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開胃與開心
開胃與開心 |
◎楊明 圖◎吳怡欣
西餐裡的開胃菜是我最喜歡的料理之一,分量不多,但是花樣繁多,而且裝盤充分滿足視覺上的美感,有時候,我會故意不點主菜不點湯,卻點上三、四樣開胃菜,搭配一杯富含果香味酸度適中的白酒,霎時幸福起來,面前豐富的料理吃在嘴裡各有滋味,這樣的快樂相較於人生中其他欲望,應該是最易獲得的吧!當然偶爾也會遇到不識趣的服務生,以為你看不懂菜單,點錯了。
曾經在香港電影中聽到一句對白是這樣的:胃口開了,心也就開了。小的時候有好吃的糖果蛋糕,就覺得開心,長大一些就不那麼容易快樂,因為在意的事愈來愈多,別人的價值觀混雜進自己的行事裡,負面情緒也隨之增加,就連吃的樂趣也忘記了。但是年紀再大一些,也許是認清了人生難如期待,又漸漸領悟吃美味的食物是最實際也最輕易就能討好自己的方法,與其等別人帶給自己快樂,不如自己替自己創造,當喜歡的食物送入口中時,不只是胃裡,心裡得到更大的滿足。
據說減肥的人容易罹患憂鬱症,我想這是很有道理的,不但為了身材必須強迫自己放棄喜歡的美食,偶爾按捺不住吃了高熱量的冰淇淋、巧克力、炸雞、牛排或起士蛋糕,不但沒有得到滿足,反而是心中充滿愧疚自責,更讓人沮喪的是嚴格控制熱量攝取的減肥食譜,往往初試時體重略有下降,一段時間後就陷入了所謂的停滯期,儘管忍受著壓抑口腹之欲的痛苦,體重卻沒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人生中不如意的事夠多了,如果為了健康而改變飲食習慣,那是有其不得不然的背景因素,為了身材這種虛幻的美感壓抑食欲,放棄了生活中最易獲得的快樂,難怪心情鬱卒啊。
正餐與點心的角力
想想中文裡的「點心」這個名詞,點心應該是製作精緻、口味具巧思、分量少的食物,像是中式菜肴冷盤熱盤湯水後上的一碟棗泥鍋餅,或是廣東人飲茶時搭配的燒賣魚翅餃,閒來無事午後吃的一碗銀耳蓮子羹,寒冷夜晚時熱騰騰的芝麻糊,解饞舒心的意義大於充饑,所以這些點心的製作有時比正餐還繁複,因為點心所能達成溫暖甜蜜的關懷之意,不是正餐所能企及。每日三餐已是人類賴以生活的習慣,上班族中午總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午餐時間,也許叫便當外送,也許吃碗三鮮湯麵,講究一點的來份包括沙拉、公司湯和咖啡的商業套餐,三餐是人生分內的,點心卻是額外的,所以特別誘人,金黃芬芳的芒果布丁,香濃嫩滑的蚵仔麵線,在維持生計的正餐外,多給自己的一點安慰一點疼愛。難怪多年以前有人用正餐形容夫妻,用點心形容外遇,正餐講究的是營養均衡,口味宜清淡,但是點心最好滋味濃郁,吃畢猶有餘香,且賣相一定要佳。
英國人喜飲下午茶,可見其深知點心之意味,一壺紅茶搭配三層茶點,考究的描花細瓷碟裡,通常底層是三明治,中層是蛋糕、餅乾,上層是巧克力,口味各不相同,在宜人的環境裡消磨兩、三個小時,的確很愜意。我曾在香港半島酒店享用英國式傳統下午茶,馥郁的茶香和豐富精製的茶點,雖然是一個人的旅行也不覺寂寞。法國人則喜歡長長的晚餐,一道菜一道菜慢慢上,講究一點的還要搭配相應的紅白酒,為了清除前一道菜在口中的餘味,需適時送上一杯薄荷冰沙,才能讓味蕾清清爽爽,充分享受下一道佳肴的美味。如果以餐食比喻感情,我倒覺得午茶點心像是短暫愛情遊戲,精緻美麗,但若天天如此,難免耽誤日常工作;豐富的晚餐是兩情相悅的長久愛戀,有起有伏,有清爽有濃郁,互為搭配才能完美引人。
色香味皆具的午後時光
幾年前,台灣經濟狀況還不錯的時候,女性消費族群流行做SPA紓壓,在朋友的慫恿下,我也挑選了一套精油SPA療程,每週抽出兩個小時,沉浸在洋溢佛手柑、洋甘菊、尤加利、薰衣草的氛圍裡,身體按摩搭配面膜,悠緩的音樂,芳香的空氣,我通常在上午十點去,離開時正好是午餐時間,附近連雲麗水永康幾條小街有不少好吃的,擔擔麵配椒麻蹄花、小籠蒸排骨,越南牛肉河粉佐春捲、涼拌木瓜絲,或是泰式椰香咖哩雞和月亮蝦餅,做完精油SPA的我總覺得一頓味美的午餐帶給我的滿足實在大於敷臉按摩,精油SPA療程漸漸拖延起來,從一週一次變成兩週一次、三週一次,吃飯倒是一頓也沒落下。
如今全球經濟危機,餐飲生意自然也受到影響,但並非昂貴的食物才美味,我想起小時候,每個星期天上午哥哥帶我去市場吃切仔麵,那是假日裡的一個節目,平常上學的日子我們一律在家吃過媽媽準備的早餐才出門,星期天的上午是我們兄妹兩「下館子」的日子,偶爾我們也會選擇燒餅油條豆漿換換口味,但是最常吃的還是切仔麵,油麵、豆芽和韭菜燙熟了,澆上香噴噴的肉燥和大骨熬製的湯頭,是一道百吃不厭的平民美食。還有更便宜的點心,小時候媽媽將收拾家裡舊報紙的工作也交給我們兄妹,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幫著哥哥將家裡過期的舊報紙用繩子捆牢,賣給穿梭巷子喊著酒矸倘賣沒的收破爛小販,換來的零錢可以買鮮肉包,也可以買炸蘿蔔糕,不上課的午後時光突然添出簡單的色香味。
許多小餐館的門口會寫著:豐儉隨意,說的是菜色吃食,說的也是人生,吃做為一項生活樂趣,可以是魚翅燕鮑,也可以是豆腐青菜,後者別有一番滋味,料理得當有時更勝前者。開胃,開心,把胃口吃開了,心也就開了。
自由時報-980415
+++++++++++++++++++++
上一篇:【藝文賞析】達賴與蚊子
下一篇:【藝文賞析】《詩主義》湖濱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