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活在世上,如果僅靠別人的開導和鼓勵走路,那麽他永遠都不會撥開籠罩於心頭的陰雲。
畢竟,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和安全都是短暫的。
路,終究要一個人走,即使身邊的朋友成群,免不了也有分別的時候。
所以說,學著適應人源流動的趨勢未必是件壞事,畢竟,生命短暫。
或許是自己感情固有的豐富,又或許是真誠互動的太多,分別的幕幕總會讓自己傷感。
曾聽身邊不少人勸慰:“沒什麽,初涉社會,習慣了就好了。我們對這樣那樣的分別都麻木了。”麻木了?僅僅是因為經歷的場面多了嗎?還是人和人的相逢與分離都已在意料之中了。而我卻不那樣肯定,最起碼是個交情問題。關系達不到,會無動於衷,也許只有歷經磨練,共享福難的人才會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無可厚非,理想與現實存在很大差距,要想實現理想中的生活,必須從現實出發。
不少人對昨天、今天、明天發表過不少見解,觸目的當時總感覺意誌堅定起來,隨即,目標也在腦中明確膨脹起來,可真當行動於腳下時,卻又感覺阻力重重。
當阻力勢如洪水般泉湧而來時,你該怎麽辦?
是盡快找個避風的港灣躲起來,還是怨天尤人的漫罵阻力的侵襲,兩種想法應該都不排除於人的思想。
不知是否還有人考慮過另一種稱之為“英勇”的方法呢?應該有,但卻很少。
這些少數分子看到洪水侵襲首先想到的是怎樣阻擋,怎樣消滅不利自己前行的因素,而不是退縮,更不會恐懼。
避難之後還會有難,而解難之後卻是容易了。
正所謂“陽光總在風雨後。”不外乎就是如此道理。
只不過,那是一種趨勢般的自然,而後者,卻是努力過後的果實,僅此而已。
別人幫你是你的榮幸,沒人幫你也是屬於正常範疇,所以說,人,最主要的是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