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 05:48:02PChome書店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
作者:陳志豪 出版社:衛城 出版日期:2021-09-08 00:00:00

<內容簡介>

陽明山,一座被「茶」塑造的山
「茶」為這座山帶來了多元的族群,更讓這座山與世界相連

走在陽明山國家公園中,你是否曾經注意到:
有些茶樹混生在雜木林中,附近還有用途令人好奇的石屋遺跡?
走在許顏橋、三板橋上,你是否曾經好奇,是誰修築了這些道路?
其實,這些都是兩百年前,一種特殊的人為生產活動在山留下的線索。

今天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範圍,早在十八世紀便有先民發現環境適合種茶,並將山丘改造成茶園。十九世紀西方人拍攝的大屯山照片中,山坡上遍佈茶園,這裡已是重要的茶產區。

茶產業不可能憑空而生,是人帶來了茶種和技術,因此茶產業史也是人群的歷史。大屯山原是平埔族活動空間,清代漸有福建泉州、漳州和廣東等地的移民向平埔族租地種茶。人群也帶來信仰,三芝的尪公信仰,三芝、淡水的九庄輪祀大道公,士林的合諴宮媽祖遶境,都與種茶密切相關。今天陽明山上的許多古道、橋樑,也是因應早年運茶需求而建造。茶產業讓多元族群共同生存在這片土地上,歷史上卻沒有發生過械鬥的紀錄。簡言之,茶業塑造了陽明山的人文地理。

陽明山也因為「茶」,成為一座與世界相連結的山。這些茶經過大稻埕、淡水外銷至歐美各國。日治時期,因應國際競爭,總督府推動茶產業轉型。陽明山本地茶農合資成立公司,購入機器,改變製程,甚至率先投入生產紅茶,開創榮景。戰後,臺茶繼續蓬勃發展,1970年代的巔峰時期,使得大屯山區出現製茶場林立的盛況。80年代的尾聲,國際出口減緩,島內市場右面臨中南部茶葉競爭,加上勞動人口流向製造業,陽明山的茶產業始步下歷史的舞台。

如今陽明山上的茶產業的榮景不再。然而,造訪陽明山的遊客,倘若細心觀察,仍然可以找到野化的百年老茶樹,或發現石造的茶寮遺跡,可以走在茶農、茶商往返的古道上,那些因茶產業而生根的民間信仰也存續不絕。這座山自然與人文的對話,仍然在時間中持續地進行著。

★本書特色:

☆ 第一本有關陽明山茶產業史的專書,看見兩百年來陽明山茶產業變遷。
☆ 了解今日陽明山人文地理,橋樑道路、住民記憶、民間信仰中茶產業的影響。
☆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調查,歷經三年計畫研究成果。
☆ 師大台史所助理教授陳志豪研究撰寫,從清代土地契約、商業紀錄,日治時期土地與產業調查報告,加上田野調查、訪問地方耆老,完成這本貫通古今的陽明山茶業史。
☆ 內附彩色照片,讀者可按圖索驥尋訪陽明山茶業遺跡。

★名人推薦:

邱垂豐(行政院農委會茶改場副場長)
洪伯邑(台大地理系副教授)
涂豐恩(《故事》創辦人、聯經出版總編輯)
陳宗仁(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張隆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張鐵志(《VERSE》文化媒體創辦人)
許佩賢(國立師範大學台史所教授)
黃貞祥(清大生命科學院助理教授、《Gene思書齋》創辦人)
瞿欣怡(作家)

★目錄:

一、稜線上的茶樹
歷史視線的說明
研究的啟程
二、山坡上的茶樹
地形與氣候
歷史影像與文字記錄
稻田、茶園與果樹的並行
從地圖中「消失」的丘陵茶園
讓我們找出「消失」的茶園
三、茶樹與茶農的身世
大屯山區的茶樹起源
漢人移民與茶樹栽種
多元的茶產業與族群
茶樹栽種與民間信仰
茶葉的旅程
四、茶葉公司與產業發展
從兼作到專業化的茶園
臺、日合作的製茶嘗試
「以地為名」的茶葉公司
茶業公司的經營
產業轉型與茶業公司
五、茶葉的調查
十九世紀晚期的對外貿易
地方民情與產業概況
沒有大屯山的茶葉調查
地權與茶葉調查
調查報告與產業危機
調查後的改良計畫
大屯山區的產業成績
紅茶事業的契機
戰後茶產業調查的延續
六、走下歷史的舞台
戰後的外銷契機
臺茶的登場
從外銷到內銷的新局面
大屯山區的產業餘暉
昔日榮景與當代社會
七、茶業留下的腳印
茶樹與茶園的延續
茶農與茶商往返的道路
茶產業的建築遺構
附錄:茶的身世、記憶與技藝

<作者簡介>

陳志豪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專長研究領域為清代臺灣史、歷史地理研究,以淺山丘陵地區的歷史變遷為題,著有《機會之庄:十九、二十世紀之際新竹關西地區之歷史變遷》、《清代北臺灣的移墾與「邊區」社會》等研究。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自2018年起,委託陳志豪帶領師大臺史所師生,進行清代、日治、戰後的陽明山地區茶產業調查研究。該計畫歷時兩年,結合史料研究、田野調查等工作,完成陽明山地區兩百年茶業史研究報告與影音成果。為了向讀者大眾介紹陽明山的歷史與人文,陳志豪重新改寫過往的研究報告,將學術研究成果寫成《草山紅》這本面向大眾的公共史學著作。期望這段歷史的發掘,能帶領讀者們在走訪陽明山時,獲得更深刻的旅行體驗。

★內文試閱:

第一章 稜線上的茶樹
草山,是陽明山過去的名稱。紅茶,則是大屯山區百年前重要的產物之一。這本名為《草山紅》的書,便是想和讀者們一起看看陽明山國家公園百年前的人文景觀。大家在踏上「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旅程前,不妨先了解大屯山區的茶園歷史。
一百五十年前,有位美國商人拍了一張大屯山區的照片,照片裡沒有自然美景,卻有滿山坡的茶園與茶農。這張照片後來登上了當時著名的畫報,為大屯山區熱絡的茶產業,留下歷史的記錄。直到現在,我們還能於稜線上或步道旁的林木中,找到茶樹作為見證,這些隨著人群而來的茶樹,在大屯山區的丘陵間住了下來,成為當地重要人文景觀,也成了居民記憶的一部分。
有時,記憶往往不易留存。人們腦海中記得的故事與景象,常隨著時間遞減,也不一定有機會透過語言,向素未謀面的朋友說明。於是,我們著手透過檔案蒐集、調查與研究的進行,寫下大屯山區茶產也發展的足跡,讓久居於此的居民,或者來訪的遊客,都能從歷史的吉光片羽中,見到人文景觀的變化。這便是本書出版的目的。
歷史視線的說明
現在踏上「陽明山國家公園」時,可以看多與自然生態、人文活動有關的告示牌,說明大屯山區有趣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若帶著穿透歷史的視線,沿路繼續觀察這些景觀,我們還會進一步地發現,原來路旁的樹叢哩,常藏著幾株茶樹。
這些茶樹,並不是大屯山區的原生植物,它們其實是隨著中國沿海移民遷徙至大屯山區後,才成為了山區的景觀之一。茶葉,一直是過往台灣頗具代表性的產物,大屯山區也曾是重要的茶產地,這段歷史其實得追溯到將近兩百年前的故事。在開始追憶兩百年前的故事前,我們不妨先看這張1870年由外國商人所拍攝的大屯山景(圖1-1 )。
這張照片帶著我們回到一百五十年前,而這張老照片中的主角,不是今日熟悉的溫泉、硫磺,而是當時滿山遍野的茶園以及那些辛勞工作的茶農、茶商。為什麼外國商人要拍攝大屯山的茶園呢?
這位商人的名字是愛德華‧格里(Edward Greey),他在十九世紀晚期來到淡水,因為聽說大屯山區有興盛的茶產業,故特別與同伴上山探查茶園。所以,他拍下的不是自然美景,而是滿滿商機的茶產業景觀。這也意味著,一百五十年前,大屯山區引人注目的,還有那日漸興盛的茶產業。
愛德華‧格里完成這趟產業調查之行後,寫了一篇茶產業發展的報導,刊登在當時美國有名的畫報《法蘭克‧萊斯利新聞畫報》(Frank Leslie's Illustrated Newspaper)。這篇報導提到:「這些年來,由於許多外來屯墾者注意到這項農產品,於是開始在淡水東方的大屯山腳下種茶,並由臺灣島向外出口。」上述大屯山區茶園影像,便足以證明當時茶產業的盛況。
當然,這張照片改繪成為圖片後,不免有些失真。但若是細心閱讀影像內容,仍不難想像大屯山區茶園滿布山麓。再仔細看看這張圖片,可以發現茶園前方低矮的屋舍,約比一個成年男子來得高,很可能是茶農摘茶後暫置茶葉的茶寮,茶寮裡面應該堆放了不少的器具。照片中茶園約有半公頃,山腳下共有十三個工作人員,看起來茶園的工作相當忙碌,需要不少人力。顯然,百年前的大屯山區,茶樹並非稀見、獨立的存在,而是大量種植在丘陵山坡上的作物。
這張歷史照片,要屬當時常態性的人文景觀,也是重要的歷史視線。我們希望能說明的,不是一兩張碩果僅存的照片,也不只是一小段關於茶樹的介紹,而是從這類歷史線索中,進一步追尋茶產業的歷史脈絡。所以,這本書想記下來的,並不是產業發展的流水帳,而是說明過去大屯山區茶產業有哪些不同階段的變化與發展,又有哪些人參與其中。歷史上的人文景觀,正是社會脈動的表徵。
我們打算邀請讀者一同注意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獻與影像。為了能讓讀者們對這些文獻有更多的了解,這本書將會有關於史料的分析與歷史變遷的說明。這些說明,是為了讓讀者們有更宏觀的視野,了解茶產業的歷史意義。
首先,本書對於茶產業史的諸多觀察與說明,係以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為重要基礎,這些研究包括了張德粹、林滿紅、陳慈玉、河原林直人等學者的先行研究。透過這些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未能一一摘述),可以理解一九世紀以來臺灣茶產業的發展,實深受政策所影響,
前人研究也在史料的積累上,有相當顯著的貢獻。特別是許賢瑤、徐英祥等學者的研究及史料編譯工作,或翔實耙梳、翻譯日治時期的文獻,考證產業發展的歷史變遷;或透過自身經驗與訪查,整理茶產業的相關資料,為歷史提供更多佐證。在這些前輩學者的努力下,本書始得展開研究工作。限於篇幅,本書未詳述相關研究之貢獻,僅於參考書目中列舉,提供讀者參考。在此仍需再次強調,本書係立基於前人的研究貢獻,才能深化茶產業史的說明。
其次,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外,本書運用了過往較少人注意的歷史文獻與田野訪談。其中,有兩項文獻需要說明:一是清代民間的契約文書;二是日本領臺後的調查報告。清代民間的契約文書,多半為民間交易土地產權時留下的憑證,與官方記錄不同的地方,在於這類文書往往紀錄了交易行為,因而往往更為細緻地記錄了實際的經濟活動情形。因此,以往的研究常援引清代的契約文書,來探討清代的歷史發展
此外,日本領臺後的調查報告,則是目前討論茶產業史最主要的歷史文獻。由於日本領臺後,臺灣總督府技師藤江勝太郎針對台北地區提出的茶產業調查報告相當完整、詳細,多為當代學者引用。不過,相對於臺灣總督府的產業調查報告,本書更進一步注意到地方政府的民情調查,這些調查自然也揭露了過往茶產業的景況。例如,日本領臺初期淡水支廳的報告,抑或大屯山區的保管林租用檔案,皆有不少關於茶產業的歷史訊息。相較於前人研究較常援引的日治時期舊慣或產業調查報告,本書則更進一步利用地方性的調查報告,探討大屯山區與週邊地區的茶產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