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個腰、骨折;推開大門、也骨折;早上扭腰做運動,也骨折。一名68歲阿嬤在四年內胸椎、脊椎竟然斷了八次,原來她罹患了嚴重的骨質疏鬆,以致脊椎有如酥脆餅乾,沒有外力的壓迫,就只是動作劇烈一點,就可能骨折。
為了讓骨鬆骨折的病患,以及骨科醫師更能瞭解到骨鬆骨折的治療重點,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首度發行的「骨質疏鬆骨質治療指引」,提醒患者及醫師,在骨折治癒之後,仍應持續治療骨鬆,避免再度骨折。
根據全民健保資料,全台灣大約三分之一女性、五分之一男性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台灣地區流行病統計調查結果發現,65歲以上老年人口,發生一次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機率,女性是約兩成,男性則為一成三。
脊椎骨折病患,後續再發生脊椎骨折的風險遠比其他人高出四至五倍,而髖部骨折的風險也加倍,腕部骨折也會使未來發生髖部骨折的危險性加倍,所以骨折不應該只視為單一的意外事件,應被視為全身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