鋇劑大腸攝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