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7 05:48:02PChome書店

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2021年版)


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2021年版)
作者: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出版社:立緒文化 出版日期:2021-08-03 00:00:00

<內容簡介>

本書呈現出布里辛斯基對二十一世紀美國優勢地位的大膽地緣戰略觀點。他的分析重點是,歐亞大陸是人口最眾多、天然資源最豐富、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區域,以及大國在此一區域的縱橫捭闔情況。由葡萄牙至白令海峽、由北歐拉布蘭到馬來西亞,美國霸權將在這塊歐亞大棋盤上受到考驗。

他認為,美國的任務是駕馭歐洲、亞洲和中東的衝突與關係,不使敵對的超級大國出現而威脅到美國的利益或福祉。

布里辛斯基在本書的分析重心是,美國在歐洲、俄羅斯、中亞和東亞四個重要區域的利害關係。斷層在哪裡,讀者或許已經熟悉,但是蘇聯土崩瓦解創造出新敵國、新關係,布里辛斯基針對此一地緣政治新現實,為我們爬梳整理出戰略脈絡意義,譬如,他解釋:
‧為什麼法國與德國將扮演地緣戰略樞紐角色,而英國與日本卻不會。
‧為什麼北約組織擴大是俄羅斯拋棄往昔錯誤的大好良機;為什麼俄羅斯若放棄此一機會,必將抱憾。
‧為什麼把中國當做是威脅,並不離譜。
‧為什麼美國不只是第一個道地地的全球超級大國,也將是最後一個全球霸主,它的意義、影‧何在?

布里辛斯基原創性的結論,令人咀嚼回味再三。

★本書特色:

經典之作,國際政治權威學者、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論世界大勢。
針對地緣政治新現實,爬梳戰略脈絡意義,
探討美國霸權在歐亞大棋盤,駕馭歐洲、亞洲和中東的衝突與關係之考驗。
全方位佈局,影響半個世紀美國全球戰略的最重要推手;
拜登政府外交寶典,地緣戰略領航燈。

★名人推薦:

《大棋盤》是我們期待良久的作品:觀察銳利、思考周密,對後冷戰時代美國的戰略利益有精闢的陳述。
──Samuel P. Huntington,前哈佛大學教授,《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

《大棋盤》終於把美國外交政策必須的新架構以簡明的文字清楚地陳述出來,點出這個國家現在就應開始推動的短、中、長期目標。
──Flora Lewis,美國知名記者,前《國際前鋒論壇報》專欄作家、《紐約時報》外交專欄主筆

布里辛斯基在這本冷戰結束後最重要的鉅作裡,呈現出他的宏觀、敏銳知性觀察,對美國力量賦予目標宗旨。在當前舉世泄沓的時代裡,布里辛斯基不愧仍是美國最具戰略思考力的大師。
──Nathan Gardels,《世界郵報》、《新見識季刊》主編,全球性智庫伯格魯恩治理研究院資深顧問

《大棋盤》將使怯懦者震撼,缺乏想像力者憤怒,肯深思者獲得啟發。
──William E. Odom,退役中將,前赫德遜研究所國家安全研究主任

布里辛斯基夙以對國際事務分析透徹著名,更曾是戰略藝術的實務運作者,他在本書中結合學理及實務經驗,對後冷戰世界及美國的角色提出火辣辣的分析,這是一本必讀的好書。
──Paul Wolfowitz,前世界銀行行長,前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目錄:

〈序1〉美國如何在世界島上玩這一盤棋? ◎陳必照
〈序2〉美國主導的新棋局 ◎蘇起
〈譯者序〉冷戰之後的世界新秩序圖 ◎林添貴
〈前言〉大國政治 ◎布里辛斯基

1
新型霸權
雙雄爭輝、第三道防衛「前線」、中亞各民族走向「去殖民化」、羅馬帝國、中國的大漢帝國、蒙古帝國、歐洲大陸強權各有一片天、美國民眾傾向於與其他國家「分享」全球權力、美國政治領袖成為研究及模仿的對象

2
歐亞大棋盤
歐亞大陸是爭奪全球霸業的大棋盤、合縱連橫.結盟.合作、地緣戰略玩家及地緣政治樞紐國家、英國是已退休的玩家,活在光榮的桂冠之下、俄羅斯:敵乎?友乎?「大中華」的出現、重大選擇及潛在挑戰、美國希望出現什麼樣的歐洲、新的「巴爾幹」危機、最危險的潛在:中國、俄羅斯、伊朗結盟

3
民主橋頭堡
真正歐洲人的「歐洲」並不存在、歐洲的兩大建築師:德國、法國、法國是政治領導人,德國以經濟為後盾、德國在大傘下公開承擔中歐的領導角色、威瑪三角、歐洲跨國統合的熱忱消退、這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由柏林帶領建設歐洲,根本不可行、歐洲的歷史性時間進度表

4
黑洞
全世界赫然發覺蘇聯的自我毀滅竟然如此快速、現在有兩千多萬俄羅斯人變成外國居民、最糟的是失去烏克蘭、西伯利亞廣袤的曠野,似乎在召喚中國人前往殖民屯墾、「成熟的戰略夥伴」成為空洞口號、共產主義陰魂不散的事實象徵,就是莫斯科市中心依然矗立著列寧墓、歐亞主義論、以歐亞同盟取代獨立國協、成為歐洲一員或歐亞浪人?

5
歐亞巴爾幹
種族大汽鍋、掌握瓶子的軟木塞:亞塞拜然、哈薩克是「盾牌」,烏茲別克則是本區民族意識覺醒的「靈魂」、多元競爭、中亞地區伊斯蘭的復活,已變成伊朗統治者野心的一部分、古老絲路重新開通,俄羅斯不再阻絕歐洲與亞洲

6
遠東之錨
亞洲:世界經濟中心、也是潛伏的政治火山、中國之崛起將不只成為遠東主導國家,也將是第一流的世界大國?中國將以統治台灣為二十一世紀頭十年的主要目標、利用美國力量,和平擊敗美國霸權、懼日症現在換成懼中症、許多亞洲人不把日本視為真正的亞洲人、「遠東」擴大為「亞太」地區、日本是美國的屬國?敵人?夥伴?

7
結論
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不可缺的國家」、俄羅斯的第一要務:現代化、跨歐亞的安全體系、超越最後一個全球超級大國、世界新秩序

<作者簡介>

布里辛斯基 Zbigniew Brzezinski
於1977至1981年擔任美國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曾任職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美國外交政策教授,著有《失控》(Out of Control)、《大失敗》(Grand Failure)、《權力與原則》(Power and Principle)等。

譯者:林添貴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包括《亨利魯斯傳》、《蔣經國傳》、《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裕仁天皇》、《季辛吉大外交》(合譯)、《大棋盤》、《李明潔回憶錄》、《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等。

★內文試閱:

‧自序

〈前言〉大國政治╱布里辛斯基

自從各大洲開始政治互動關係以來,大約五百年前,歐亞大陸成為世界權力中心。歐亞大陸居民(絕大多數是西歐邊陲居民)在不同時間,以不同方式穿透,並主宰世界其他區域,成為獲致特殊地位的個別歐亞國家,及享有成為世界主要大國的特權。

二十世紀最後十年,世界事務產生結構上的變化。一個非歐亞大陸的國家破天荒崛起,不僅成為歐亞權力關係的關鍵仲裁人,還成為世界最強盛的大國。蘇聯的崩潰是西半球大國——美國快速竄升,成為第一個真正全球大國的第一步。

然而,歐亞大陸仍維持住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不僅它的西側(歐洲)依然有許多世界政治、經濟大國,它的東側(亞洲)最近亦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中心,而且政治影響力也逐漸昇高。因此,與全球皆有關係的美國如何因應複雜的歐亞權力關係此一議題——特別是它能否制止出現一個有支配力的、敵對的歐亞大國——仍是美國獨領全球風騷的關鍵。

換言之,除了開發諸如技術、通訊、資訊以及貿易及金融等種種新領域的權力之外,美國外交政策必須保持對地緣政治層面的關切,必須善用它在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以創造出穩定的大陸均勢,由美國擔綱擔任政治的仲裁人。

歐亞大陸因此可謂是一個大棋盤,全球盟主地位誰屬,在此決定;這個至尊盟主之爭涉及到地緣戰略——也就是地緣政治利益的戰略性管理。一九四年,有心爭奪全球盟主的希特勒和史達林曾在當年十一月秘密磋商,明白地一致認為應該把美國排除在歐亞權力關係之外。他們兩人都體會到美國勢力如介入歐亞權力關係,將阻礙其全球霸權的野心。他們兩人都認定,歐亞大陸是世界重心,誰能掌握歐亞大陸,就能掌握全世界。經歷了半個世紀之後,這個議題被重新界定為:美國在歐亞權力關係的盟主地位能持續嗎?它將運用到什麼方向?

美國政策的終極目標應該良性且具前瞻性;應該要建構真正合作的全球社區關係,維持人類長程趨勢及基本利益。但是在此同時,歐亞大陸亦不能再出現一個挑戰者,足可主宰歐亞大陸,並進而向美國挑戰的大國。因此,本書的目的旨在界定一個完整、統合的歐亞地緣戰略。

‧摘文

1新型霸權
霸權的歷史與人類一樣悠久。美國目前的全球盟主地位,在其快速崛起、勢力遍及全球每個角落,及其運用影響力的方式上,都與其他霸權殊異。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美國就自我轉型──也受到國際動態關係之影響而轉型,由一個相對孤立在西半球的國家,成為一個史無前例勢力無遠弗屆的全球至尊。
一八九八年美西戰爭是美國第一次出洋征戰,使得美國勢力伸入太平洋,跨越夏威夷、遠達菲律賓。世紀之交,美國戰略家已經忙於開發一套兩洋海上霸權的理論;美國海軍也開始挑戰英國「統治海浪」的理論。美國在十九世紀公布門羅主義,自命為西半球安全獨一無二的防衛者,其後更以美國有「明白的命運」自許,力阻其他勢力伸入西半球;後來,興建巴拿馬運河,更有助美國海軍進出大西洋及太平洋,兼扼兩洋霸業。
美國地緣政治野心能擴張,基礎建立在其國家經濟能迅速工業化上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美國經濟力量已經成長到佔全球國民生產毛額(GNP)總和的約三三%左右,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領先的工業大國。這種可觀的經濟活力是由有利於實驗與創新的文化所培養。美國的政治體制及自由市場經濟替雄心勃勃、不執迷教條的創新發明人創造出史無前例的機會,他們在追求個人夢想時,不會受到陳舊的特權或僵硬的社會層級之局限。簡而言之,美國文化非常適合經濟成長,能夠吸引並迅速融和來自其他國家的才俊人士,此一文化亦加速國力之擴張。
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首度把軍力大規模投注到歐洲。在此之前相當孤立的美國,迅速運送數十萬部隊跨越大西洋——這個越洋遠征軍的規模巨大,史無前例,象徵著國際境域出現一個新的大國。同樣重要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亦促使美國第一次提出一項重大外交作為,欲運用美國原則替歐洲的國際問題尋求解決之道。威爾遜總統的「十四點原則」代表美國理想主義,在美國實力做後盾下,投注進歐洲的地緣政治(十五年之前,美國扮演主要角色,調停俄羅斯及日本之間的遠東衝突,因此展示出其國際地位的上升)。美國理想主義及美國實力的融和,使全世界都注意到它的存在。
然而,嚴格說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基本上還是一場歐洲戰爭,不是全球大戰。但是,它的自我毀滅之特質代表著歐洲政治、經濟和文化優於世界各國的局面已經完結。戰爭過程裡,歐洲沒有一個單一國家能決定性地佔上風,而且戰爭的結果受到美國這個新興的非歐洲大國介入的重大影響。因此,歐洲逐漸成為全球權力政治的標的,而非主體。
然而,美國全球領導地位只是曇花一現,並未使它持續介入世界事務,它迅速退回到自我滿足的結合孤立主義及理想主義之境界。雖然到了一九二年代中期及三年代初期,極權主義已在歐洲大陸聲勢鼎盛,美國此時亦已建立超越英國海軍的兩洋艦隊,但是依然未積極介入,它寧願在全球政治扮演旁觀者。
跟這個特質一致的是美國的安全觀,它以美國是個大陸島的觀點為基礎。美國的戰略以庇護海岸為焦點,因此其範疇狹窄,只以國境安全為念,不太考量到國際或全球局勢。國際間的主角仍是歐洲列強及新興的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才是真正的第一次全球戰爭,在整個過程中,世界政治的歐洲時代終於完結。交戰國家同時在三大洲作戰,大西洋及太平洋均發生激烈交戰;戰火延燒全球最具象徵意義者是,英國及日本分別是邊陲地位的西歐島國及東亞島國,其士卒卻在距其本國數千英里之遙的印、緬邊境做殊死戰!歐洲和亞洲變成單一的一個戰場。

雙雄爭輝

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納粹德國清楚獲勝為結局,則可能出現一個單一的歐洲國家為全球盟主的局面。(日本在太平洋得勝,可使它在遠東稱霸,但充其量日本還只是一個區域性的霸權)。可是,德國大體上是因歐洲以外的兩個大國——美國及蘇聯的參戰而遭到失敗。美、蘇兩國因此承繼了歐洲稱霸全球的未竟之夢。
戰後五十年是美、蘇兩極競逐全球霸業的局面。就某些方面來說,美國與蘇聯之間爭霸代表著地緣政治家最鍾愛的理論之實現:掌控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海權大國,及獨步歐亞大陸內地的陸權大國,雙雄爭輝(中、蘇集團統治的轄區非常近似蒙古帝國的領土範圍)。地緣政治的層面再清楚不過:北美洲與歐亞大陸抗衡,爭奪全球盟主地位,勝者將真正主宰全球。一旦勝負分明,天下定於一尊。
每一方都向全世界提出充滿歷史樂觀主義的意識型態訴求,除強化己方必然勝利的信念外,也合理化本身的運作。每一方都在自己的範圍内明白居於主宰地位——這一點與亟求全球霸業的其他帝制歐洲國家不同,它們從來未能在歐洲本身範圍內確立決定性的優勢。美、蘇雙方亦各自運用其意識型態強化對自身屬國的掌握,令人想起宗教戰爭時期的狀況。
全球地緣政治範疇廣袤,加上雙方教條互相宣稱舉世通行,使得競爭空前地激烈。另一個也具備全球影響的因素,則使得競爭真正獨特。核子武器的出現,表示兩大競爭者之間若是發生正面對衝的戰爭,將不僅是相互毀滅,也將導致相當比例的人類致命浩劫。因此,衝突的強度同時受到雙方極度的自制。
就地緣政治領域而言,衝突大體上發生在歐亞大陸本身的周邊地區。中、蘇集團稱霸歐亞大陸,但並未掌控住周邊地區。北美集團成功地在歐亞大陸的極西海岸及極東海岸奠立地位。這些大陸橋頭堡的防衛(在西方「前線」以柏林封鎖為最顯著例子,在東方前線則以韓戰為代表),遂成為所謂冷戰的第一個戰略性考驗。

第三道防衛「前線」

到了冷戰末期,歐亞大陸南緣出現第三道防衛「前線」(詳見第七頁地圖)。蘇聯侵犯阿富汗,導致美國採取兩大對應措施:美方直接援助阿富汗本土抵抗運動,以便牽制住蘇聯兵力;同時在波斯灣大規模部署美國軍力,阻止蘇聯政治、軍事力量南進。美國投注進波斯灣區域之防務,把它擺在與美國在歐亞大陸西翼及東翼之安全利益同等地位上。
北美集團成功地圍堵住歐亞集團企圖實際掌控全部歐亞大陸的野心,雙方都因擔心核子戰爭的兇險,非到最後關頭不敢直接兵戎相見,意味著競爭的結果最後將以非軍事手段來決定。政治上的活力、意識型態的彈性、經濟上的動力及文化上的吸引力,都成了決定性的領域。
以美國為首的同盟保持住團結一致,可是中蘇集團卻在不到二十年之內就分裂。其中部分原因是民主國家集團較有彈性,共產主義陣營則階層森嚴、教條僵硬。前者有共同的價值觀,卻沒有正式的理論形式。後者強調教條的正統性,只能有一個詮釋中心。美國的屬國實力遠不及美國,蘇聯卻不能一直把中國當成部屬指揮,另一部分原因出在美方經濟上、技術上都比較活潑、有動力,蘇聯則逐漸停滯,在經濟成長或軍事技術上都不能有效競爭,經濟式微隨即助長了意識型態上的士氣消沉。
事實上,蘇聯的軍事力量及它在西方人士間激生的恐懼,長期以來隱晦了兩大競爭陣營之間基本上不對稱的事實。美國較為富裕,技術上遠為先進、軍事上較有彈性及創意、社會上有創造力及吸引力。意識型態上的限制,也傷害到蘇聯的創造潛力,使其制度越加催化、經濟越加浪費、技術競爭力日趨下游。只要不爆發相互毀滅的大戰,競爭拖久了,天平終究會倒向美國得勝這一邊。
最後結果亦受到文化因素極大的影響。美國領導的同盟大致上都正面接受美國政治及社會文化上的許多特性。美國在歐亞大陸西翼及東翼的兩個最重要盟國——德國及日本,都恢復其經濟實力,並且毫無保留地崇拜一切美國事物。美國被普遍認為代表未來前景,是值得崇拜、效法的社會。

中亞各民族走向「去殖民化」

相形之下,俄羅斯在文化上受到絕大多數中歐屬國的輕視,甚且其東方盟國——中國越來越有信心,更加瞧不起它。對中歐人士來說,俄羅斯霸權代表中歐孤立於其哲學及文化故鄉——西歐及其基督教宗教傳統之外。更糟的是,它代表受到中歐人認為文化低劣(此一主張未必公允)的民族之宰制。
中國人把俄羅斯視為窮山惡水之地,更公然瞧不起它。雖然初期中國人只是悄悄對莫斯科聲稱蘇維埃模式可以普遍適用各國不以為然,在中國共產黨革命成功後的十年之内,他們就對莫斯科的意識型態優勢地位發起挑戰,甚至開始公然表明其傳統上輕蔑北方蠻夷鄰國的態度。
最後,蘇聯境內本身有五%非俄羅斯人的人口,也排斥莫斯科的主宰。非俄羅斯人政治上逐漸覺醒,意謂著烏克蘭人、喬治亞人、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開始把蘇聯勢力視為某種外來政權帝國主義式的主宰,而且這個外來政權民族在文化上並沒有更高明。在中亞地區,民族意識或許較弱,但這些人卻受到越來越上升的伊斯蘭認同意識的激勵,而且由於曉得各地都走向「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這種意識益發上升。
蘇聯與從前許多帝國一樣,終於自内部瓦解,未必因直接軍事挫敗所致,卻因經濟及社會緊張而加速分裂。蘇聯的命運證實了一位學者下述允當的觀察。他說:

帝國天生就在政治上不會穩定,因為臣屬單位幾乎一直傾向追求更大的自主,而這類單位的反抗菁英也一直伺機爭取更大的自主。在這層意義上,帝國並不中衰,而是瓦解,通常過程很遲緩,但有時候卻十分迅速。

美國因其對手崩垮而處於獨特地位。它不但成為第一個道道地地的全球大國,同時也成為唯一一個真正的全球盟主。可是,美國獨霸全球令人想到過去的帝國,雖然他們的地理範圍可能沒如此廣大。這些舊日帝國的權力架構大約是建立在屬國、進貢國、保護國及殖民地這樣的階層基礎之上,越在外圍的國家一般視同蠻夷之邦。在某種程度上,就目前在美國陣營內的若干國家而言,這個不合時代的名詞不見得就全然不恰當。與過去相似,美國之能運用「帝國」勢力大致上是源自於組織精進,有能力為軍事目的迅捷動員龐大的經濟及技術資源,美國生活方式具有重大文化吸引力、美國社會及政治菁英全然活力充沛、 天生具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