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16 01:34:31羊皮書裡的天使
文殊問疾(世賢)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反景入森林,復照青苔上。」
這是被蘇東坡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作品,從字裡行間我們體察到詩人心中的寧靜,王維晚年深受佛教思想的影響,隱居輞川山谷,吃素念佛、彈琴賦詩,過著簡單自在的生活,作品中經常流露出脫塵的「空」境。王維名維字摩詰,而蕭梁的昭明太子,亦自號維摩詰。「維摩詰」是佛經中一位傳奇的在家居士。到底他是怎樣的一號人物,竟能讓人如此心儀?
維摩詰示疾
維摩詰(梵名Vimalakirti)為古印度毘耶離城的長者,與釋迦牟尼佛同時期。他有妻兒、有眷屬,婢僕成群,家境富有,從不忌諱擁有世間的享受,穿著寶飾服裝,結交帝王權貴。雖在俗塵,卻修為高遠,又精通大乘佛教義理,辯才無礙、遊戲神通。他也經常出入尋常百姓家中,「游諸四衢,饒益眾生」;甚至到妓院、酒家、賭場,「入諸淫舍,示欲之過」、「至博弈遊戲處,輒以度人」;也不排斥參與其他宗教徒的聚會,「受諸異道、不毀正信」。行為不拘常格,隨機設教,都是為了教化眾生而行的方便,很受大眾的景仰。這一次,維摩詰裝病,大家聽說維摩詰病了,前往探視,維摩詰便藉機說法,破除人們的一切眾生病。
佛陀也聽說維摩詰得病,便叫弟子代為前往探視。沒想到連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都自承不堪前往,十大弟子推三阻四說自己不夠資格去面對維摩詰,因為每個人都曾被維摩詰教訓過。在每位弟子最為人稱道的修行上,維摩詰一一加以破除,說神通、說禪坐、說空我、說辯才、說天眼、說戒律,弟子們樣樣不及格,智慧層次和維摩詰相距太遠了,在他面前真的無以酬對、無話可說。
佛陀改請菩薩代為出面問疾,包括彌勒菩薩、持世菩薩等人也因為相同理由一再推辭。最後佛同只好請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出馬。
兩位當今世上最有智慧的人在一起交談,一定會有激盪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火花,大家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於是,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一起跟隨文殊菩薩,浩浩蕩蕩地前往維摩詰住的地方探病。
其室空寂、唯置一床
維摩詰得知文殊等人要來,什麼也不準備。反倒運用神通力將房間裡所有擺\設去除,只留一張床,然後躺在床上等候。
文殊一進門,即問:「居士,您怎麼生病了?好點沒?佛陀很關心你。你生的是什麼病?多久了?什麼時候才會好?」聽似極為平常的問候語,其實話中有話。
維摩詰回答:「是生久矣。從癡有愛則我病生。用一切人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人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欲建立眾人故。菩薩入生死為之病。使一切人皆得離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有一子得疾。以其病故父母諸父為之生疾。其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一切人愛之若子。彼人病我則病。彼不病則不病。」原來菩薩之所以得病,乃因眾生有病,菩薩不捨,起大悲心,所以得病。
文殊又問:「怎麼房間裡空盪盪的,難道沒有人送來供養品嗎?」
答:「諸佛土和這房間皆一般空。」兩人一問一答闡明空境。何謂空?空於空。空無與之為空空。思想亦空。空者當於六十二見中求、於如來解脫中求、當於眾人意行中求。
維摩詰回答「無供養」的內容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切眾魔皆是吾養,彼諸轉者亦吾養也。所以者何?魔行者受生死,生死者則菩薩養。彼轉者受諸見。菩薩於諸見不傾動。」
就在這斗大的房間裏,文殊和維摩詰以種種問答,敷演大乘佛教義理,甘露法語燦如珠玉紛陳,聽法大眾為之目眩神馳。維摩詰因舍利弗求椅而大顯神通,從東方佛土借來三萬兩千高廣獅子座,容於小室之中卻無迫窘;為迦葉說十方世界所有作魔王的,都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來化現;然後說菩薩如何觀視眾生,如何通達佛道到「不二法門」。在座有三十二位菩薩各自說出自己體悟的不二法門,,各人均以二而解說不二。最後問到文殊菩薩,文殊答言:「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不二法門。」文殊接著問他的不二法門為何?維摩居士默然無言。文殊嘆道:「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不二」就是唯一的意思,唯一的真理就是佛性,萬法性空無有差別,一切煩惱根源都在於人們認知上有虛妄分別:你我、你的我的、善惡、生死、有知無知等等,因著煩惱造出種種業,是故眾生病,菩薩亦病。以文殊與維摩詰的滔滔口才來談不二法門,卻是「默然」。這真的是一種超乎語言文字形容的極致意境。「空」,本來就不是靠有限的、僵化文字語言可以證得,就像用再多的語言來形容花香,也比不上親聞的甜美。無論語言、文字、戲劇、藝術等表現方法,都只是幫助我們想像的媒介。空,需要親證。如同法,需要實修。
以一般出家眾來看維摩詰,如此一位擁有妻子眷屬的諸多罣礙的在家居士,其學行境界居然能超越羅漢菩薩,看似違背常理。實則維摩詰乃是過去金粟如來的示現,原本居住在阿閃佛的妙喜淨土。中國關於維摩詰與文殊問答情狀的雕塑與畫像頗多,如敦煌石窟、唐朝段成式的寺塔記、長安平康坊菩薩寺佛殿的維摩變壁畫皆是。維摩詰常以為睿智的長者表現,戴帽身穿漢式袍服,左手執扇,目光炯炯有神,正視前方的文殊菩薩。身旁並有天女,化菩薩等圍繞聽法。
這是被蘇東坡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作品,從字裡行間我們體察到詩人心中的寧靜,王維晚年深受佛教思想的影響,隱居輞川山谷,吃素念佛、彈琴賦詩,過著簡單自在的生活,作品中經常流露出脫塵的「空」境。王維名維字摩詰,而蕭梁的昭明太子,亦自號維摩詰。「維摩詰」是佛經中一位傳奇的在家居士。到底他是怎樣的一號人物,竟能讓人如此心儀?
維摩詰示疾
維摩詰(梵名Vimalakirti)為古印度毘耶離城的長者,與釋迦牟尼佛同時期。他有妻兒、有眷屬,婢僕成群,家境富有,從不忌諱擁有世間的享受,穿著寶飾服裝,結交帝王權貴。雖在俗塵,卻修為高遠,又精通大乘佛教義理,辯才無礙、遊戲神通。他也經常出入尋常百姓家中,「游諸四衢,饒益眾生」;甚至到妓院、酒家、賭場,「入諸淫舍,示欲之過」、「至博弈遊戲處,輒以度人」;也不排斥參與其他宗教徒的聚會,「受諸異道、不毀正信」。行為不拘常格,隨機設教,都是為了教化眾生而行的方便,很受大眾的景仰。這一次,維摩詰裝病,大家聽說維摩詰病了,前往探視,維摩詰便藉機說法,破除人們的一切眾生病。
佛陀也聽說維摩詰得病,便叫弟子代為前往探視。沒想到連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都自承不堪前往,十大弟子推三阻四說自己不夠資格去面對維摩詰,因為每個人都曾被維摩詰教訓過。在每位弟子最為人稱道的修行上,維摩詰一一加以破除,說神通、說禪坐、說空我、說辯才、說天眼、說戒律,弟子們樣樣不及格,智慧層次和維摩詰相距太遠了,在他面前真的無以酬對、無話可說。
佛陀改請菩薩代為出面問疾,包括彌勒菩薩、持世菩薩等人也因為相同理由一再推辭。最後佛同只好請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出馬。
兩位當今世上最有智慧的人在一起交談,一定會有激盪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火花,大家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於是,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一起跟隨文殊菩薩,浩浩蕩蕩地前往維摩詰住的地方探病。
其室空寂、唯置一床
維摩詰得知文殊等人要來,什麼也不準備。反倒運用神通力將房間裡所有擺\設去除,只留一張床,然後躺在床上等候。
文殊一進門,即問:「居士,您怎麼生病了?好點沒?佛陀很關心你。你生的是什麼病?多久了?什麼時候才會好?」聽似極為平常的問候語,其實話中有話。
維摩詰回答:「是生久矣。從癡有愛則我病生。用一切人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人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欲建立眾人故。菩薩入生死為之病。使一切人皆得離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有一子得疾。以其病故父母諸父為之生疾。其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一切人愛之若子。彼人病我則病。彼不病則不病。」原來菩薩之所以得病,乃因眾生有病,菩薩不捨,起大悲心,所以得病。
文殊又問:「怎麼房間裡空盪盪的,難道沒有人送來供養品嗎?」
答:「諸佛土和這房間皆一般空。」兩人一問一答闡明空境。何謂空?空於空。空無與之為空空。思想亦空。空者當於六十二見中求、於如來解脫中求、當於眾人意行中求。
維摩詰回答「無供養」的內容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切眾魔皆是吾養,彼諸轉者亦吾養也。所以者何?魔行者受生死,生死者則菩薩養。彼轉者受諸見。菩薩於諸見不傾動。」
就在這斗大的房間裏,文殊和維摩詰以種種問答,敷演大乘佛教義理,甘露法語燦如珠玉紛陳,聽法大眾為之目眩神馳。維摩詰因舍利弗求椅而大顯神通,從東方佛土借來三萬兩千高廣獅子座,容於小室之中卻無迫窘;為迦葉說十方世界所有作魔王的,都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來化現;然後說菩薩如何觀視眾生,如何通達佛道到「不二法門」。在座有三十二位菩薩各自說出自己體悟的不二法門,,各人均以二而解說不二。最後問到文殊菩薩,文殊答言:「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不二法門。」文殊接著問他的不二法門為何?維摩居士默然無言。文殊嘆道:「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不二」就是唯一的意思,唯一的真理就是佛性,萬法性空無有差別,一切煩惱根源都在於人們認知上有虛妄分別:你我、你的我的、善惡、生死、有知無知等等,因著煩惱造出種種業,是故眾生病,菩薩亦病。以文殊與維摩詰的滔滔口才來談不二法門,卻是「默然」。這真的是一種超乎語言文字形容的極致意境。「空」,本來就不是靠有限的、僵化文字語言可以證得,就像用再多的語言來形容花香,也比不上親聞的甜美。無論語言、文字、戲劇、藝術等表現方法,都只是幫助我們想像的媒介。空,需要親證。如同法,需要實修。
以一般出家眾來看維摩詰,如此一位擁有妻子眷屬的諸多罣礙的在家居士,其學行境界居然能超越羅漢菩薩,看似違背常理。實則維摩詰乃是過去金粟如來的示現,原本居住在阿閃佛的妙喜淨土。中國關於維摩詰與文殊問答情狀的雕塑與畫像頗多,如敦煌石窟、唐朝段成式的寺塔記、長安平康坊菩薩寺佛殿的維摩變壁畫皆是。維摩詰常以為睿智的長者表現,戴帽身穿漢式袍服,左手執扇,目光炯炯有神,正視前方的文殊菩薩。身旁並有天女,化菩薩等圍繞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