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5 10:28:06lino (小俗工)

談鄭武公時『䌛賦於萬民』即知清華六《鄭武夫人規孺子》係偽竹簡

談鄭武公時『䌛賦於萬民』即知清華六《鄭武夫人規孺子》係偽竹簡


2016年上市的《清華大學藏戰國楚簡六》係今人偽造的偽古文《鄭武夫人規孺子》,吾人已於〈從鄭武公『處衛三年』正見清華六偽竹簡《鄭武夫人規孺子》之偽〉一文裡談其中的鄭武公逃到衛國一段內容係完全背於史實予以揭發了。今再揭此偽文內另一段文字,亦再可證其偽之又偽的。而在進入本文前,吾人先把此今人偽造的偽古文《鄭武夫人規孺子》的今文版列於下,以便討論用:

『鄭武公卒,既肂,武夫人規孺子,曰:「昔吾先君,如邦將有大事,必再三進大夫而與之偕圖。既得圖,乃爲之;毁圖,所賢者焉申之以龜筮,故君與大夫晏焉,不相得惡。區區鄭邦望吾君,無不盈其志於吾君之君己也。使人遥聞於邦,邦亦無大䌛(徭)賦於萬民。吾君陷於大難之中,處於衛三年,不見其邦,亦不見其室。如毋有良臣,三年無君,邦家亂已。自衛與鄭若卑耳而謀。今是臣臣,其何不保吾先君之常心,其何不遂?今吾君卽世,孺子汝毋知邦政,屬之大夫,老婦亦將糾修宮中之政,門檻之外毋敢有知焉。老婦亦不敢以兄弟婚姻之言以亂大夫之政。孺子亦毋以暬豎卑御,勤力、价馭,媚妬之臣躬恭其顔色,掩於其巧語,以亂大夫之政。孺子汝恭大夫且以教焉。如及三歲,幸果善之,孺子其重得良臣使禦寇也,布圖於君。昔吾先君使二三臣,抑早前後之以言,思羣臣得執焉,□臣、四鄰以吾先君爲能敘。如弗果善,㰷吾先君而孤孺子,其罪亦足數也。邦人既盡聞之,孺子或誕告吾先君,如忍孺子之志,亦猶足。吾先君必將相孺子,以定鄭邦之社稷。」』


一如傅筑夫《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1)第四章裡所言:『到東周前期,井田制度仍在繼續實行,所以在東周的文獻中,我們可以找到有關井田的明確記載』,並《夏小正》『初服於公田』及《國語》『管子曰:……井田疇均,則民不憾』(亦見《管子‧小匡》),而且像東周之銘文也有『命汝治土,官司藉田』等等。

 

而且,在該時期的井田制度下又有『周人百畝而彻』(《孟子‧滕文公上》)。到公元前685年以後,管仲在齊國實施『相地而衰』,依地利而制定不同上繳額,對於井田制更精化。到鲁宣公十五年的公元前594年,魯國開始實施『初稅畝』,即按田大小征稅,廢除按井田改採征『赋』之始。因為當日私田已盛行,故而私田亦計入收稅。到鲁哀公十二年的公元前483年,由魯國執政的季孫氏開始『用田賦』,即按田畝向人民徵發軍役和軍用品,亦即所謂的『[1],故『䌛』及『賦』皆實行的䌛賦於萬民』真正實施是在到公元前483年左右,由魯國執政的季孫『用田賦』才開始實行於中華大地的『䌛賦』制度。

而在真正『
䌛賦』制度開始實施的約二百年前的鄭武公(前780744年)的東周初起時代,井田制未壞,而直到春秋時期,農民不從軍,軍隊由各級貴族組成,在魯季孫氏前483年始行向人民徵軍役等之前,農民並不向統治者交軍用品,一切由貴族籌辨,農民『百畝而彻』,八家各種一塊地,並共種一塊公田,把公田收入交統治者去籌辨,並無『』,也並不需要額外的『』,根本連『䌛賦』一辭都不會出現,怎又會出現在該偽文裡鄭武公之妻武姜的話語的情節裡呢?


所以由此可知《清華大學藏戰國楚簡六》內的偽古文《鄭武夫人規孺子》就是今人偽造的偽古文竹簡,一查所謂中國的徭賦制度的歷史,此一偽造之文立刻穿幫。果見那些精於古文字學及搞搞經學而不究其精之所謂專家學者的親信門生弟子涉及造偽這些偽竹簡的,『義理』不通,只搞搞『文法』及『書法』,雖可騙過如寫〈簡帛辨偽通論〉的胡平生等只通『文法』及『書法』而其實無法辨出像是《上博簡》《清華簡》《安大簡》的絲毫丁點的偽竹簡出來。故胡平生這些人應再好好進修,始才克真正寫出有用的簡帛辨偽高級班教材了。(劉有恒,2020,1,5於台北)



[1] 參見張守軍《中國古代的賦稅與勞役》(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