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足跟部周圍疼痛的疾病。中醫古代未見有此病名。廣義上,可包括跟骨滑囊炎,跟腱止點撕裂傷,蹠腱起點筋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脂肪墊炎,跟骨骨刺,痹性跟痛症等疾病。中醫認為本病是過度勞累,肝腎不足所致。
本病的發生,主要原因是出生時即具有跟部脂肪墊組織,對人體負重有重要緩衝作用,減少站立和行走時人體內部器官的震動;隨著年齡增大,跟墊組織產生退行性變,不斷負重及衝擊後,纖維間隔被撕裂,脂肪組織被擠出間隙,作用力直達跟骨。日久,跟骨部皮質增厚而形成骨刺。多見於40歲以上肥胖患者。
本病臨床表現主要為跟部疼痛,以體位改變及長期站立、行走時症狀為明顯,休息後稍減,再行走時疼痛又出現。跟骨結節及周圍壓痛明顯,可見足底組織腫脹。治療本病的關鍵是囑咐病患減少行走、站立時間,避免過度行走。
足跟痛在中醫病理來說,與肝腎不足有關,並與身體內部勞損有關。中年以後,肝血腎精漸虧,腎陽不足,致筋骨失養,更兼長期站立或行走於硬地,跟骨結節部遭受牽拉,氣血受阻,更兼風寒濕邪內侵而成。本病雖不會致殘,但日久因跟部疼痛而影響行走,影響日常生活,對中老年者的工作影響較大,屬難治之病。
分型治療時,依據臨床症狀,若痛處微腫或不腫,喜溫、稍活動痛減,不耐久站、久行,可用補腎壯陽、通絡止痛的方法,如用右歸丸;若痛處墜脹,腫較明顯,伴有微冷感,可用獨活寄生湯祛風散寒、除濕止痛,此為為風寒濕三氣痹著日久,肝腎不足,氣血兩虛所致之痛而設;以上為內服的方法,但在治療足跟痛的時候,外治法療效甚至是優於內治法的,以溫經散寒、祛瘀的方法,方藥用大黃、桂枝、威靈仙、當歸、海桐皮、木瓜,煎水熏洗或浸洗,每日3次,疼痛嚴重者,可加生川烏、生草烏祛寒止痛,症狀均會減輕。
一般來說,足跟痛病患,除非萬不得已,多數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而保守治療的效果,大多數可取得較滿意效果。關鍵在於無論用何種方法治療,都應注意到疼痛緩解時要多休息,減少行走或站立,減輕局部炎症反應,待發炎消退後,症狀自然會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