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藝術/音樂】〈親子36計〉新聞稿教養 少了真心話
文/呂政達
孩子生得少的同時,我常聽見爸媽輕易就說出「要孩子學好外語,擁有國際觀、與國際接軌。」「全球化時代裡,我希望孩子深耕本土、放眼全球。」簡單的講,換個「全球化」新瓶,一樣要孩子拚命讀書、考試、補習。
最近我還聽到「節能減碳,做好環保」也加進教養觀念。有位媽媽告訴同伴:「孩子將來做什麼都好,但要懂得永續經營。」簡單的說,要減少孩子的零用錢,「不懂得節省是不行的了。」其實,這些教養觀念,聽起來很像「新聞稿」。
爸媽長期浸潤在這些知識概念,再經新聞媒體鼓吹,難免也會將親子教養講成一篇新聞稿,因為這樣講最正確,最能得到大家的認同。然而,「新聞稿」是否就等於真實的故事呢?
還有一種常見的「親子新聞稿」:為喜歡小孩而可以放下工作。原本從事設計的潘媽媽曾經在生孩子的頭一年放棄高薪工作,在家專心帶小孩。問她做這樣選擇的理由,她說:「我覺得養小孩,看小孩從無到有很好玩,對媽媽來說就是種創造,所以我願意放棄工作。」難道,這也是一種「新聞稿」嗎?經過幾次訪談,潘媽媽才慢慢從「新聞稿」進入她的生命核心:「那一年我的設計工作開始遭遇瓶頸,我逃避變得有些無趣的工作,回家照顧小孩。」一年後,她覺得照顧小孩不再新鮮有趣,又開始接案子。
「新聞稿」常常就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或是「媒體最常表揚的模範」,關於親子教養,我們常讀到父母為孩子做出犧牲、孩子最後出人頭地的模範故事,也常用這類「新聞稿」說自家的故事。有些爸媽說:「我真的,真的就是這樣相信,這樣相信有錯嗎?」然而,當我們再繼續問,這種期待是從哪裡來的時,答案,多半也不脫離新聞、團體和社會潮流。在「新聞稿親子故事」裡,常掩蓋住爸媽比較個人,卻也比較真實的動機和心情。
如果親子一直活在「新聞稿」的美好勵志裡,當然會覺得很累,其實,我們跟自己、跟別人講親子故事時,「新聞稿」總是會跳出來。想要探索真實,可能要有個人在旁一直提醒,要你別一直用「報紙說的」,來詮釋自己的故事。
自由時報-97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