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經過程,但知名人物生病,還是新聞,像近日就有不少。我看了一下這些名人得的病,有癌症、中風及糖尿病在內,果然都是國內十大死因的前幾名。其中尤以「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高居死因首位,也難怪人人聞癌色變。
有人或以為癌症是現代疾病,或認為現代人罹患癌症的特別多。如果我們把癌症的發病率為縱軸、病人的年齡層為橫軸作圖,當可看出癌症的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成級數上升。顯然,癌症也是種老年疾病。現代社會裡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因此,癌症的病例數隨之上升,也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問題是:為什麼癌症好發於上了年紀的人呢?
人由一個受精卵開始,到後來長成由幾十兆(1013)個細胞組成的身體;人體細胞分裂複製的本事,可見一斑。多數細胞在分化成熟後,就失去了繼續分裂的能力,只留下少數的幹細胞,供組織器官更新修補之需。人體每天都有數以千億計的血液細胞,以及位於腸道內襯與皮膚的表皮細胞,進行死亡與新生(成年男子還要加上精子),這可能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
因此,細胞裡總有兩股制衡的力量,一種是不讓細胞繼續分裂(或是分裂一定次數後就停止),另一種則是促進細胞的分裂。此外,細胞原本都有自戕的機制,以避免過度生長;自殺機制受阻,是另一個促使腫瘤生成的原因。再者,腫瘤長大到一定程度,單憑分子擴散作用,不足以提供腫瘤內部細胞的物質交換之需,因此刺激新血管生成,是維持腫瘤存活及增殖的必要條件。最後一點,腫瘤細胞要從原始所在轉移他處(癌細胞的致命行為),還需要一系列的酵素幫忙。
無論是細胞生長因子、腫瘤抑制因子、細胞自殺因子、血管生長因子、細胞親和分子,以及蛋白基質分解酵素,都是基因的產物;因此,說癌症是基因出錯造成的疾病,大抵不差。再者,只有一個基因出錯並不至於致癌,細胞得累積好些個基因的突變,才有可能失去控制。基因突變可能於細胞分裂時隨機產生,也可能由外來致癌物質引發,總之,都需要時間。癌細胞的產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人活得越久,罹患癌症的風險自然也就越大。
此外,身體的免疫細胞,也會偵測體內的癌變細胞,並予以清除。患有先天或後天免疫缺陷疾病的人,不單容易遭受感染,也容易生出腫瘤。上了年紀的人,免疫偵測系統的功能不如以往,是另一個容易生癌的因素。
曉得這些,並不是說人老了,就一定會得癌症;但我們可以說,除了個人的先天基因組成無法改變外,某些飲食生活習慣、職業工作環境,以及細菌病毒感染等,都有可能增加罹癌風險。如何降低這些風險,是我們可以、也應該做到的;這點容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