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8 23:01:27Kylie

聽過很多資深同工都轉行了,在回程途中也想起昔日對這界別灰心而離開的同事
記得有一位的情緒很波動,界別內的變化而形成工作上的壓迫,令人經常提心吊膽,也不能安心單純為服務而拼命做,經常以淚洗面。結果某天選擇黯然離開,轉投其他行業去了。心理負擔少了,生活反過得安落及正常。

當天我理解及明白這種壓力,但仍然對別人這個決定來得好奇時,近來的經驗就似乎逐步走過他人曾走過的、經歷過的心路歷程,什麼原因及理由離開這個界別。

很多畫面都逐一靈驗,不斷的在收窄收窄,很沒有盼望。
很不忍心對這個界別由有信心到沒信心這一刻,很不想承認,但現實卻偏偏似要去承認這是事實。未來的發展更有可能是更差更差,只在乎還有什麼人肯挨下去撐下去。當發現這種現況不只在這界別發生,而是整遍社會步向這種趨勢時,就似是等待這個循環的結束。結束才可重生...但重新會否在我有生之年出現呢?不知道...

畢竟只回歸十年,情況已變化成這樣,不知2046時的光景會是怎樣。
但,我想我待不了那麼久,或許差不多時候要舖排離開......

-------------------------------

自然連結,看到這,不得不把它摘錄下來------------


「想念是因為其對象,還是出於一種需要?
遠離是為了害怕靠近,還是僅屬於一種習慣?
結合是種完滿,還是為了附和傳統?
成長是種必然,還是種逆來順受的藉口?

我們都長大了,理智了,受過傷,碰過釘,學會沉默,學會放手,學會獨自承受。

人磨圓了,連文字都cliche了……」

我沒有辦法反對好友這篇blog。

很痛苦的一件事是,每次想到一件美景,就會反射性地想到一些完全相反的殘酷事實。大環境愈來愈強逼自己告訴自己接納和聆聽這些無堅不摧的norm。然後說這是創見。

在巧合的情況下,超鏈結帶我回去看第二次的麗江日誌。

甚麼都不理會。十分minimal、十分私密性的時光。現存的最後一次。

然後再去承受更強大的磨蝕。

磨進肉裡,磨進骨裡。

外表愈光滑,內心愈掙扎。

然後大環境繼續訴說著它的創見。

閉起眼,我又會想起雲南的世界。正如那種反射性的動作,我很清楚長期是不可能的。畢竟,小孩還是會哭、空中還是有蚊、燒賣還是不正宗、官員還是會貪污、熱情歷經三四年還是會熄……

都想去我們心中的雲南,可是那裡說不清楚講不明白飛機不到火車會出軌,只有意念和夜深,可以讓自己稍稍靠近,去讓自己不那麼堅強,去讓自己的皮肉尖角稍稍重生,去擁抱那奶油般的陽光,再去面對更嚴重的磨蝕。

我們想離開。我們離不開。是我們太晚離開了嗎?

然後物理上的遠離,又成為了一種習慣。

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