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05:28:02PChome書店

練習不糾結:擺脫束縛的41項行動指南


練習不糾結:擺脫束縛的41項行動指南
作者:有川真由美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21-09-29 00:00:00

《練習不生氣》、《練習不焦慮》最強轉念系列作!
與其「迎合他人的人生」,你更應該「重視自己的人生」。
透過41則日常輕快練習,你也能鬆開內心的剎車,踏出改變的一步。

「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心裡明明想那樣做,卻提不起勁付諸行動?
已經下定決心,又因為旁人耳語而再三猶豫?
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敢追求夢想中的事物?
其實,你不必否定自己「真的很糟糕」,或是假裝視而不見。你需要的,只是接納這些糾結心緒,並且反過來,利用「思考」與「行動」,增幅「情緒」的能量。
只要願意往前踏出一步,就能把猶疑、不安、自卑、害怕等情緒拋在腦後。根據本書的41項行動指南,練習專注於眼前的選擇,你會發現──

●真心想做一件事,再難再累都會不辭辛勞;打從心底不想做,再簡單再有好處也不屑一顧。
●不快的情緒,絕對不是負面的東西;「快要失去」所激發的行動,其能量更為巨大。
●不斷行動才能擁有「安定」。
●重點是釐清自己「現在想優先的事項」,再依序進行。
●只要勇於行動,自然就會得到結果。即使不順利,也能很快釋懷。

練習不糾結,是對自己的心誠實,自由地選擇今後想去的方向。現在就跟著有川真由美的行動力,改變原本裹足不前、動彈不得的自己吧!

★名人推薦:

共感推薦
Ada|筆記女王
Emily|「空姐報報Emily Post」版主
少女凱倫|作家
田定豐|種子音樂創辦人
林宜融|音樂工作者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能用澄澈的心看出「真正對我重要的事物」,便有能量突破糾結。事情照樣做,只是心態不同,輕重緩急也會重新調整過。──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當我們願意學習面對恐懼,用行動改變自己,所期待的未來,才會愈來愈靠近。──Emily(「空姐報報Emily Post」版主)
下次糾結時,練習分拆每個小元素,就能幫助自己釐清現在的狀態,並跟著本書的步調,打造更好的自我吧!──少女凱倫(作家)
《練習不糾結》這本書分享了很多實用的方法,教導如何去「想」與如何去「做」,最終讓我們都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林宜融(音樂工作者)
定期整理你的人生優先順序,走在成為自己的道路上,就能創造奇蹟,不再糾結。現在馬上開始!──洪培芸(臨床心理師)
擺脫因活在他人眼光而被撕裂的自我意識……謝謝你正在做的所有事,取回主導生活的動力吧!──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內文試閱:

01 為什麼人總是拖延「想做的事」?
你是不是這樣的人──
其實,你有真正想做的事。
你知道,自己必須為此採取行動。
你也知道,繼續過現在的生活,自己所期待的未來永遠不會到來。
雖然知道,但你今天仍然度過了和之前完全相同的一天。
你一直拖拖拉拉,無法下定決心……
你可能想考取某個證照,想要慢跑,想和家人有時間相處,想去旅行。你有很多想做的事,卻被生活中的各種瑣事追著跑,忙得抽不出時間。
然後,一直隨波逐流……
你也曾下定決心,今天,一定要採取行動。
但東想西想之後,突然又覺得麻煩起來,隨便找了一個藉口,告訴自己「算了,明天再說吧」。
結果,就這樣不斷地往後拖延……
「雖然腦子裡一直想採取行動,但就是提不起勁」、「就是無法化為行動」,每個人應該都曾有過這種狀況吧!
到了最後,還把自己沒有採取行動的原因歸咎於「意志薄弱」,覺得全都是「意志」所造成的。是不是這樣呢?
但是,你之所以沒有採取行動,並不是因為意志薄弱。
而是「現在的感受(情緒)」、「現在的想法(思考)」以及「現在的行為(行動)」沒有達成一致。
小孩子總是朝著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直直奔去。
想觸摸就觸摸,看到喜歡的繪本或玩具就忘我,對喜歡的人總是露出大大的笑容。想跑就跑,想哭就哭,做什麼都竭盡全力。累了倒頭就睡,等到能量恢復之後,又活力滿滿地行動起來。
由於孩子們的思考系統尚未成熟,所以一切行動全憑感覺,他們的「情緒」、「思考」及「行動」都在同一條線上,做什麼都直接又乾脆。
隨著人的成長,思考能力逐漸完善,獲得的資訊增加,人會開始向周圍尋求平衡及妥協,並且考量未來的狀況。這會讓人的行動漸漸受限,導致最後動彈不得。
雖然腦子在催促自己「快點行動」,情緒卻可能對其他資訊產生反應,表達出「不要」、「好害怕」、「好麻煩」,不斷在心裡踩著剎車。
不管是斥責自己「意志太薄弱」或鼓勵自己「只要行動就會成功」,也很難改變這樣的情緒。
一直責備自己「怎麼這麼糟糕」,到最後很可能會完全失去自信。
但是,促使人們前往想去的目標,感受幸福並且成長茁壯的核心力量,正是喜、怒、哀、樂等原始的「情緒」。
無論好壞,「情緒」都能變成極為強大的力量。
優秀的發明,世界各地的文化、經濟、政治,全都是由某種強大的情緒所推動。而我們絕大多數的煩惱,也都來自於各種情緒的干擾。
想讓「情緒」成為助力,「思考」和「行動」的力量不可或缺。當「思考」和「行動」得到正面的迴響,情緒也會隨之改變。這讓「情緒」、「思考」及「行動」得以達成一致。
因此,當內心踩下剎車,不需要否定自己「真的很糟糕」,或是假裝視而不見,可以試著接納這樣的情緒,理解「嗯,這很正常」,然後問自己:「那麼,接下來該怎麼做?」
當「情緒」、「思考」及「行動」達成一致之後,才能朝著自己想去的方向前進。
這一章就是要傳達這個方法。

02 當「情緒」、「思考」及「行動」達成一致,就能發揮超強力量

其實,我們本就具備讓人生變得精彩萬分的能力。
那就是「情緒」、「思考」及「行動」這三種能力。
「愉快(情緒),認同(思考),執行(行動)」,當這三種力量合而為一,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自己的可能性,從而得到真正想要的事物。
這裡有一個誤區,我們在思考時,經常會不自覺地將「情緒」、「思考」及「行動」視為一體,但它們其實是完全獨立的存在。
這也導致了以下種種狀況。
「不知道為什麼(思考),就是沒有動力(情緒),只好一直拖拖拉拉(行動)。」
「感覺好像很棒(情緒),但想了想(思考),又開始覺得不安(情緒),最後一步都不敢踏出去(行動)。」
「雖然試著照別人說的去做了(行動),卻怎麼也接受不了(情緒),心情很鬱悶(情緒)。」
就像這樣,當中的「情緒」、「思考」及「行動」全部各自為政,導致最終無法踏出一步。
這裡,我們試著將「情緒」看成馬,「思考」看成車夫,「行動」看成馬車,再稍微整理一下。
● 「情緒」(馬):下意識湧出的喜怒哀樂、心情等力量
● 「思考」(車夫):縝密且有意識的思考能力
● 「行動」(馬車):將想做的事化為行動的能力
「情緒」這匹馬,開心時會愉悅地往前奔跑,卻又膽小、容易受到驚嚇,一遇到危險不是瞬間僵住,就是很可能暴走狂奔。
情緒能夠讓人即時覺察到危險,但也經常出現「誤報」的情況。
明明只是一隻無害的小動物,卻被放大成可怕的猛獸,或使前方道路看起來既漫長又險峻,在內心引起「不要」、「好可怕」、「好辛苦」的排斥反應。
這時,就需要有智慧的車夫登場。
「唉呀唉呀,沒什麼好怕的。」「只要這麼做就會沒事。」「過去看看吧,那裡真的很棒哦!」像這樣溫柔地牽引馬兒的韁繩。
然後再勸慰馬兒:「要不要試著動一下看看?」只要馬兒敢於踏出腳步,牠的情緒便可能產生變化,不知不覺就忘記了不安的感覺,開心地盡情往前奔跑。
我們自己平時就經常扮演這位有智慧的車夫。
「下雨了,心情好糟,真不想去上班。」每當這種時候,這位車夫就會用開心的事引誘自己,像是「對了,要不然中午去那家店吃吃看吧」,再催促著「好了,快點準備吧」,在逐一的行動中,打開工作模式的開關。
有時候,也會這樣鼓勵自己:「本來有點擔心有沒有辦法勝任新工作,不過想到可以請各方同事給予協助,心情就輕鬆了起來。」「原本只是想試試看而已,沒想到竟然成功了。」
善加利用「思考」和「行動」的能力,去增幅「情緒」的力量,就能啟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