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3 23:06:00Aya

水稻"台中194號"的栽種

翠綠的小秧苗,帶著眾人的期待,立足天地間。雖然插秧機看起來很老舊,但是一小時能種完一分地,真的是很了不起的發明,如果是人工插秧一分地一整天也種不完。也許人工插秧可以體會種田人最辛苦的一面,但是無法持續生產的行事法,終究無法為自己及後人帶來生產上助益。


插秧車真是偉大的發明。


       一捲捲的秧苗像是可口的捲心餅乾,在自己的田裡才深深的記住一位置要插7~8株(不灑藥的要多種一點,以量取勝),株距要8吋(不同於慣行的4~5吋),3天後可開始人工補秧苗。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只要當你想學時,你才能學會。感謝小農小事的小藍先生及好好吃飯的小瑩先生技術指導及大力幫忙。

像極抹茶口味捲心酥的秧苗卷。



心怡的農田風光。


合力放上秧苗-動作1。


合力放上秧苗-動作2。


合力放上秧苗-動作3。



下田囉!


田邊觀察插秧狀況。


每個田的個性不一樣,這塊漏水超乎預期的田地,已經呈現龜裂狀,過乾不適合插秧,還得補入更多的水才能繼續插秧工作。


田邊一叢叢的秧苗是等著之後補上被福壽螺攻陷的缺株。


撿螺的彥棠及Gary。


傍晚波光淋漓的水田,微風徐徐彷彿置身夢境。


令全台農人恨得牙癢癢的福壽螺破壞了心儀的寧靜午後。


一字排開的除螺戰士們。


小胖真棒。


香港朋友阿雄也來為有機農業盡一份心力。


阿雄雷達搜尋中。



發現敵螺。


年輕人就是肯吃苦,彎腰讚。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的小妹妹陳品均。


去之而後快。


一堆優質蛋白質,可惜不可口。這塊田前期是種植休耕綠肥,非水田持續耕作,所以敵螺尚不多。


       這次插秧的田地,一塊是前期種植黃豆,另一塊是前期種植綠肥,所以土地中都還有尚存的肥份,看它們的葉子尚綠,這期我們就挑戰不施肥,想觀察它們的生長狀況。

風災後稻田(20150930)。


稻花上的六條瓢蟲(20151014)





橙瓢蟲在稻花上。


完全沒有施肥的稻田。



採收水稻


採收水稻


採收水稻


採收水稻





在大卡車裡的濕穀,通常經過烘乾的程序,才會得知產量。

搬米的彥棠及冠宇(20151217)



      這期的水稻品種為台中194號,它是台稉9號與著名印度香米Basmati的後代,當初育種者許志聖博士(也是台9號的育種者),就是希望好吃的台9號(台灣品種中,壽司米首選),也能具備香氛的特性,因而有台中194號的誕生。它的米粒透明度高(白堊質低),透明度高表示它的養分輸送佳,口感也較緊實不鬆垮,但缺點是產量較低一點(基本上會香的品系,產量都較低)。帶有香米的特性的它,煮好放涼,就能馬上炒飯,粒粒分明而不黏,吃起來卻又Q彈可口,吃起來頗令人驚艷。一份文件中這麼敘述著台中194號的香氣- "優雅"。乍看之下也不明所以? 但在煮食中嗅著,開鍋後品著,才明白它那不膩人的香氣,何以用"優雅"一詞。
      一位朋友說:關於食物的滋味,離產地越遠就越難理解。因為離產地越遠,越不能第一手嘗到它本來的真滋味,沒有吃過真滋味,又如何能分辨好壞?或者味覺印象中,只停留著食物不好吃的氣味與口感。這對仰賴著大地之母的我們而言,何嘗不是一種遺憾?!


台中194號晶瑩剔透的米粒。


無農藥無化肥之米(台中194號)及紅豆成品。(均採用有機方式栽培,正申請有機驗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