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5 05:04:02PChome書店

學校才不是你以為那樣


學校才不是你以為那樣
作者:伍葉松 出版社: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21-08-01 00:00:00

<內容簡介>

教育的蝴蝶效應隨時都在上演!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它都會影響你的生活。

◎談教育的專家學者很多,你更要聽聽來自第一線基層教師的真實聲音。
◎從教養、教學、教育三大面向,談當前的教育問題,有獨到的觀察、見解與闡述。
◎發現學校現場的問題,重新省思學校的功能,挖掘教育的良心和愛。

為什麼學校才不是你以為那樣?因為——
學校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地方,不是身在其中,怎知現場虛實?
學校的功能不應只是教各種科目的知識而已,但錯誤的期待,使得學校淪為大型補習班;
我們從來就沒有從「學校」畢業離開,在離開學校以後,還有一輩子的功課。

這不是批評教育的書,只是一則又一則發生在教育現場裡的故事,
就像是花田間一隻隻飛舞的蝴蝶一樣,別以為它無害,
蝴蝶揮動翅膀所造成的空氣擾動,可能在某個地方形成颱風,
說不定就影響了你我的生活。

本書談的是發生在國中階段的事,最是尷尬的成長階段,
很需要有人協助建立適合的價值判斷,
但大人除了叫他們要「讀書」,還給了什麼指引?
畢業後,以為離開學校了,但又可曾想過,
學校對你的影響已經演化成了無形的禁錮,
左右你每一次的選擇,控制了你的人生?
這是一本適合親師共同閱讀的教育反省書,
讓我們更清楚知道學校應該如何辦教育這個良心事業。
它也是一本適合同學們閱讀的書,
才可能跳出教育的框架與束縛,找到學習的新方向。

★目錄:

本書使用手冊
自序

◎第一篇 教養
去你的尊師重道
正義的世界
負向突顯
祕密的祕密
勝利者悲歌
勝戰無形
感恩的意義
新就是好,嗎?
需要與想要
讓天賦飛翔

◎第二篇 教學
0.1 的距離
生命的階段性任務
休息是為了走長路
好人難為
成為對的人
別讓風停了
笨一點,比較聰明
第二哲學
新西遊記
衝動與不作為
寵辱若驚

◎第三篇 教育
小心,別搶了人的功勞
井蛙現象
升米恩,斗米仇
水蛭效應
老婆婆的蛋餅攤
希望
校園賽局
追求他人的幸福
專業樂透
笨蛋,問題是快樂
蟲人
黑羊
後記

<作者簡介>

伍葉松
自從有一次到谷關走了「捎來步道」,然後在街上喝了一杯「五葉松冰沙」,那大自然的芳香,讓我決定以後就叫做「伍葉松」了。
請不要理會我是誰?這本書對你有沒有幫助才是最重要的事。

★內文試閱:

‧作者序

這本書談的是發生在國中階段的事,如果說人生也有所謂的「黑暗時期」的話,國中階
段應該是很多人的選項之一。
國民小學的階段,有好多的實驗小學、森林小學,許多關心教育的家長、企業,都很願
意投資在這個階段,做許多可能性的探索,課程設計自由又多元,真的很有趣。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做了初步的分流,學術取向或技職取向,大家各自努力,而且同學的程度落差不大,只要願意努力,通常都能夠有很明確的回饋。上了大學以後,基本上已經可以像大人一樣成熟地思考自己的未來了,學校或老師或同學,大家的意見都只是參考,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就只有國中階段,真是一個尷尬的階段。
有時覺得,國中這個階段好像是被人刻意用簾幕遮起來一樣,大家都不想看到它,就連
坊間談論教育的書,也很少討論國中教育。電視新聞雜誌報導創新教育時,都是某某國小的情形;許多國中教師的研習,只要是談到多元學習的,好像也只能談國小經驗。但國小經驗能夠適用國中教育嗎?國小畢業生不用面對全國性的考試,想怎麼玩都行!但國中可不行,教育會考像個終極的大魔王般守在國中畢業生的出口,大家都要通過它的檢驗,每個家長也都瞪大眼睛盯著結果。高中也有學測、統測、指考,但是高中生比國中生成熟許多,而且經過一次分流後,同學的同質性也比國中生高很多,基本上已經不太需要操心了。不像國中,許多觀念都只是在似懂非懂之間,價值判斷也還在建立的階段,最需要有大人的指引。大人給了什麼指引?讀書!身邊或社會發生什麼事都不要理會,只要讀書就好。
成長不是用嘴巴說的,當小孩的認知發展需要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大人不教,他
們就會自己學,透過同儕間的閒聊、電視媒體的放送、網路資訊的吸收,他們會用各種管道在不知不覺當中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是、非、對、錯,最後他們的心中會有自己的一把尺,而且可能和大人以為的很不一樣。沒辦法,誰教他們在需要的時候,沒有人願意提供呢!至於讀書這件事,其實和所有其它的事一樣,若是不能讓學生在心理層面產生認同,那麼老師不管說什麼都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不會是教育行為。
小孩的成長和時間的流逝一樣,不管有教、沒教,小孩都會長大,也都會進入社會,也
都會有投票權。特別是政治參與這件事,每一個人的權力都一樣,考一百分的同學和考零分的同學,出了社會後都只有一張選票,對於決定所有人的命運這件事,大家都是一樣的份量。
我們應該花很多力氣去培養少數菁英呢?或是花很多力氣去穩定廣大的中下層同學?我以為,國家教育應該是讓多數人「不差」,而不是讓少數人「很好」。許多人會說二者都很重要,應該同步進行。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如果沒有先確定方向,一旦問題來得又快又雜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地往錯誤的方向偏差。
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Drew Faust)在向二○二一屆的新生致辭時提到,教育的目標,就是讓畢業生有能力分辨有人在胡說八道。這段話源自已故的前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傑里米.諾爾斯(Jeremy Knowles)
The most important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it was to ensure that graduates can recognize when
“someone is talking rot.? ——Jeremy Knowles
在現在這個社會,這句話單純到令人動容。分辨一個人是否說謊?這本來應該是每一個
人都需要具有的基本能力,但是社會愈來愈亂,騙術愈來愈高明,導致世界頂尖大學的校長在歡迎新生的致辭時,居然把這件事當成一件大事來提醒大家。
在大家看似安定的生活底下,其實有許多的問題潛藏,似乎在等待適當的時機爆發。核
能與再生能源的糾結、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同志議題的認識、人口結構的衝擊、藍綠惡鬥的本質、貨幣戰爭的真相、全球暖化的威脅……等。這許多問題都必須依賴全體國民對它有正確的認識,才可能透過民主的選票,選出一個能真正做事的政府。而這個任務,只能依賴教育了!電視裡,每個人對每件事都有一套說詞,同一件事卻有截然不同的說法,搞得大家像是同時生活在平行時空的社會裡。政治分成好幾個陣營互相角力,彼此攻擊,問題不在誰對誰錯?而是支持哪一邊的人比較多!民主政治就是這樣,哪一邊多了一票,那一邊就代表正確,就算是黑的,也可以用人數優勢把它說成白的。(但是黑的本質仍然不變!)老百姓們都是根據什麼來決定要支持哪一邊呢?我們的教育,真的能教育出可以分辨誰是在說謊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