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1 15:48:35京都子

有人種了第一棵樹



噓!偷偷告訴你,有人種了第一棵樹,請注意!是“樹”喔!是真正種在泥土裡,而不是花盆裡喔!這在現今的台灣工商業社會,尤其是高密度人口居住的台北,應該是新聞吧!

  原來,上個月去和信醫院乳房超音波回診,習慣地拿了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與您】的刊物,就這麼陪我度過候診的漫長時間。首頁是和信醫院的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鄭春鴻寫的一篇【我種了第一棵樹】,其中提到他決定為西曬的家種三棵樹,但在園藝店裡面對所費不貲的價格,心中有些不捨,老農看出他的為難說著,自己照顧這三棵樹已經三年了,為了這個園圃,他已經十年沒出遠門旅行了,就算賠償他被這些樹關禁閉的十年委屈,這樹錢怎麼也說得過去。

  讀到這裡,我不覺莞爾,這老農的行銷技術還真夠誠懇的,完全不用功能誇示與附加價值的想像,一語道破現代人就愛趴趴走的死穴,誰想被樹關禁閉呢!果然一言既出,買賣既成、仁義也在!

  前陣子友人買了棵價格約莫兩三萬元的桂花樹,眾人聞之莫不詫異,紛紛七嘴八舌地一致表達他是被訛詐了的結論,想來這桂花樹既不能吃,也沒有多大實際用處,竟然得花這大把的銀兩,雖然我不是挺肯定這銀貨兩訖間的計算,但是心裡沒譜的價值衡量,讓我一時也語塞,搖頭表達莫可置信的抗拒。我也在猜,大家眾口鑠金的一句「不值得!」,大概沒人是從種樹人的幽禁歲月去考量的吧!

  想想過去十年,我大約是千山萬水地繞了地球不知幾遍了,美國、加拿大、印度、英國、荷蘭、法國、德國、新加坡…,乘著現代科技的翅膀,起飛、降落了數十次,而那種樹的農人,依舊赤足履行在軟泥裡,彷彿也同樹一般地生了根,腳掌底下怕也盤根錯節的根鬚。一個自由放飛,一個安土重遷,這兩者間的交換價值,如何能解?

無解。那我們豈能以一句輕率的「不值得」來敷衍。

  現代社會的確是走到了精細的分工,若真要理解百工的勞力付出,可能得煞費許多心神,大概也沒細心去探究,於是,我們總是表淺地忽略了許多人付出的辛勞與價值,就像有日與女兒吃著新鮮的蚌殼湯,我們像故事接龍般地集思廣益,這才發現一顆鮮嫩多汁的蚌殼送到我們嘴巴之前,得依憑多少的因緣成全,以及花費無數人的勞心與勞力,而這份尋思竟也讓蚌殼更增添了許多美味。

  世間法的價值計算,固然有量化的一套換算標準,但是,名相價值之外的功勞與心力,靠得應該是每個人的感恩念心才能夠揣摩出來的吧!於是,得提醒自己獲得物質福報的同時,莫忘百工無言的付出,那份心意應該是超越有限金錢價值之外的善念吧。

  想想,分工越細緻的社會型態,似乎也稀釋我們的感恩之心,因為感受不到他人的付出,所以上下交相賊,重利輕義、錙銖必計,眾人動輒為金錢大打出手,甚至血腥干戈,硬是橫爆青筋地要捍衛自己的利益,社會何來溫馨合諧?

  記得二十多年前,華視有一系列的報導紀錄名為「百工圖」,詳盡地介紹各行各業的操作與技藝,也深入採訪時作人員的甘苦艱辛,那時年紀尚小,會議的也許不多,但是還是會因為那影片中的技藝百家深感讚嘆,原來自己的一天生活下來,依靠的是多少人的無言付出?!當時的自己有一份厚實的感謝與幸福感,那是與自己手中擁有多少無關,全然緣由一份被人成全的溫暖幸福,而這種感覺,直到成人世界的強取豪奪裡,依然找不到一份可以替代的溫馨與滿足。

  也許,物欲橫流的今日,我們所需要的應該不再是擁有之外的更多,相反的是,仔細覺察己受的豐盈,尤其是承自他人付出太多的福氣,或許才真正能填滿每個人內心的空洞吧!一份感恩之心,才是能讓我們幸福的關鍵。

  貧者,因感恩而富;富者,因感恩而貴。感恩之心,決不是一句句口頭禪的「感恩啦!」而已,也許深入了解百工各家的辛勤付出,知道自己是如此被眾生成全愛護著,於是,我們的那句謝謝才是自心底下最深的感念。

  想到那種樹老農的那句話,我想,幸福就在感恩憶起的那一刻瀰漫。  
bob 2007-03-02 01:05:26

另類思考: 鄭先生認為買樹所費不貲,退而自己培植樹苗,三年有成,終免西晒之苦;老農則因生意不成,逐漸消條終至關門大吉。供需之間,感恩之心,若失之平衡,DIY勢必因而興盛,在國外 DIY烤蛋糕、油漆房子、修理水電、理髮、換機油....反觀台灣人太好命了,事事求諸他人,花錢省下時間,用來癱在電視機前,值此物價狂漲之際,或許
DIY會因此再掀波瀾,自助天助。
DIY 萬歲!萬萬歲!

版主回應
也是啦!看自己要交換的是什麼?
不過在國外(中歐)多的是時間
台灣呢?相對的是個人可支配所得較多

不過 千萬別以為自己以前交換了物就已足夠
莫忘添加感恩才是平衡
2007-03-02 06: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