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研究﹕港人血液全含塑化劑
【明報專訊】台灣含可致癌塑化劑食品問題進一步擴大,除多種飲料和果凍果醬食品外,用以混入兒童藥粉和藥水服用的糖漿也遭殃;當地及本港最新研究也顯示,無論是兒童尿液、成人血液甚至孕婦臍帶血及母乳,全部驗出有害塑化劑,學者警告,塑化劑入侵食物鏈問題已響警號。
反映入侵食物鏈
台灣衛生當局亦發出最後通牒,引用軍事用語「D-DAY」勒令當地所有食品商,必須在明日前為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膠囊錠狀粉狀之形態」等五大類食品,提出安全證明,否則全面禁售。本港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亦稱,會加強檢測台灣所有入口食品,若發現問題可引用法例下架及停售。
塑化劑被形容為環境雌激素,一直研究其對人體危害的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港住說,以往科學界已關注人體透過使用膠樽、接觸塑膠玩具、指甲油等產品攝取塑化劑,但從未預計此等工業用料會直接加入食品中,「如屬刻意添加,實在無良!」
該學系去年抽取 200 名 18 至 50 多歲捐血男女的血液樣本作化驗,幾乎全部驗出 DEHP 等被視為可能致癌的塑化劑,反映這類化學物料容易被人類接觸及吸收。研究又顯示,曾經服食塑化劑的老鼠,誕下的後代以雌性為主,即使誕下雄性,其睪丸亦只達正常幼鼠的 3 分之 1,幼鼠長大後,精子量亦較少。
動物實驗雄鼠精子減少
黃港住說,雖然人體能排出塑化劑,但其中的「荷爾蒙干擾素」對孕婦及兒童的威脅備受關注。雖然港台兩地衛生當局也強調,攝入鄰苯二甲酸二(DEHP)等塑化劑的急性毒性低,但台灣傳媒報道,當地有婦女懷孕期間每天至少飲兩杯珍珠奶茶、果汁或乳酸飲料,結果兒時出生時生殖器只有一般男嬰的 3 分之 1,擔心與其懷孕時喝太多「高危」飲料有關。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最近在國際醫學期刊《Chemosphere》發表的有關當地孕婦及其孩子攝取塑化劑的研究顯示,分別來自孕婦、2 歲幼童和 5 歲兒童的 100 個、20 個和 59 個尿液樣本中,所驗出的塑化膠含量(大部分為 DEHP),以 5 歲兒童最高(333.7 微克 / 公升),其次是 2 歲幼童(298.6 微克 / 公升),最少是孕婦(205.2 微克 / 公升)。
但相比其他地區,台灣孕婦尿液中含有的塑化劑卻偏高,其母乳和臍帶血驗出的塑化劑含量則與其他地區研究相若。黃港住提醒孕婦應減少進食加工食品,以防攝入成分不明的添加劑,進一步影響胎兒。另因指甲油亦含有塑化劑,故應避免使用。
下一篇:瀋陽天價超市 800元一瓶礦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