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7 17:58:01PChome書店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附超擬真實作練習)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附超擬真實作練習)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9-12-27 00:00:00

薩提爾親子對話專家李儀婷,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練習,
30 種失控情境 x 3個對話工具 x 3道安全卡榫 x 3不1要,
超擬真實作練習,讓你三言兩語,扭轉親子、手足間的情緒困境。

想要對孩子表達關心之意,一開口孩子就發脾氣;
想迅速解決孩子的爭端,但自身情緒卻讓孩子像爆米花炸開……
為什麼孩子分秒都在挑戰父母極限?

核對彼此觀點、聚焦問題核心,和孩子好好說話。

>先讓問題跑一會兒
‧與戰火保持距離,先平穩內在,別讓情緒影響你應對的姿態
‧孩子情緒仍沸騰時,只需陪伴,不必急於進場對話
‧尋找對話破口,貼近孩子的心,才能展開有效對話

>以薩提爾模式展開對話
‧寧靜而專注的傾聽,讓孩子有被注意、被尊重,甚至被接納的感覺
‧以好奇探索衝突,核對孩子真正的意思,讓問題聚焦
‧結束對話時,誠摯欣賞孩子的努力,把負向行為轉為正向價值

>拋棄對話慣性
‧不要以高壓語言介入戰火
‧不要以上對下、過來人的姿態對話
‧不要以自己的價值判斷回應,忽略孩子的深層需求

>應對的姿態
‧良好的溝通,始於父母平穩的內在
‧直拳教養,讓孩子變成情緒怪獸;蹲下來,看看孩子目光裡隱藏的故事
‧情緒升起時,不急著應對,柔軟的語言,能帶來深層的反省與覺察
‧你可以有期待,但允許期待落空,並學著接納失落
‧在日常裡埋下愛的訊息,讓自己成為孩子最溫柔的牽絆

☆以薩提爾模式開啟的親子對話☆
溝通出現障礙時,試著挪動孩子的感受位置,將對話導向一個有接納有體諒的過程,才是有效溝通。

◆有氣喘病史的老大三三咳得嚴重,要求媽媽坐著抱她睡。沒多久,妹妹川川趨前,也來討抱。
媽媽:「姊姊生病不舒服,我抱著她,讓她睡一會兒。」
川川眼眶泛紅:「媽媽不愛我了,我也想要抱抱!」
媽媽:「我很愛你,但現在姊姊咳嗽很嚴重,所以媽媽得抱著她睡……」
川川:「媽媽,我也不舒服,咳咳(假咳),我也要抱抱。」……

◆當溝通陷入僵局,試試看,要在下列對話中填入什麼句子,才能讓各據一方的親子對話匯流,有效溝通?
媽媽:「川川有看到姊姊生病了嗎?」
川川:「有。」
媽媽:「川川覺得姊姊是很舒服還是很不舒服?」
川川:「我覺得姊姊很不舒服。」
媽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川川:「好啊!要怎麼幫姊姊?」
媽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川川認真思考了一會後說:「媽媽抱姊姊沒問題,我可以幫忙。媽媽,你抱完姊姊,也可以抱抱我嗎?我也想要你抱抱!」
(詳見本書p.135)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李崇建│作家、教育家
許榮哲│華語首席故事教練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溫暖推薦
成蒂│薩提爾模式資深婚姻家庭治療師與教學導師
曹中瑋│資深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品皓│臨床心理師
彭菊仙│親子作家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賴曉妍│三寶媽兼童書作家
(依筆畫排序)

★專家推薦:

|齊聲讚譽|

‧儀婷以故事敘述,再以框架反覆解說,有助於學習者反覆練習。期望學習者也能整理自己的冰山,跨越慣性的應對,邁向新的應對姿態。──李崇建 作家、教育家

‧利用孩子的過去,解決孩子的未來。儀婷帶你回到親子衝突現場,利用簡單提問,三言兩語就讓孩子學會解決自己的問題。──許榮哲 華語首席故事教練

‧「溝通」,一直是親子關係裡最大的挑戰,良好的溝通實在不簡單。我們在交談中,總是太習慣用行動模式解決問題,而忽略了體察彼此在語言背後的情緒,以致於溝通非但沒有互通,反而帶來更大的鴻溝。好在有儀婷老師的著作。我喜歡儀婷老師分享她在關係中的每一段對話與覺察,不僅有深度,還有一種暖暖的溫度,平實而雄厚。這鐵定是一本不容錯過的佳作,我由衷向您推薦。──陳品皓 臨床心理師、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父母在教養子女時,常落入一個陷阱,便是想解決孩子的問題。不料,解決了一個,還有另一個,沒完沒了,於是抱怨:「究竟什麼時候才能不用操心孩子?」
我慢慢體悟到,薩提爾對話的精神之一,就是不試圖解決,而是允許問題存在。當不試圖解決或對抗問題時,你才不會總是期待孩子非得要改變。而在允許的過程中,有機會去探索、好奇、疑惑、反思,同時深刻覺察及接觸內在,更重要的是,完全打開與接納自己。
這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格外關鍵。因為,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大人如何幫忙解決問題,而是感覺到自己被理解、有人承接住他了,孩子也會漸漸長出承接自己的能力。
我佩服儀婷老師在接觸薩提爾模式後,身體力行於自己的家庭生活與教養過程中。經過細細爬梳,將心路歷程化為文字,呈現在眾人面前。書中有儀婷老師與孩子互動的實況,透過案例,拆解薩提爾對話的過程、技巧與精神,還有很多儀婷老師的心得與獨到見解,相當引人入勝。
然而,就算細細讀完,還是會感到知易行難,這是正常的。因為,你帶著一份想立刻用來解決孩子問題的期待,而這個期待本身,會讓你又落入想要對抗問題的陷阱中。如果是這樣,好吧,那就允許自己暫時做不到,接納這樣的自己,就像儀婷老師說的:「接納失敗,比懊惱更重要」,接著,「讓問題跑一會兒」吧!──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這幾年薩提爾對話火紅,被證實是能透澈理解孩子表象偏差行為及其背後深層導因的好方法。但是,薩提爾的冰山各層次理論、停頓或核對等基本技巧並不好理解,且從理解到真正落實於展開對話,又需不斷累積經驗,方能掌握其中的眉眉角角,甚至需要專業老師的提點,否則常會自陷誤區。我非常推薦儀婷這本書,因為這是一本結構完整、非常細膩拆解對話步驟與重要技巧的實用手冊。同時,儀婷的敘述深入淺出,充滿了同理的溫度、順暢易懂,對於想要入門的家長、師長,無疑是最佳自學教材。──彭菊仙 親子作家

‧希望本書能連同媽媽手冊,一起送到所有新手父母手上。媽媽手冊安頓的是外在,而本書,安頓的是內在。──歐陽立中 Super教師、暢銷作家

‧我們不喜歡溝通,尤其是跟孩子。溝通是一道複雜的心理運作歷程,必須設定目標→確認情緒與想法→預判後果→丟出語言→卡關→重新設定。
一旦發生衝突,這些箭頭便足以把你射成刺蝟。因此我們喜歡下指令,因為只需要一個箭頭。
但這個箭頭抹煞了很多東西,畢竟在我們面前的,不是軟體,而是人心。
幸運的是,本書作者李儀婷給出了三樣工具,讓箭頭成為指引,帶你走進孩子的心,分別是:傾聽、核對、用心。
側耳傾聽,完整蒐集訊息;
核對確認,澄清孩子的真實需求;
用心看待,孩子的正向價值。
每樣工具皆以生活實例開箱,刪掉艱澀的學術名詞,留下實用句型。目的很簡單,提醒你工具就在手邊,別忘記帶進日常對話裡。──劉仲彬 臨床心理師、作家、「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粉專主編

★內文試閱:

停頓,讓問題跑一會兒
停頓,在對話過程裡,屬於基礎能力,也是父母掌控親子對話節奏,最主要、最得力的工具。
停頓有太多的益處,無法一一盡數。停頓的奧妙,也難以盡說,只有涉入對話的學習者,真正使用它,才能明白停頓的必要性。
剛開始使用「停頓」這項工具,可能較不易上手,但若轉換為白話一點的說法,停頓就是「讓問題跑一會兒」,應該就不難理解如何使用。
例如:孩子摔倒,前來找父母哭鬧、討抱,那麼大人只要照孩子的想望,讓孩子哭一會兒,或抱孩子一會兒,任由孩子的情緒跑一會兒,看看一段時間過後,孩子的情緒有何變化。
例如:手足爭執,哥哥與弟弟爭奪玩具互不相讓,做父母的就在一旁看著兄弟倆的衝突即可,讓衝突自己跑一會兒,看有無其他變化。
父母若因為孩子哭或吵鬧,而覺得疲累萬分,也可以趁著讓問題跑一會兒的空檔,適時調整自己的呼吸,在停頓的縫隙中緩慢穩定自己的內在。
停頓,有著多層次的意義,有時是為了讓自己即將高漲的情緒恢復平穩,有時是為了讓彼此有足夠的時間思索與覺察,有時則是為了拉開距離,讓彼此都能用更豐富的目光,重新理解對方、貼近對方。
停頓這項工具,用得好是藝術,運用稍有差池,則是冷戰。
在這一章節,將會利用一次「手足衝突」事件,完整解構「對話脈絡與工具」。
調解手足衝突的對話脈絡
以下先呈現對話的全貌,讓讀者明白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對話的路徑。
今年暑假,我和先生帶著三個孩子在台東遠地旅行。
帶孩子出門旅行,肯定都有這樣的經歷:歡喜的帶孩子出遊,最後卻狼狽回家。讓父母狼狽的,絕對不是旅行的路途多遙遠,而是路上孩子們的爭執衝突不斷,哭聲尖叫崩潰聲不絕於耳。
我的孩子也是如此,台東八天的旅行,從出門那一刻鐘就戰火四起,爭執不斷。
旅行到了第三天,一早出門前,姊姊三三和妹妹川川發生爭執,姊姊忍不住動手打了妹妹。
妹妹瞬間悲從中來,哭得肝腸寸斷,於是我開啟了對話,其路徑如下:
我(對川川)說道:「我知道你很委屈,媽媽答應你一定會處理好這件事,你願意相信媽媽嗎?」
川川:「我相信。」
三三忍不住好奇的問:「媽媽,你會怎麼處理?」
我道:「這次旅行已經過了三天,我在思考這次旅行的意義,未來還有五天的行程,我該用什麼樣的理由支撐自己繼續走完全程?」
三三困惑:「媽媽,你說的是什麼意思?我聽不懂。」
我重新述說:「我的意思是,旅行已經第三天了,這三天來,你們是開心的時候多,還是吵架的時候多?你能告訴我嗎?」
三三回答:「吵架的時候多。」
我說:「那麼,請你告訴我,能支持我繼續走完剩下旅程的理由,是什麼?」
三三無法回答我的提問,反而執拗的說:「媽,我不想回去,我想繼續旅行。」
面對三三的反應,我附和:「我也想繼續旅行,但想要繼續旅行,不代表可以動手打人,更不表示我能接受旅行時你和妹妹兩個人每天吵架。所以,我需要你告訴我,支持我們繼續旅行的理由是什麼?」
三三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緩緩說著:「媽,我會跟妹妹自己處理好問題,之後也不會一直這樣吵架,等我和妹妹處理好問題後,你願意繼續帶我們旅行嗎?」
上述對話,看似簡單,但是若能明白內裡每個困境的處理工具,以及對話轉彎的緣由和運作的原理,在何處將對話停頓,就能讓對話成為力量,自己生出翅膀,扇起一陣清風。
接下來的章節,將介紹幾個「對話」過程不能缺少的「工具」與「觀念」:
1. 停頓
2. 破口
3. 發言權
4. 核對
5. 規範

三道安全卡榫 傾聽、複誦、核對
寧靜而專注的傾聽、複誦孩子的疑問、深層核對孩子的意思,
三道安全卡榫,救孩子遠離危險的家庭溝通系統。
幾年前,一位名校新生跳樓自殺。
雖然這不是高中學生自殺首例,然而資優孩子面對高壓環境,選擇結束生命,父母在孩子走上絕路之前,是否曾經接獲孩子的求救訊號?
事實上,這個孩子在出發走上歸途之前,確實發出求救聲,只是父母錯過了,不知道那竟是孩子的求救訊號。
孩子曾經不只一次告訴父母不想進第一志願,因為怕好學校的壓力太大,想降讀第二志願。
父母對孩子有期許,好不容易考上了第一志願,怎麼可以放棄?因此他們大大鼓勵孩子勇於嘗試挑戰,沒有迎向挑戰就退縮的人生,不是他們期望孩子該有的特質。
就這樣,孩子走進了充滿黑洞的恐懼與想像中。
父母其實沒有錯。面對挑戰,要求孩子要勇敢面對,怎麼會錯呢?
孩子也沒有錯。面對恐懼,知道自己能力,因此提出想法,希望父母能理解自己內心的焦慮,何錯之有?
那麼,造成這場悲傷的結果,究竟是誰?
那肯定是家庭溝通的系統不完善,造就了悲劇。
救孩子遠離危險的首要安全卡榫,就是「傾聽」。
當孩子在陳述「恐懼」時,若父母做好傾聽的準備,全神關注孩子,傾全身之姿傾聽,孩子便能鼓足勇氣將內在的恐懼全盤托出,傾訴於父母。若父母傾聽的姿態是敷衍的,沒將孩子的恐懼當一回事,那只怕要錯過孩子的求救訊號了。
與人相處,傾聽絕對是第一步。如果孩子向母親陳述自己在學校遇到的困境,母親卻正在做家事或煮飯,僅以背部或斜眼面對孩子,那麼孩子接收到的訊息就是:母親很忙、很煩躁,沒空理我,最好不要跟母親說話。
如果傾聽的姿態,是寧靜而且專注的,以完整傾聽的方式,與孩子面對面看著孩子,孩子接收到的訊息則是:我是重要的,母親很想知道我發生的一切。
一旦傾聽的橋搭建好了,孩子自然也會順著橋,從對岸向我們走來。
「聽核心」對話精神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展開,尤其「核對」含納「傾聽」、「複誦」、「深層核對」等層次,這便是教孩子遠離危險的三道卡榫。初期使用「核對」,需要父母多一點的覺察,以免被過去的慣性給牽引而不自覺。
有一回我開車載著二女兒川川。當時她坐在後座,我們漫無目的的閒聊,有時聊聊天氣,有時聊聊天空的澄澈,有時則聊聊盤旋的老鷹。有那麼一瞬間,我看見路邊有隻黃色小蝶,在我等紅綠燈時,從車前翩翩飛過。
川川突然問我:「媽,蝴蝶是怎麼做的?」
什麼意思?我納悶極了。
我腦子裡飄過的畫面是:毛毛蟲蛻變成蝴蝶。所以蝴蝶是毛毛蟲做的?這是什麼怪問題?但川川應該不是這個意思,應該是……腦子裡出現的另一畫面是:用紙摺出蝴蝶的樣子!
一想到紙做的蝴蝶這答案,我內在突然湧出不耐煩,川川這傢伙幹嘛在這時候出難題,是想叫我做一隻蝴蝶給她嗎?她不知道我在開車嗎?
如果按照過去慣性,我肯定回孩子:「到底在講什麼?蝴蝶就是蝴蝶,能用什麼做?你怎麼連問個問題都不會問!」
但如果我會使用「核對」裡三個層次的工具,我無須過度詮釋孩子話中的意思,只需將孩子的提問,重新複述一次,許多問題便會自己找到出口。
當下,我便依著女兒的問題畫個葫蘆,把問題丟回去給川川,我問:「毛毛蟲是怎麼做的,你的意思是? 」
川川很可愛的伸長雙臂,回應我:「就是我忘記要怎麼用手做出蝴蝶的樣子啊!」
聽見川川的回答,我不禁笑了。我差點誤解了孩子的意思而胡亂發脾氣了呢。
我僅以對話中「聽核心」的第一與第二層次的「傾聽」與「複誦」(核對工具之一),順利讓問題自己找到出口,化解了。
如果面對女兒的提問,我被過去慣性牽引,僅以我聽到的「觀點」產生出「不好的感受」,直接以「情緒」回應孩子的問題,斥責孩子連一個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問,沒有去「核對」她的真正意思,我和孩子就會在「認知」上辯論,以情緒來溝通,這樣的對話過程,就已失去了「傾聽」,自然也不會有第二層的「複誦」,更不會有更深層的「核對」(此處核對指的是「冰山」各層次的核對)出現,這一切都起因於大人內在的不平穩。
對話中的核對能否展開,父母內在是否平穩,是親子對話是否成功的關鍵,影響甚巨,不得不時刻覺察與警惕。
名校學生自殺事件,倘若父母親停下來,聆聽孩子內在的恐懼,去核對孩子對於學習的想法,結局是否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