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2 06:28:02PChome書店

時光電廠


時光電廠
作者:陳雨航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10-27 00:00:00

<內容簡介>

老文青的逝水流年,飛返記憶元年,與往事乾杯。
縱谷牧羊童,少年球痞,異地人文旅程,編輯時光……
是陳雨航的光陰故事,也是時代的縮影。

*收錄作家孫梓評專訪特稿

我們都只是時光與天地的旅人。世上事有變與不變,如果你在乎,記憶或許能為你留住一點什麼。在記憶毀壞之前,那樣就很好。──陳雨航

隔著清水溪谷與白色電廠斜斜相望,在東部河谷臺地上帶眷宿舍,就是記憶初始的世界。從五歲的記憶元年開始,溪裡的鱸鰻成為美味紅燒上桌;搬遷宮前,開始養羊放牧的少年時光,偶爾批發冰棒,賺點進影院看戲的票錢,還有那場未能成行的籃球之約,成為縱谷私記憶裡的一抹美好想像;默默的地下閱讀與寫作中,成就了縱谷青年的邊緣文青生活。五、六○年代的日常縮影,如電影般的噠噠上演,當時未及留駐的,日後乘著記憶鄉返鄉飛行,已非舊時模樣。
穿過山海林木河流,衣角獵獵作響,工作後的幾次出差與行旅,有歸鄉的呼喚,前輩文人的歌與夢,還有異地的種種人文歷史饗宴。在溶入與淡出中,王禎和、王宣一、鄭清文、副刊同事們……許多故事在歲月裡無聲流逝,似在呼喚旋即隱身而去。當昔日鬥牛的球痞,已成「公園阿伯」,二十幾年的編輯生涯,換成書房裡有著輕重不等來歷的書海,附著過往的時光氣味,令人身心安適。
生命裡的重逢、分離、歡樂、哀傷……雖為舊事,仍覺美好。陳雨航以知識與情感厚實的積累,慎重其事寫下時代與人們的故事,他在記憶中捕捉微小回音,為過往的時光,留下濃厚的溫情與真心。

★目錄:

輯一
時光電廠
星夜殘影
阿魯拜多往事
羊事
縱谷私記憶
回音

輯二
臺東旅次
六○年代的一個邊緣文青
逝水手寫信
零下四十度的滋味
歸鄉
昨日球敘
我的書房

輯三
我貧乏的島內差旅
去伊斯坦堡之前
遠橋之旅
舊日本海軍之旅及其他
冬日的邂逅
臺東旅次
六○年代的一個邊緣文青
逝水手寫信
零下四十度的滋味

輯四
誰為《美人圖》作序
與鄭清文先生的二三事
我所認識的王宣一
遇見《心鎖》
在遠流

【附錄】專訪特稿 孫梓評
發表索引

<作者簡介>

陳雨航
一九四九年生於花蓮。師大歷史系、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畢業。曾任職報紙副刊、雜誌、出版編輯多年。七年代從事小說寫作,著作有短篇小說集《策馬入林》和《天下第一捕快》。二一二年發表首部長篇小說《小鎮生活指南》,榮獲:二一二年《亞洲週刊》十大小說獎、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二一三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等。二一五、二○一六年分別出版散文集《日子的風景》、《小村日和》。

★內文試閱:

時光電廠
花蓮的木瓜溪流域有一群水力電廠,其中一條支流清水溪畔的清水電廠,是我記憶的源頭。

我的記憶開始得不算早,大約在滿五歲前不久。
那時我們住在電廠的宿舍區裡,隔著清水溪谷與白色的電廠斜斜相望。在這個河谷臺地上,我們家是最前面的一家,隔著巷道,對面進去一點是雙拼的兩家,也是帶眷的宿舍,巷道不長,走到底沿石階上去是一棟單身宿舍,那就是宿舍區的盡頭。從我們家前面的駁坎往下望,還有四戶屋宇,媽媽說那是阿美族工人的宿舍,但我從未見到有人活動。宿舍區以一道長水泥石階下去接一條小徑,再度過吊橋與電廠連結。
如果站在我們家門前接近石階小徑之前的空地上,轉三六○度,看到的都會是一座座連綿的山巒,還有天空。我當然不會去做這種奇怪的事。印象裡我從未走下石階到下面那組空屋,更不提到溪谷水邊,也從未進入電廠。幾戶人家加上單身宿舍,那個地方就是我記憶初始的世界。
有了記憶,我記住了許多事,往後家人和朋友都覺得我的記憶力不錯,也不表示我不會遺漏,特別是在這記憶的黎明。有些事記得清楚,但到底發生在什麼時候,得與自己或家人的經歷連接起來才行。相信我剛開始的記憶是後來經由手足的誕生日和家庭相簿對照過的。往後多年的經驗告訴我,若非照片或文字提醒,很多事情你不會想起。
家庭相機尚未普及的年代,我們家的相簿呈現一種不太均衡的現象。那就是如果來了有相機的客人,我們就會有一組三、五張或者多一點的照片,否則就會好幾年缺乏影像。
在清水宿舍時代,相片算是多的,但多是父親工作上的照片,我們家族的很少,其中只有一張的背景是電廠。這張照片裡還不見三個妹妹中的小妹,加上穿著判斷,應該是一九五三年夏天。我沒有照相的印象,稍後大我兩歲的哥哥上小學,我略有所知,所以是記憶開始之前的事。
在清水電廠,一九五四年,有了記憶後,我記得與鄰家女孩一起切東西餵鴨子的時候,切傷了她的手指;我看到少見的一大群人從對岸拖著龐大的製冰機器從淺水的溪谷過來,也沒看到他們是怎麼拉到宿舍區來的,過不久,機器就在我們家隔壁的屋子開始製冰了;我記得常去單身宿舍,在客廳裡,兩個大人先是考我簡單的加減算術,然後教會我看時鐘;我記得媽媽做寒天甜點;我記得有人在溪谷裡抓到粗大的鱸鰻時會分兩截給我們,美味的紅燒鱸鰻我下山之後再未遇到;有一次我們分到一些山豬肉,是電廠員工們獵到的……我記得的第一個夢境是一隻山豬被人追趕而在河床岩石間奔竄,想來是那之後不多久的事。
我的記憶元年,最大的事件是下山。那年四月,媽媽要生小妹了,全家得下山去。我們從電廠的出水口走,水道旁,有一條人行通路,幾個大人幫忙揹著我們幾個小孩,穿過長長的隧道,再搭軌道流籠下到平地,轉接汽車到花蓮市。除了哥哥生於高雄家鄉,我們家在花蓮生的小孩都由一位我們稱為「大箍產婆」的助產士接生。到達忠孝街「大箍產婆」的產護院,除了待產的媽媽,兩個妹妹也住進去讓她們照顧。我則到兩條街外的公司單身宿舍與哥哥同住。哥哥上小學後就住在那裡,星期六下午跟著電廠的採買員回家,星期一早上再跟採買員一起下山。在單身宿舍執行勤務的阿芬阿姨也兼照顧哥哥,在我住在那裡的日子,阿芬阿姨每天發一角零用錢給哥哥時,也發我一份。我從未使用過錢,大概是跟著哥哥在零食攤子上花掉了吧。
我不記得那些天做過什麼事,也不記得哥哥上學(半天)時我在宿舍做什麼,甚至於有沒有到產護院看媽媽和新生的小妹也完全沒印象。總之,若干天後,我們就又回到山裡的宿舍,過著前此習慣的日子。我後來長大些,讀到那個自幼就在深山寺廟修行的小和尚第一次下山時的故事(關鍵詞:女人,老虎,可愛),不禁會聯想起自己第一次下山這件事,我對第一次進入十丈紅塵,並未有什麼驚奇和波瀾,應該是年紀太小了。

我們家約莫在清水待了兩年,在我有記憶一年後,搬離了那裡,這次我們搬遷到花蓮市北邊靠近機場的員工宿舍,我在那段時間入學,後來又搬了許多次。父親在調去清水之前曾在同屬木瓜溪流域的初英電廠待過,那些年在山裡在僻地的生活自然很不方便,加上孩子們都要上學了,父親後來曾再奉派到山上新建中的電廠工作約一年,這次他選擇單獨前往,逢週末下山回家。事實上直到退休前,父親的辦公地點雖然在市內,工作仍與各個電廠密切相關。在我離家到臺北求學之前的十幾年生活裡,經常聽到父親告訴母親說他今天去了這個電廠或者說明天要去那個電廠,這個那個自然也包括了清水。當他提到清水電廠時,一旁的我偶爾會想起在那裡的片段記憶,但我並未有機會重遊。
再回到清水已經是離開近二十五年之後了。一九七九年夏天,我剛服完兵役,攜妻兒回花蓮小住。有一天,父親說帶我們去龍澗,那是他在花蓮工作三十六年第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帶我去電廠。為什麼是龍澗而不是清水?我沒問,那些地方都是父親熟悉的場所,也許他覺得龍澗比較新比較大,也或許剛好那天有些什麼事得去那裡。
我們乘車到龍澗稍事參觀之後,在員工餐廳午餐時,遇到了廖叔叔。廖叔叔是極少數我認得的父親老同事,曾經當過一年鄰居,也認得他們家最大的兩個小孩。廖叔叔是當時的清水電廠廠長,待會要回去清水。猜想父親可能在那一刻想到了我曾經與清水的聯繫,我們便和廖叔叔併車轉往清水。
汽車從蜿蜒的山道開進廠區,熟悉又帶點陌生的電廠就在眼前,因為小時候都是從家門前遠眺的啊。過吊橋走到宿舍區,大致就是記憶裡那個樣子,只是規模小了些。廖叔叔的宿舍就是我們從前的家,只是交通方便了而他的子女也已成長,他單身赴任,市內的家和宿舍兩邊住吧。我看了宿舍內部,僅覺得榻榻米的花色改變了,其他細部本未有印象也就無從比較。五歲離開,再回來已經是三十歲的成人,而我的孩子也接近我住在這裡的年齡了,看著眼前的群山河谷和電廠,那真是心中激動的一刻。

那次激動的重訪,我們停留的時間不長,也許就是一個鐘頭,或者多一點。那時候還年輕,總覺得前頭的日子還長,從未想到下一次再來竟要到二十九年之後。二○○八年夏天,我在東華大學的駐校工作來到了尾聲。在不到一年裡,我去了許多地方,有些是重遊,大部分是初訪,畢竟我年少在花蓮的時光,交通不便,自由無多。離開之前若能再去一次清水電廠,自然是一個心願。
那裡的整個區域已經稱作慕谷慕魚,太魯閣族語的音譯。生態保護中進行著有限度的開放參訪。我和太太起早驅車前往,在滿額前於銅門派出所取得了入山證。
我們從揚清橋之前的岔路往清水溪上游前進,直到清水這條路的三公里處,告示說汽車不能再往前行,因為不能錯車。那清水發電廠還有多遠呢?我停車步行到約一百公尺的轉角,再向前走一段,突然發現前方不遠有一些局部的電力設施,感覺有可能,再往前行,轉個彎,那個記憶裡熟悉的方塊型廠房就立在溪谷岸上,一條吊橋跨越河谷。
電廠區是不能進入的,只能在大門口張望一會,我看到遠處宿舍區一帶已經有了改變,多棟的水泥建築參差立在那裡。
先是家在裡面,然後是短暫的訪客重遊,現在則完全是個外人。可能我有一些感懷,但並未帶著太多的惆悵。我們離開了它,它也離開了我們的記憶,畢竟我們都只是時光與天地的旅人。世上事有變與不變,如果你在乎,記憶或許能為你留住一點什麼。
在記憶毀壞之前,那樣就很好。

星夜殘影
時光已然久遠,但我還是試著留下看露天電影的殘存記憶。

一九五八年七月,溫妮颱風重創花蓮,我們住的宿舍也遭了殃,只好從市中心一帶搬到中美崙宿舍。宿舍區後方,鐵蒺藜圍牆外小路另一邊的廣大草地和一排平房是個不知什麼性質的軍事單位,有一天晚上,就在大草地上豎起了竹竿張起了白色布幕,放映起電影。印象裡是一部緊張、有許多情節在黑夜裡進行的反共黑白片。我一直記得它的片名是《毒玫瑰》,然而前些日子我在醞釀這篇文章時,去Google 確認一下,發現《毒玫瑰》是一部新近的西洋電影,當然不是我九歲時看到的那部。我也找不到五○年代的中文同名電影,卻發現一部一九五五年發行叫做《罌粟花》(袁叢美導演)的國產電影,劇情有可能是我露天看到的那部片子。《毒玫瑰》與《罌粟花》,象徵接近,是我的記憶在漫長時光裡的某個地方轉了個彎?
一九五八年爆發了「八二三砲戰」,我曾經在市中心天山戲院廊柱上看到《中央日報》關於空戰捷報的號外,約略感受到當時的氣氛。我在八二三前後看到反共電影這件事,如今加總在一起看,似乎豐富了一點那個時節的個人記憶與時代氛圍。
中美崙住不到半年,那年冬天我們搬到舊日本吉野移民村的宮前聚落(現吉安鄉慶豐村)。地名「宮前」是因為吉野神社設在那裡。我們遷住該地時,日人已歸國十幾載,神社早遭毀損,僅殘留水泥基礎和參道旁的幾座石燈籠。緊鄰那塊應是過去神社境內之地已成一座小小軍營。軍營和中美崙那個軍事單位相似,幾排小平房,沒多少人,不設門禁。靠馬路這頭是一大塊空地,有圍籬,籬邊是幾棵高大有年的松樹,電影布幕就拉在兩棵大樹之間。
我很快就在距我們家不到一百公尺的松林下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西洋戰爭片《最前線》,亞杜.雷主演。知道這部片名和男主角,想來是因為我每天看報都會看電影廣告,而且看得很詳細;另一種可能是我在市內的電影院看過大看板或櫥窗裡的海報。《最前線》的內容我已經遺忘,只記得一個軍人激烈地掃射幾梭槍彈的場景。半個世紀過去,唯一看到有人提起這部電影的是作家張拓蕪,十幾年前他在中時作家部落格裡說了一點《最前線》的主題,那是關於勛章的光榮與虛無的故事。背景他說是二戰,我卻記得是韓戰,沒記住影片原名,Google 不到。
松林下的第二部電影是香港出品。小生陳厚愛上了性感的張仲文,但一段時候過去,張仲文卻失蹤了,小生到處苦尋伊人,後來找到壯漢喬宏那裡,原來張和喬好上了。忘了是如何轉折,最後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個人(加上一位玉女明星)肩並肩面對鏡頭向前行。這部片子還大致說得清楚情節是八○年代上半我在當時的電影圖書館有機會又看了一次。我沒記住片名,用陳厚、張仲文、喬宏到網路上找,沒能找到對應的電影。
那個時候,電視仍然遙遠,看電影不容易,它可說是我的最愛。傍晚放學經過兵營,看到張開的銀幕,已讓我魂不守舍。家裡不許我們去兵營看電影,但阻止不了我。晚飯時聽到擴音機傳來電影開演的聲音,心急的我還得故作鎮定,火速吃完,若無其事地離開,然後在大人眼光之外,一溜煙衝出大門,投奔那聲光璀璨之處。事後將受的責罵,先擱一旁再說了。
搬遷到宮前鄉村家園的第一年內看了兩次露天電影,之後,直到我們搬離的十四年間,兵營的松林居然一次都未再放映電影。不知是那個兵營人員太少,抑或是軍方巡迴放映的業務縮小了?
在這一年或多一點日子的三次露天電影之前,我們家住在山裡電廠宿舍時,記得「看」了生平第一場電影,露天電影。但我不記得片名、內容,也不存留一絲影像,只有遠遠的一方布幕殘存。那時約是記憶初始之際,如此模糊可以想見。
超過一甲子的時光之後,我對這個記憶起了懷疑。會不會是後來的影像混進前頭的記憶了啊?又想到露天放電影不都是軍隊才有嗎?其他機構有可能也有這樣的業務?
二○二○年初讀到李瑞宗的《後山電火:東部水力發電》(二○一九,臺電出版)提到:「戰後,臺電公司組成一電影巡迴隊,至全臺電力單位放映,慰勞員工。一九四九年六月初次到訪東部……」作者接著引(臺電的)《勵進月刊》一九四九年十一月號:「(電影隊)六月六日去清水發電所,由銅門到清水,有一半路程是在水道裡走,……持著火炬前進,非常有趣;到了清水,風景絕妙……」
清水電廠,是的,我們在那裡居住之前四年,電影隊就抵達了。我在那裡第一次與電影邂逅,且是露天電影,應該不是幻想。

跑到鄰近的兵營看了三部露天電影之後,再看露天電影已經是十七、八年之後的事了。七○年代後半,在高雄衛武營接受預官入伍訓練,有天晚上就看了場電影。銀幕張在司令臺上,部隊集合在操場,原地坐下(可能帶著小板凳),看將起來。不知是銀幕不會飄動呢,還是觀眾坐得太整齊了,未有昔日露天電影的fu。
那時雖然家用錄影帶尚未到臨,但從東部到臺北的十年光陰,我已經從首輪、二輪、三輪戲院和電視長片、試片室,飢餓似的看過無數知名或不知名的電影了。一如既往,我專心在星空下夜風中享受這部黑白的《空谷幽蘭》。

之後,各種我們都可以估量的原因吧,露天電影褪色到幾近消失的地步。九○年代的「蚊子電影院」,本質上應該是影像相對飽足時代一種懷舊或新鮮氣氛(於新世代而言)的選擇。
後來,看到露天電影成為一種取代酬神活動的行業。十幾年前,我還住在臺北市內時,常在家附近巷弄間的大小廟宇前看到露天電影放映。巷外街路車聲呼嘯,眼前放映機輕微噠噠作響,鏡頭略略斜上放射,光束裡似有輕煙裊裊,這種場合,內容多以古裝打鬥為主,銀幕上打到生天,銀幕下卻闃寂無人。
十分寂寥。

後記:本文發表後,我厲害的朋友游圈圈Google 到《最前線》的原名是Men in War,從而知悉是安東尼.曼導演,勞勃.雷恩、亞杜.雷等主演。一九五七年的電影,背景是韓戰。記憶也具有奇特的選擇性吧,那麼有名的男一勞勃.雷恩我沒記住,倒是記住了男二亞杜.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