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荷爾蒙到底是什麼? 」雖然許多專家學者呼籲重視環境荷爾蒙的危害,不過他們也認為「環境荷爾蒙」是個太抽象的名詞,民眾不一定會懂。因此建議政府先把「環境荷爾蒙」定義明白,再以比較口語的方式向民眾解釋清楚,才可使民眾深入了解,並加以防範。
立委吳育昇表示,對環境荷爾蒙政府應有一套預警機制,建立管制的優先排定表,以保護人民。
農技產業化推動辦公室執行長李國欽,認為先把環境荷爾蒙定義清楚,再參考國內外管制,公布周知,並向民眾解釋清楚。
成大教授李俊璋表示,環境荷爾蒙的正確名稱應該是內分泌干擾物質,指外來物質因子干擾內分泌系統,甚至影響全身,這是1996年提出的假說,已證實的確對人體內分泌甚至全身產生危害。
只在食品劃一條縫就微波 危險大
李教授也說,要提醒民眾改正一些錯誤觀念;例如某些超商店員,微波食品時,往往先在食品包裝保鮮膜上劃破一條縫就送進微波爐,這是錯誤作法。因為一些含「鄰苯二甲酸酯類」產品,會因此釋放出來,造成危害。
環保媽媽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周春娣表示,建立環保標章更重要,因為有些消費者可能記不住一大堆複雜的化學名稱,但只要知道某些產品是符合環保標章,直接使用,就更方便。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跨部會共同防範環境荷爾蒙是刻不容緩,部會合作,從國際上管制環境荷爾蒙清單,找出優先管制序列,整合並強化國內法規。另外從生產體系本身的管制,建立標示系統,讓民眾知道正確的使用方法,善用民間團體資源來加強消費者教育宣導,提昇國人防範環境荷爾蒙的正確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