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市面上流行各式益生菌產品,廠商也大肆宣傳益生菌的好處,不過益生菌真的對健康有益處嗎?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姚宗杰發表在歐洲「小兒科醫學會醫學期刊」(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一般人對益生菌常有以下五大迷思──
第一,過度濫用「益生菌」一詞。
第二,忽略益生菌菌種特異性、疾病特異性和宿主特異性,各種益生菌對不同疾病、不同宿主物種的效果可能也會不一樣。
第三,過度重視少數幾篇報告,這些報告專門強調益生菌好處,而有些研究報告指出益生菌負面效果,不過卻往往被人所忽略。
第四,忽視疾病正規療法的重要性。
第五,益生菌可能為健康帶來某些潛在威脅,但大部分人卻沒有正視這問題。
姚宗杰醫師解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益生菌」:「當進食足夠份量時,對人體健康有益處的活微生物」才能稱為「益生菌」,並訂立多項嚴格標準。但「益生菌」這個名詞卻常遭到濫用。此外,目前醫界公認益生菌可以減緩病毒性腸胃炎腹瀉症狀,且似乎也能預防抗生素引起的腹瀉。除了這兩種情況外,其他療效都還有很多爭議,未見定論。
有些人認為益生菌可以幫小孩對抗過敏,姚宗杰醫師說明,很多人把各種過敏性疾病、症狀通通混為一談,若有一篇報告指出益生菌有助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可能有人就會將這樣的結果無限上綱,進而延伸認為益生菌也能抗過敏、抗氣喘、抗過敏性鼻炎,事實上這些都是不同的疾病,不能相提並論。
姚宗杰醫師進一步解釋,芬蘭學者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主要針對有過敏家族史的孕婦,研究人員讓孕婦在產前二到四周攝取LGG乳酸菌,小孩出生後,如果母親有餵母乳,就讓母親繼續服用LGG乳酸菌,若小孩是吃配方奶,就讓小孩自行攝取,持續六個月。二○○一年時研究結果顯示,小孩適量攝取LGG乳酸菌可降低二歲前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罹病風險減少五○%左右。因此許多人因這份報告而提倡益生菌功能。
不過,姚宗杰醫師提醒,這份芬蘭研究在二○○七年時再度公佈一份追蹤報告,分析攝取LGG乳酸菌的孩子到七歲時的健康狀況,研究中指出,這些孩子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比率的確減少約三分之一,不過罹患氣喘的機率卻上升三倍之多,得過敏性鼻炎的機率也增加了二倍。但許多人都忽略這份二○○七年研究。醫師也指出,許多有關益生菌的研究還只侷限在動物研究,像老鼠等,卻還沒有正式的人類臨床研究,有些益生菌對老鼠健康有益處,卻不見得表示人類也能得到相同的好處。
姚宗杰醫師強調,益生菌千萬不能取代正規療法,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等患者還是需要接受正規藥物治療,所有研究也都沒有偏廢正規治療,只把「益生菌」當成輔助角色。
因此,出現過敏性疾病時,該吃藥時還是要吃藥,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該擦乳液時就要擦乳液,民眾一定要有正確認知,若貿然終止正規治療,反而容易造成更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