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7 18:10:42一步一腳印

【我的學校不見了(二)】豐山護校心意堅 搶救弱勢受教權

豐山護校心意堅 搶救弱勢受教權

圖/陳德信 文/江一豪

引言:隔著石鼓盤溪、乾坑溪,以及阿里山溪,豐山、仁和、太和以及來吉這四所學校彼此遙相對望。相望,不為別的,只因為這四所學校的學生都在五十人以下,而併校的傳言在這幾年越來越盛。大家都緊張地張望、暗忖,誰會先被裁併?




在七二水災以及艾莉颱風的侵襲下,常在新聞中以土石流「聞名」的嘉義縣豐山村,雖未傳出土石流的災情,但暴漲的石鼓盤溪、蛟龍溪與乾坑溪,仍衝垮了聯外便橋,豐山村頓時成為「封山村」。

新聞報導中大水沖垮橋樑的畫面讓人不禁揑把冷汗,但豐山村民卻習以為常,不僅平時都備有糧食,對於外界不斷播送的災情報導,更是覺得有些大驚小怪。

村長陳建富無奈地笑道:「這幾次災害都只有交通中斷、斷水斷電而已,居民的身家財產其實都沒有損失,媒體這樣報導太誇大了。」

在與大自然互動的過程中,豐山村民已然發展出獨特的相處之道。只是連洪水、土石流都無所畏的村民,卻在七月九號風雨過後的大清早,趕著越過坍塌的道路、漫淹的溪水,花了近三小時的時間,前往嘉義縣政府陳情。

心急如焚的村民,只為跟政府求證一個昨天得知的消息:豐山國小正式主任於本學年度調職後,遇缺不補。

挺進縣政府 只為給個說法

從兩年前開始,豐山國小的校長就由鄰近的來吉國小校長兼任。只不過當時還有兩名正式主任在任,所以即使這幾年全校的學生人數,始終無法大幅增加,豐山村民對於豐山國小的存廢,所普遍存在的危機感,倒也不至於持續擴大。

直到這個學年度校長由傳聞中,將跟豐山進行合併的仁和國小校長李一翔兼任,而教育局又宣布豐山將無正式主任後,村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慮,由村長領頭,帶著學生家長代表以及陳情書,前往縣政府請願。

陳建富回想那天的情況:「那晚聽到這個消息,心裡實在受不了,校長跟人家『共家』(共用)就已經很艱苦了,現在連主任都沒有,大家根本無法忍受。」只是到了縣府後,前往參加職棒比賽活動的縣長、去開會的局長都不見身影,只剩下一位主任答應他們會「處理這個問題」。這群沒有得到明確回應的家長們,就這麼在縣政府附近待了三天,直到週一縣府決議,協調仁和國小專職主任常駐豐山,才敢帶著不再忐忑的心回到村莊。

長期受忽略的義務教育

危機感不是一天造成的。

豐山國小對於地處遍遠山區的豐山村而言,並不只是單純的學校。由於資源不若平地都市充裕,文化刺激也相對有限,一所學校的存在對村民而言,具有豐富的功能與象徵意義。談到過去創校之初,以及在豐山就讀的日子,村民的臉上總會不自覺地浮出笑容,彷彿過去的時光就在眼前,「以前我們課外教學都是去撿柴回來給學校、老師用,要吃的菜也是每個人從家裡帶去煮。學校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陳建富回憶。

只是這種密不可分的的情感,並未讓豐山村因此得到更多的關愛與資源。由於豐山村位於嘉義縣的最北端,許多老師都因為路途的遙遠、崎嶇,而不願將豐山國小納入優先考量。而教育局在每年教師介聘時,提供給老師參考的學校分布圖中,豐山國小的連外道路更是畫到一半就中斷,似乎暗示著前方將是條艱困且曲折的路途。

對此,豐山國小的家長會副會長許銘委頗為無奈:「前幾年我們的老師都是代理教師。而那時候的校長,也常常被調到教育局去編原住民的上課教材,很少待在學校。」他嘆口氣,「我們好像孤兒一樣,被踢來踢去。」每逢一年一度的教師分發,一夥人到教育局為豐山國小宣傳、拉人,曾是豐山村民的例行公事。

對未來仍有期待

隔著石鼓盤溪、乾坑溪,以及阿里山溪,豐山、仁和、太和以及來吉這四所學校彼此遙相對望。相望,不為別的,只因為這四所學校的學生都在五十人以下,而併校的傳言在這幾年越來越盛。大家都緊張地張望、暗忖,誰會先被裁併?

不安的心情,又以豐山村民感受最深。由於太和與仁和這兩所學校同屬太和村,而且兩校僅相距三公里,所以即使併校,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問題也不致太大。而來吉則是受到原住民族教育法的保障,較無被併校的危機。

但豐山距離這三所學校,都超過十餘公里的路程,其間還得行過高低起伏、凹凸不平,且不時坍方的山路。此外,彼長我消的情勢發展,更加深豐山村民的焦慮。

挾著阿里山茶的盛名,以產茶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太和村,這些年的經濟情況大幅改善。學生人數也隨著新生人口的增加而持續攀升。反觀以觀光為主要收入的豐山村,在這幾年九二一巨震、納莉颱風等天災不斷的情況下,村民的收入普遍不佳。「今年好不容易開始有點起色,誰想到七二水災、艾莉颱風又來了,生意整個變壞。」經營民宿的許銘委嘆了口氣。

即使情況看來並不太好,豐山村民對家鄉的情感,仍在他們的樂觀期待中顯露無遺。攤開由豐山國小協助製作的社區地圖,裡頭盡是豐山村的明媚景致與人文特色。陳建富的臉龐又漾起笑意:「阿里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已經準備要將豐山列入重點開發的部落。縣府也已經答應我們要蓋一億五千萬的豐山二橋,將來人口也一定會隨著觀光業的發展而回流,到時候誰還會說要廢校?」

比九二一還厲害?

民國三十四年就以「來吉國小豐山分班」之名成立的豐山國小,在九二一震災中不支倒地。而後在熱心教育的村民居中奔走下,共計得到政府以及紅十字會總會共補助四千一百餘萬。讓它以嶄新的面貌,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

掛在豐山國小校舍牆上的碑文,記下這段歷程: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重要大計,想要教育出優秀的下一代,充實學校的軟硬體設備是必要的做法,豐山國小隔震系統新建大樓的落成啟用,就是政府重視地方教育的明證,它將使學童有更好的求學環境和設備,免除地震的恐懼,進而提昇學習績效,達成社區的期盼。」

在夕陽低垂的時分,一群小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排著不算太整齊的隊伍,瞧著來訪的陌生臉孔,在嬉鬧與竊語中,朝著家的方向跑去。看著這些小朋友的遠去,許銘委彷彿想起什麼似的說道:「以前政府那麼窮,還是想盡辦法到這裡來蓋學校,現在又說可能要廢校,那過去花了大家那麼多苦心蓋起來的學校,到底是為了什麼呢?這是不是有點矛盾?」


發言人:YiHo 200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