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1 00:29:42

第三組報告 【在地與認同】


 

 

員:陳佩琳、吳佳穎、張瑋芝、莊逸筑、蕭于柔

 

作者:朱天文,1956年生。中山女高、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高一時即開始寫作,小說與散文均擅長。

小畢的故事:

故事劇情描述一個台灣早期眷村青少年的成長故事,從年少輕狂的懵懂無知,到成年的成熟穩重,傳達早期台灣生活的真切與感懷。

 

》是       

 

延伸閱讀:

成年禮、眷村生活

台灣原住民的成年禮:

阿美族

阿美族成年禮的舉行都與豐年祭同時舉行,豐年祭是阿美族重要的宗教節日,其目的顯然是以便一個新的世代與既入級之成年人間之整合。將要參加成年禮的青少年,之前他們常會秘密組織起來進行訓練,奮發練習跑步、摔角、跳舞等。所以到了正式成年禮時,他們都已訓練有素。南部阿美族少年舉行成年禮時,都必須在海濱搭起帳棚住宿兩碗,參加海岸的捕魚競賽。捕魚競賽結束後,各自歸社,有其姊妹或女友出迎,贈以新衣飾,帶羽冠,飲宴歌舞,歡欣慶賀,持續數日方休。現在阿美族的豐年祭中,仍可見到摔角、跑步和跳舞等活動。

 

眷村生活:

眷村在台灣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於國共內戰失利的國民政府,為了安排被迫自中國大陸各省遷徙至台灣的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不過,有部份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

眷村生活寫真:「竹籬笆的長影」

眷村文化的特質

.「眷村」被標籤化、同質化後,形成較為畫一的眷村性格

.眷村人的生命歷程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而孳生一種較為強烈的愛國情懷

.語言、生活背景與習慣的不同,為了自我保護自然而然的產生出一種較為團結的眷村性格。

.眷村中階級服從的倫理觀念較之其它各地區的居民發達,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特質。

.早期眷村子弟不易融入台灣社會,職業選擇受限,或者保家衛國的號召而多數從軍

眷村文化產生的負面效應

.眷村傳統上的「外省人意識」,一直極為強烈,以對抗不同文化衝擊和新環境的不安,其結果在心理上必然形成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自我偏愛,使得眷村的空間性格更形隔離封閉及排外。

.眷村居民幾乎以難民姿態來到台灣,於是眷村成了陌生土地、陌生文化包圍下的安全避風港。也由於階級與服從效忠的關係,促成了眷村居民成為國民黨最忠實的擁護者,但是也更因此加深了眷村近似隔離的社區特性。在生存空間狹小、公共設施缺乏、眷村建設落後,軍方或地方政府都視之為沉重包袱不願觸及的情況下,眷村自治會除了轉達指示,並無法爭取到合理的自主性地位,以凝聚實力尋求強有力的訴求力量,於是在愈來愈明顯的民主分贓過程中,無法得到應有的重視。

.由於眷村生活與週遭的不同,以致眷村居民多安於封閉的生活領域,對於其它生活環境的不確定性較無法接受。再者,眷村第一代多已年邁力衰,更不願輕易改變其既有的生活方式。

省籍情結與族群仇視

國民政府撤守台灣後,遷台人民並沒有「獨立國家觀念」,只認為台灣是移民社會為主,因而對台灣只存有「過客」的心態。此外,國軍帶來的是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與較為混亂的生活秩序,比如外省籍軍人認為軍人坐火車、看戲、看電影不買票、不排隊是理所當然,到台灣當然也如此。但是台灣人在日本教育下已有法治觀念,這是外省人做不到的。當時台灣社會如此理性謙卑的文化,如何受得了國民政府野蠻非理性的統治;加諸前述原因如不同文化與生活方式、228事件的發生,省籍情結與仇視問題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