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05:28:02PChome書店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暢銷十週年.特別增訂版)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暢銷十週年.特別增訂版)
作者:彭明輝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21-10-05 00:00:00



<內容簡介>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一本給所有人的書
暢銷十週年.特別增訂版!

「要幸福喔!」大家常常這麼說。但是,幸福是什麼?
有了自己最想要的一切就能幸福嗎?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將引領你
瞭解你的情感能力、智慧、人品、堅持與勇氣,以及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一切,
都在別人看不見、也無從衡量的內心裡!
它們都是外在的際遇所無法奪去的,也是巧取豪奪或汲汲營營所無法增益的。
所以,一切外在的際遇與得失都不足掛齒

「彭老師的文字總讓人心裡寧靜。」
網路上的各種評語裡,彭明輝最喜歡這一則。
在疫情、經濟與國際關係都讓人心亂如麻的世局裡,
希望本書能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生命的重心和寧靜的力量。

一篇文章,三十年來一再被人重複在網路上廣泛地轉貼、流傳。很多人轉貼時沒有篇名,其實彭明輝原來給它的篇名是〈困境與抉擇〉。如果你曾經喜歡過這篇文章,那麼這一本書就是為你寫的。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原於2012年初出版,旋即成為「誠品選書」,登上博客來年度暢銷書排行榜,以及金石堂「十大最具影響力好書」;緊接著又在次年入選為香港《信報》40週年慶之「40歲前必讀的40本好書」。《信報》刊登的誠品推薦文寫道:「文中的人生智慧猶如一盞明燈,點醒讀者面對生命抉擇的勇氣。」

彭明輝原來想寫一本書留給孫女兒,讓她在高中到研究所階段時可以對人生未來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有所期待、憧憬,以及值得奮鬥的目標,協助她走出自己年輕時的困惑。
後來他發現身邊許多參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都有「三十歲以前要搞定的十件事」這樣的困擾;也發現有許多年輕人因為對未來茫然而開始流行出國「壯遊」,結果卻只不過是去澳洲當廉價勞工,不見得真的有闊寬自己的人生視野。
還有一些年輕人知道他要寫書,就跟他談他們的困擾。包括:「可不可以只要孩子不要爸」、「好男孩那麼難找,可不可以先結婚再來改變他」等,每個問題他都覺得值得寫。於是,這本書,他也想寫給所有認真地想要把握青春與人生的年輕人,協助他們打開人生的視野,看見二十五到三十五歲最值得做的事,以及年輕時關於人生意義與自我成長的盲點,也協助他們克服三十歲的焦慮。
在眾多年輕人詢問的各種問題中,作者彙整了「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學業、志業與職業」、「婚禮的祝福」,以及「人生的智慧與陷阱」四大主題,挑選了二十幾個比較重要的議題,針對比較常有的盲點,撰寫了令人深省的文章,希望藉此引導年輕人走出當下社會常見的迷思。
十年來,這本書銷售了近六萬冊。
然而自2013年後,「悶經濟」成為臺灣的流行語;緊接著,「佛系青年」、「內卷」、「躺平」也相繼成為大陸的流行語。面對年輕世代「看不見未來」的那種焦慮與鬱悶,彭明輝仔細閱讀了許多歐美對未來產業、經濟與就業市場的前景分析,據以思索年輕世代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社會與未來。
近年來,新趨勢如人工智慧的發展,及難以抵擋的科技性失業、收入M型化等現象,都讓想要立足職場的年輕人難免焦慮,必須修練新技能以迎頭趕上。緩解焦慮的辦法是先看清楚現實,然後謀思對策。為此,他增加了〈青貧世代的職場趨勢〉。
大學生就業,只靠一張畢業證書已經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必須持續累積個人的職場特色。因此新增了〈職場新鮮人的挫折與徬徨〉,並且大幅改寫了〈因應產業變遷的碩士教育〉。
理想與現實陷入衝突、矛盾時,這種對立的二元思考會誤導人落入思考的僵局,而較難察覺出路。緣此,又加入了〈愛情與麵包──虛構的矛盾〉,同時大幅改寫了〈大學教育的視野與格局〉。
此時此刻,《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十週年特別增訂版正好說明了:書一如人,有它自己的生命,也需要長期而持續的累積,與不斷的更新。

★本書特色:

▍針對所有人可能遭遇到的困境與兩難的抉擇,引領他們看到脫出困境的關鍵,以及抉擇的要領。更希望年輕人可以走出考試定終生的淺短視野,以長程的視野去看待人生中的困境與抉擇,走出絕望與焦慮。
▍申述網路文章〈困境與抉擇〉的主題「生命是持續而不曾間斷的累積過程,不會因一時的際遇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希望讀者在面對人生時,要能既積極又從容:一邊累積各種能力,讓生命的力量得以滋長;一邊不時放空自己,讓生命得到呼吸與喘息的空間。

★專家推薦:

▍專業齊推
周妤(高子壹) 補教老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
黃偉立 臺中市立清水高中校長
黃貞祥(Gene Ng) 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蔡佳芬 臺北市立成功高中生命教育教師
劉桂光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校長
謝宇程 「真識」知識內容服務創辦人、「富足完整研討會」社群創辦人
藍偉瑩 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名家贊聲
彭明輝老師說:「『經營一個家』其實是需要學習的。」學業、志業、與職業何嘗不是如此?成績可以計算,財富可以計算,「愛」卻無法計算。在生命長期而持續的累積中,我們需要智慧。
──周妤(高子壹) 補教老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欲望的美學》這兩本姊妹作,有如人生的燈塔,無論你年少輕狂,或遭遇中年危機,都能為你在茫茫人生大海中撥雲見日、指引捷徑!
──黃禎祥 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眾聲喧囂,人世浮華,在變動快速的世界裡暈頭轉向、無來由心浮氣躁時,這本書可以撫慰你,讓你靜下心,相信自己的累積,不再焦慮。在我從事教職的歲月裡,我常閱讀這本書也推介學生、同事,一同重新尋回了心的力量。
──蔡佳芬 臺北市立成功高中生命教育教師

光陰似「箭」,短暫的人生看似過得快速,但其中的變化卻是逐漸累積、慢慢形成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是光陰似「漸」啊!所以在我們的孩子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如何幫助孩子反思生命的核心價值?如何幫助孩子擴大生命的視野與格局?做為一名高中學校的校長,我強烈的建議高中的老師與家長們來讀這一本書,做為引導孩子思考人生、探究未來方向的重要參考書。
──劉桂光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校長

依法治而言,今日我們似乎可以自由選擇生活方式;但又清楚感到,外在社會定義了「成功」是一條狹窄的走道,而且緊盯著我們前行的進度。偏了、慢了,似乎會被視為錯了、廢了。這是現今人們焦慮與挫敗感的主要來源。謝謝彭明輝老師此書,溫和提醒我們,成功不是窄路,生命毋須爭趕。
──謝宇程 「真識」知識內容服務創辦人、「富足完整研討會」社群創辦人

★目錄:

十週年版自序
自序
第一部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Unit 1 困境與抉擇
Unit 2 不後悔的人生
Unit 3 活著,為了什麼
Unit 4 愛情與麵包──虛構的矛盾
Unit 5 尋找終身伴侶
Unit 6 財富與的意義與迷思
第二部 學業、志業與職業
Unit 7 大學教育的視野與格局
Unit 8 留學的三個理由
Unit 9 壯遊與神遊
Unit 10 職業、興趣與志業
Unit 11 青貧世代的職場趨勢
Unit 12 因應產業變遷的碩士教育
Unit 13 職場新鮮人的挫折與徬徨
第三部 婚禮的祝福
Unit 14 不確定的年代,不確定的愛
Unit 15 怨偶與佳偶(上)
Unit 16 怨偶與佳偶(下)
Unit 17 不婚不是最壞的選擇
第四部 人生的智慧與陷阱
Unit 18 不要當無趣的中年人
Unit 19 幸福在看不見的地方
Unit 20 走出理性與感性的戰爭
Unit 21 只有生命,沒有矛盾
Unit 22 30而立,40而不惑
Unit 23 平凡人都可有不凡的價值

<作者簡介>

彭明輝
劍橋大學控制工程博士,退休前為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專任教授、清大人類所以及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曾獲中國畫學會「藝術理論金爵獎」與帝門基金會「藝術評論獎」。
40歲以前閉門讀書,在哲學、文學、音樂與美術中探索人類心靈最深刻、莊嚴、崇高、美麗的各種表現,想要知道如何活出自己的人生意義與價值;40歲以後開始摸索跟這塊土地與同胞互動的方式,想知道自己可以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
1995年愚人節與朋友創辦新竹文化協會,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1999年擔任社區營造學會理事,並參與朋友的災區「921民報」工作與災區重建工作。
1999年與朋友發起社區大學,擔任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並且跟美濃的朋友一起研究WTO與農業。
2003年在朋友協助下建立「社區大學SARS資訊網」,即時寫出一本《SARS防護手冊》。
2004年開始參與生命教育,並曾擔任生命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2012年出版《糧食危機關鍵報告:臺灣觀察》(商周)、《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聯經)、《2020臺灣的危機與挑戰》(聯經)。
2013年出版《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輝談現實與理想》(聯經)、《有核不可?擁/反核的33個關鍵理由》(天下雜誌)。
2014年出版《崇高之美:彭明輝談國畫的情感與思想》(聯經)。
2015年出版《人生如果是一個( ),你想填入什麼?》(聯經)。
2017年出版《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聯經)。
2020年出版《欲望的美學》(聯經)。
部落格:http://mhperng.blogspot.com/

★內文試閱:

第二部 學業、志業與職業
Unit 11:青貧世代的職場趨勢
過去二十年來,就業環境惡化的傳聞甚囂塵上,青年失業與工作貧窮的問題也一再成為臺灣媒體的焦點,使得許多大學生憂心自己的未來出路,甚至無法安心就學。
譬如,專家預測人工智慧與自動化設備將會大幅取代人類的工作機會,二◯二五年時全球各行業所需的工時會有五十二%是由機器執行,只剩四十八%是由人類執行。此外,中國、東南亞、東歐與巴西等新興國家崛起,又大規模取代歐美、臺韓的工作機會。
在這兩個因素夾擊下,失業問題已經足夠讓人頭痛;偏偏金融風暴與新冠肺炎讓全球經濟陷入長期的低迷,使青年失業率一再攀高。西班牙的青年失業率曾高達五十六%,新冠肺炎使它又從三十%攀升到四十一%;法國青年失業率也曾高達二十六%,在新冠肺炎之後又從十八%上升到二十二%。至於臺灣的青年失業率,二◯◯◯年以前都在七%以下,金融風暴後一度高達十五%,近年也一再超過十三%。
面對這種職場趨勢,唯有積極了解青年失業的原因,以及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把精力用在刀口上,才能有效因應現實,並且有餘力兼顧其他面向的理想。
譬如說,傳統的工作機會或許在減少,工作條件也在逐漸惡化;但是職場的工作型態卻會變得比較多元,有更多發揮創意與個人志趣的機會,而且跟上職場發展趨勢的人待遇還會比上一代更好。其次,臺灣內部的工作機會也許在減少,但是海外的工作機會卻可能在增加;而且海外工作的歷練,可能會成為你返臺灣工作的優勢。此外,新興國家的崛起會取代掉許多臺灣既有的工作,但是這些國家的消費市場也將擴張而帶給臺灣人新的商機和工作機會。同樣地,當自動化與人工智慧大量取代低階、繁瑣、重複的工作時,也帶來許多更人性化、更富有創意與挑戰的工作。
可惜的是,預測未來本來就很困難。二◯◯八年金融風暴發生前夕,全球的經濟學家、歐美的國家銀行行長,以及華爾街的金融機構都沒有預見到它會來得這麼快,規模如此龐大且衝擊如此劇烈。偏偏商業雜誌經常誇大事實,恫嚇讀者,以求擴大銷量,而網紅也樂於傳播以擴大知名度和換取相關利益。因此,培養自己分辨事實的能力益發顯得重要!
譬如,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曾創造「M型社會」一詞描述日本中產階級的消失,此後臺灣媒體動輒引述。然而事實跟他的預測相去極為遙遠!

貧者愈貧的M型化社會──先見之明或危言聳聽?
大前研一在二◯◯六年預言,中產階級的人數將會逐漸減少,絕大部分變成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只有極少數人變成更富有,結果所得分配的曲線將會從傳統的常態分佈(鐘形曲線)變成M型:左側的低所得人數最多而高高凸起,右側的富人人數也會稍微增長而細長地凸起,中間的中產階級人數銳減而凹陷下去。
事實呢?過去三十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歐美與日本的所得分佈一直都是接近常態分佈,完全看不出有M型化的跡象!此外,不管是富者或貧者,所得都有所增長,只不過越富有的人財富增長越快,而中產階級的財富增長最慢,使得中產階級不滿。
實際上經濟學裡有一個「寄生蟲理論」,足以說明「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M型社會乃是杞人憂天:寄生蟲為了從宿主榨取最大的利益,會讓宿主保持在良好的健康狀況,不會讓它營養不良而減產;類似地,權貴階層為了從薪水階層榨取最大利益,會維持適當的報酬率來激勵勞工的生產意願,維持生產效率,因此社會的M型化很難發生。
不過臺灣過去二十年來的所得發展趨勢,倒是真的值得關注:最富有的一%至五%人口實質所得迅速成長,速度遠超過經濟成長率;然而有將近九十%的人實質所得卻倒退了二%至五%,因而有劫貧濟富之嫌。更重要的警訊發生在五等分的家戶平均年儲蓄,年所得最低的二◯%家戶原本的平均儲蓄都是正值,但是過去十年內卻持續處於負兩萬元至三萬元之間,約佔他們每年可支配所得的五%至十%。
更讓年輕人感到鬱悶的,是房價極端不合理:房價所得比是歐洲先進國家的二、三倍,甚至還比日本高出八成,不靠父母的挹注根本買不起房子。所幸,房租所得比還處於多數人可以忍受的水準:雖然仍比日、韓分別多出兩成和四成,但是接近英、法。
至於名目所得,臺灣的人均值明顯落後韓國、義大利與西班牙,但是貧富差距較小。如果用人均家戶所得的中位數來衡量中產階級的收入,臺灣已經追齊義大利,只比西班牙少六%,並且明顯領先希臘與葡萄牙。此外,由於物價便宜,臺灣的人均購買力所得更已超過德、英、法與日、韓。
總體而言,雖然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遲滯,讓人憂心,但是有工作的人八成以上都溫飽有餘,只是購屋難而已。因此,真正該擔心的是:在產業變遷的過程中,如何確保自己不會是太早被職場淘汰下來的人。
由於全球的聯繫極為緊密,一夕之間改變全世界的事情確實有可能發生──除了二◯◯八年的金融風暴之外,二◯二◯年的新冠疫情也是如此:一月二十三日武漢封城的時候,沒有任何歐洲國家採取任何防範措施,也沒有人想得到一個半月後義大利會舉國封城,並且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失去三萬條人命;到了八月底的時候,它已經奪走全球八十六萬條性命,癱瘓全球航空業和跨國旅遊,改變無數人的上班方式,導致許多人的失業,並且逼迫所有的跨國企業思索要如何調整他們的全球供應鏈。
未來的歷史學家很可能會把二十一世紀分為「新冠疫情之前」與「新冠疫情之後」。
此外,行動通訊、網路與資訊服務,以及社群媒體正在持續改變我們的消費模式。二◯一八年的網購消費已超過個人消費總額的十六%,一半以上的人從網路取得購物資訊,使得與搜尋引擎成為最主要的廣告平臺,逐漸取代傳統行銷管道。如果再加上未來的雲端產業、大數據分析,類神經網路、人臉與圖形辨識,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其衝擊將更加激烈。
無怪乎現在有許多中文系的學生熱衷於學程式語言,而臺大經濟系則整合電腦資訊與數理分析能力而致力於培養從事大數據蒐集、整理、分析、與解讀的「資料科學」人才──掌握這些技術的人未來會比同儕更有機會搭上產業發展的順風車,不具備這些技術的人必須別艘諾亞方舟,以面在產業大規模的創造性破壞裡滅頂。
問題是:未來最有機會擴展的市場是什麼?它們需要的是哪些技能?
此外,既有工作機會消失的速度會有多快?為了避免在職場上被過早淘汰掉,我們真的要要從學生時代起都拼命壓榨自己的心力,除了功課之外什麼都不顧,甚至連結婚之後都必須在家庭、工作與健康之間痛苦地掙扎與抉擇,而無法三者兼顧嗎?
曾有美國大學教授言之鑿鑿地說:職場技能的半衰期已經只剩五年,意思是現在的職場技能有一半會在五年內被淘汰掉。全球著名的會計公司德勤(Deloitte)在二◯二◯年公布調查結果,有五十三%的受訪者認為公司員工必須在未來三年內更新一半以上的專業技能。
然而職場的改變真有這麼迅速、激烈嗎?上班族真的有可能一邊上班,一邊在五年內更新一半以上的技能嗎?這些趨勢預測會不會又是像M型社會的傳說那樣,杞人憂天?

當人工智慧遇上全球化──工作的消失與誕生
事實上前述的數據比較像是在反應公司管理者與上班族的焦慮,而不是有紮實的研究當背書的嚴謹估測。譬如,德勤的歷年報告就同時呈現許多相反的資訊:在二◯二◯年的那一份報告裡,五十九%的受訪者認為企業必須在一年半內引入人工智慧並重新設計各項職務,但是只有七%的受訪者說他們已經做好準備;雖然德勤在二◯一七年就宣稱軟體工程師必須在一年半內更新全部專長,市場、行銷、製造、法務、財務、會計部門也必須以類似速度更新職場技能,然而二◯二◯年的報告卻引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調查報告,說在技術蓬勃發展的過程中生產力卻陷入一九七◯年以來的最低點;於是二◯二◯年的報告引述德勤二◯一四年的一份報告,指出技術進步所造成的員工過勞將會對生產力造成負面影響。
較深入的研究顯示,新技術融入產業界的過程相當複雜而緩慢:招募職場新鮮人看似很容易,但是管理階層若不懂得他們的專長,或者既有員工無法跟他們密切配合,就會讓他們充滿挫折,而不是發揮所學;但是要重新設計公司內的相關職務內容,使得新人與新的技術能夠充分融入企業並帶動變革,卻又像是「穿著西裝改西裝」一樣地處處的掣肘;此外,如果要員工在上班時間執行既有業務,利用下班時間從各種線上課程吸收新技術,結果可能只是製造出一堆一心二用的過勞員工,既有業務做不好,新的技術也沒學成。最後,德勤的一份二◯二◯年報告指出:企業本身必須轉化為學習型組織,動態地設計員工的職務內容與專長技能,讓員工以「邊做邊學」的模式在他所負責的業務裡學會新技能,以便公司、職務內容與員工技能三者同步成長,同步轉變──可惜的是,這樣的學習型組織還不存在。
許多學者、專家對未來職場發展趨勢的預測嚴重地忽略了企業內組織調整過程的複雜細節與難度,因而嚴重地高估了職場內技術變革的速度。實際上職場內的技術變革速度,必然是絕大多數上班族體力與心力承受得了的,勿庸贅言。因此,世界經濟論壇的二◯二◯年報告預測,未來三年內將會產出六百萬個新的工作機會,只佔目前全球三十三億個工作的千分之二;這六百萬個工作中有三十七%屬於照護產業,十七%在銷售、市場與廣告內容,十六%在資料分析與人工智慧,十二%屬於工程與雲端技術,八%與人或文化有關,跟環保產業相關的只有二%。這個估測似乎較可信。
此外,歐盟委託的專家在二◯一九年發表《人工智慧:工作的未來?未來的工作》,就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對未來工作機會的影響而言,他們的研究遠比臺灣的媒體報導或網路消息更完整而嚴謹。他們發現:有能力引進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歐盟企業頂多佔二◯%,都是大型企業,而且主要是用來提升員工的生產效率,而非取代他們;然而另外八◯%的企業幾乎都是中小企業,他們很難找到資金來投資於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也無法跟大企業爭取相關的人才,其中競爭力較弱的企業有可能會倒閉。其次,過去的經驗顯示資訊技術與自動化所創造的工作機會遠超過它們所消滅的工作:一九八◯年以來,美國因為個人電腦而增添的工作比失去的工作淨多出一千六百萬個;過去十五年來,網際網路在法國消滅了五十萬個工作,但是創造了一百二十萬個工作機會;德國最積極引進機器人的汽車業在過去二十年內雇用的勞動力從七十萬人增加至八十萬人。總體而言,過去的變化趨勢是低階的工作消失了,而勞工則往更高階的工作移動;然而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所要取代的是人類更高階的能力,被取代的人有多少個能往更高階的工作移動,很難下定論。比較確定的是,未來將會有大量的勞工中年轉業乃至於換城市求發展──終生在一個公司和城市裡工作的舊景正在逐漸地消失。
另一方面,過去三十年來歐美勞工的工作機會總數確實是在減少中,只不過其主要原因並非被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所取代,而是因為傳統產業向新興國家快速移動。結果歐美與臺灣的傳統製造業快速地空洞化,許多員工失業後移向服務業:一九六◯年時美國有二十六%的勞工在製造業,二◯一七年只剩十%;德國則從一九七◯年的四十%銳減為二◯一七年的二十%──在這過程中,有許多勞工經歷了中年轉業或失業的痛苦。但是,全球化與商務電子化的結果,也讓各種競爭力較強的中小企業或個人可以直接跨國提供專業諮詢和金融服務,而不需要再透過跨國公司的整合──這使得個人有更多種就業和創業的選擇。
新興國家的崛起是不可能阻擋的,因此該報告建議歐盟要積極培養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人才,同時通過各種管道促成產業升級與提升企業競爭力。
展望未來,隨著新興國家的產業技術逐漸提升,歐美與臺灣製造業的工作機會還是會繼續流失;此外,隨著金融服務與商品交易的電子化,許多服務業的傳統工作也會持續流失掉。因此我們對於職場的變化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至於新興的工作機會,主要來自於老年照護產業的輔具、醫療與照護,金融與商務電子化所帶來的程式與數位內容設計、數據與大數據分析、網路與社群媒體行銷,教育與其他需要人性化互動的服務,需要靈活判斷與創意的管理工作,以及目前仍未知的新職業。
可以確定的是,未來職場變化的主要驅動力是社會的老齡化,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技術等資訊科技與機器人的發展,以及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全球化。然而溫室效應所造成的氣候極端化,以及各種全新疫病的全球化傳播,都將使得全球都將進入高風險、高度不確定性,以及高度流動性的社會。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人會因為總體生產效率的提升而受益,但是也會有許多人被迫中年轉業或中年失業。
面對這樣的未來,與其急著在學校裡習得未來所需要的專長,不如保持終生學習的能力與意願,以及對各種變化保持著彈性面對與調適的能力。

終身學習的意願與能力
雖然我們可以概略地知道未來職場變化的三大驅動力是人口結構的老年化與少子化,資訊科技與自動化技術的進步,以及新興國家崛起與貿易全球化,然而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所經歷的實際變化仍有極大差異,無法一體適用。
譬如,臺灣有些大企業的研發能量甚至還不如德國的某些中小型企業,因而引進大數據分析、雲端產業與機器人的速度遠比德國緩慢;此外,臺灣的老人照護產業高度仰賴引進外勞,鮮少有助於國內的相關企業發展與就業機會。因此絕不可以把國外的趨勢分析當作臺灣的未來。可惜的是,臺灣的政府政策空泛而無力落實,加上本土化研究太缺稀,而媒體資訊則經常嘩眾取寵、以偏概全,使得年輕人想要了解臺灣未來發展趨勢益加困難。
事實上,即便是歐盟頂尖專家執筆的《人工智慧:工作的未來?未來的工作》,最後仍舊不忘一提:對於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可能會帶來的改變,我們仍舊無法確定;唯一確定的是學生必須培養出自我學習的能力,以便在不確定的職場未來中具有足夠的彈性與韌性。
更具體地說,中學階段的教育必須從死記的知識轉向跨領域溝通,批判性思考,在模糊或不確定的情境下理解事物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推理、邏輯與數學的基本能力;此外,高中課程中資訊科學的份量必須跟物理、生物、數學齊平,通過數年的持續課程來取得關於網路技術、程式語言、數據分析,以及演算法的基本概念;商學院學生更必須了解它們對電子化交易、市場情報分析,以及金融業務與管理決策的影響。
該報告還進一步強調大學教育改革的必要:高等教育應該分成四階段,初始階段強調跨領域普遍適用的知識和技能;第二階段是直接進入企業界工作一段時間,認識職場的實際運作與需要;第三階段是根據自己選定的職場角色,然後返校選修必要的課程來完成專業教育;第四階段是定期返校吸收新的專長,以利職場上的角色轉換──算是一種高等教育的售後服務,可以合併線上課程與教室內的群組討論、師生的個別指導等彈性的授課與學習方式。
因此,終身自我學習的能力變得比一紙燙金的文憑還重要。此外,資訊科技讓上班族隨時有被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取代的危機,然而它也讓我們可以輕易地取得全球資訊、知識與智慧,以便藉此輕易地擺脫新興國家的追趕,以及被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取代的風險。

第四部 人生的智慧與陷阱
Unit 19 幸福在看不見的地方
心靈的覺察與人文精神
只有一個人看得見,而身周其他人都看不見的東西,並不一定就不存在。很多人都知道每一張千元大鈔上面都有一個獨特的號碼,但是絕大多數人天天看千元大鈔,卻對此號碼「視而不察」。譬如說:它印在哪一面?什麼位置?出現幾次?一共有幾個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猛然被問到,絕大多數人都答不出來;拿出鈔票來一看就清清楚楚地在那裡。看不見,因為「心不在焉」。很多人每天都過得同樣枯燥無味,因為他不曾用心去覺察、體會身邊和內心的變化。
一個客人烈日下長途跋涉到我家來,我給他泡了一壺茶,再到後面去切水果。他因為太渴,好幾口茶都一口就灌下去。我端水果進來後,向他介紹:「這種綠茶叫貢珠,以前是給皇帝的貢品,現在一兩要上萬元。」假如客人就是你,接下來你會怎麼做呢? 重新倒一杯茶,先端到鼻間聞一下,「好清香!」再啜一小口,含在嘴裡,用舌尖嚐嚐,再輕輕含著看會不會生津解渴,然後慢慢讓它順著喉頭滑下去,仔細揣摩喉嚨的舒暢感。前面叫「灌茶」,後面叫「品茶」。索然無味地灌茶的是你,津津有味地品茶的也是你,前後兩個你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前者是生物性的你,只有生理性的刺激與反應;後者多了「自覺」,因而能覺察自己身體的各種細微反應。
情感也一樣,認真覺察才會知道它的存在,不認真覺察就不會知道它的存在。科學靠儀器去將看不見的現象轉變成看得見的世界,並且藉此打開科學的探索領域。在人文的世界裡,我們是靠心靈的敏感度來覺察內在和外在的世界── 心靈就是人文世界的儀器,心靈愈敏銳的人就可以感受到愈寬廣、深刻的世界。
我上通識課時都會請學生做一件事:「閉上眼睛,安靜地想一想,校園裡所有的樹木中,你最愛的是哪幾棵? 它們在校園裡的哪些角落?」清華大學的校園很美,但是很多人到大四還是說不出校園裡有哪些樹。我會提醒他們:不管清華校園有多美,如果你不曾覺察過她的存在,她就不屬於你的世界。
這些課常常在下午開始,傍晚結束。陽光照在窗外的松樹上,隨著松針的搖曳而閃爍,帶起一種輕快、溫柔而細膩的情緒。我會引導學生看著陽光,去體會這種心境與情調。
春天來了,我問學生:「這是什麼季節,為什麼?」很多學生會說:「現在是三月,三月屬於春季。」很少人會告訴我:因為草地上長滿了野花,空氣中的濕氣比較重而晨間常有濃霧,氣溫變化比較劇烈、不穩定。這是一群只有知識而沒有感受能力的孩子,但錯不在他們,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們只在乎他們的課業和成績,而不曾花力氣去開啟他們的心靈與感受。
「視而不察」的人不是眼盲,而是心盲;「心不在焉」不是沒心,而是不曾被開啟。我的課企圖打開他們的心,打開他們的眼睛和耳朵,引導他們去發現這個世界隨身可及的豐富和美。我的通識課更企圖引領他們去感受歷史中的人文精神,以及提升對自己內心的覺察與感受能力。一個學期下來,很多學生都說:「我的世界變得非常寬闊,不會再鑽牛角尖,即使偶爾鑽進去也很快就會出來。」
一個人如果有能力在自己的心裡感受到大自然的莊嚴、宏偉、美麗,以及歷史上各種情感與人性的真誠、深刻與高貴,他自然就不會那麼在意外在的得失,更不會去追求舞臺上的聚光燈、別人的掌聲和豔羨的眼神。他自然可以像孔子那樣:「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看不見的幸福
受到四百多年來西方實證科學的影響,我們現在只相信眼睛看得見,手摸得著的東西。名牌、名車與華廈看得見,所以大家拚命比賺錢,沒錢也得要裝闊氣;容貌、身材、華服看得見,所以女性拚命比化妝、內衣和外衣,而懶得去比內在的素養。許多名模和名媛代言標榜「高雅、頂級」的珠寶、消費品,但是表情呆滯、談吐空洞。這麼鮮明而諷刺的對比,因為大部分人都「視而不察」,所以媒體也毫不在意,或者根本就沒有覺察的能力。於是,整個社會活在粗俗而看得見的世界,完全不知道在看不見的地方到底有什麼存在,是否有更值得追求的幸福與愛情。於是,愛情被以最誇張而粗俗的方式呈現:九十九朵玫瑰、包下一個電影院做愛的宣言、蒂芬妮鑽戒,以及各種廉價而容易造假的「愛的宣言」。
今天已經很少人警覺到:幸福與愛情都存在於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地方,只有仰賴敏銳的覺察能力,才有辦法感受到它們的存在。「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如果沒有能力覺察,幸福近在咫尺也是枉然!
今天絕大多數人更是難以體會一個綿亙東西方數千年的傳承:在十六世紀之前的希臘、近東、印度和中國,所有古文明都在追求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愛情與幸福,並且為此而發展出各種不同的覺察能力與方法──我們今天所謂的人文、文化與精神文明!
希臘哲學是當代歐洲文明之母,但是她所要探究的並非眼睛看得見的「現象」,而是隱藏在現象背後看不見的「本體」或「實體」(substance)。希臘哲學清楚地說服我們:現象只不過是肉眼上看起來似乎存在,其實卻可能不存在,會變化不定,會欺騙我們的眼睛;而實體才是真正存在而永恆的真實。希臘哲學的核心叫做「形上學」(meta-physics),它研究的是「本體界」或現象背後(behind)的事實,以及超乎(beyond)現象的事實。因為,只有超乎現象之外,才找得到真正值得追求的永恆。
無怪乎他們會這樣想。試想古希臘人看著一束草被火燃燒後不見了,他們很有智慧地想出來「存在的不可能變成不存在,因此實體沒有消失而只是改變了外貌,不能被視覺欺騙」。用我們今天的術語說,質量不滅,草只是改變了分子式(外貌)而沒有改變其原子(存在的本體)。用佛家的術語說,草、灰燼或水氣與二氧化碳都只不過因緣假合,不是真實存在的「實相」。
而且,從切身的方式說,一個人如果在臉上有個傷口,或者因為年紀而改變外貌,他本人(identity、self)並不會因此而有任何的改變。所以,想起來好像真有一個與外貌不直接相關而又遠比外貌重要的「自我」或「本體」。假如一個人因意外而失去一根手指頭,那個「自我」還是可以絲毫無損;甚至失去一隻手掌、一隻臂膀,甚至四肢殘缺,他都還是原來那個「自我」。而且,那個看不見的「自我」遠比任何看得著的部分都還更重要──真的是隱藏在現象的背後,又同時超越它而遠比現象重要。
此外,他們關心看不見的「本體」,而不關心現象,還有很多說得通的道理。柏拉圖很有力地說服雅典人:最完美而值得追求的事物在「可以意會,而不能觸摸、不能眼見」的現象背後,或超越於現象之上──因為,完美的圓和完美的線都只存在於眼睛看不到的觀念界,而眼睛看得到的圓都不是完美的圓;可以畫出來的線都有寬度,而且不是絕對不扭曲的線。因此,雖然近代實證科學只關心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性,但是古希臘人關心的卻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因此,柏拉圖也成功說服了許多希臘人和後來的歐洲人:愛與幸福在看不見的地方,必須要培養出對愛與幸福的覺察能力,而不被現象迷惑,才有機會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