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13:25:04PChome書店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看懂青少年憂鬱、難相處、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看懂青少年憂鬱、難相處、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
作者:陳雪如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1-02-25 00:00:00

<內容簡介>

第一線校園心理師,寫給青少年陪伴者的溝通指南
3大關鍵思維×4項家長覺察×6種頭痛情境
全面解讀青少年的求救訊號

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針對青少年的攻勢,擴大守備範圍。
一壘手解決「親子溝通」難題,二壘手掌握「親子教養」原則,
三壘手看守「數位成癮」問題,捕手看管「情感教育」議題,
游擊手應對「人際困擾」的強襲球,外野手則是接穩「情緒管理」的高飛球。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孩子都進化成青少年了,家長當然也要跟著升級!
出生於21世紀的小孩,他們所處的環境、即將面臨的難題,早就不同以往。
至於他們的照顧者,在教養下一代時也比過去更加艱辛。
在這個過度評價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好好長成完整的自己?

本書透過網路世代家長應了解的關鍵思維、應具備的覺察,
溫和而堅定的解決現代小孩在青春期最容易發生的問題,
正確掌握青少年的矛盾心理,為不擅長與孩子相處的家長,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你知道嗎?青少年的暴走,其實跟嬰兒的哭鬧是一樣的。差別只在於一個看起來很嚇人,一個看起來無害,但他們背後在傳達同樣無助的訊息:「我很不舒服,可是我不知道怎麼表達,請幫幫我。」

青少年照顧者在青春期孩子大暴走時,要教給孩子的,不是「脾氣好一點」或是「放尊重一點」,而是教導孩子如何控制情緒,並發展談判技巧,學習協商與溝通。

關係是傷也是藥,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幫助孩子長成更好的自己。每一個大人都當過青少年,或許你曾經想過用同理心來應對他們,以為這是最好的教養方式。但在你試圖用經驗來指導孩子之前,請先想想現在的狀況是否與過去相同。

本書所謂的青春期,泛指12-22歲這個階段。不要懷疑,即使是已經成年的孩子,也仍存有青春期的煩惱,延遲長大。離不開手機、人際關係失衡、家長過於忙碌疏於溝通、選擇太多看不到未來……網路世代的孩子在步入青春期時,面臨著比過往世代更加艱鉅的成長挑戰。

孩子在學著長大,大人也可以學著當一個能幫助他們長大的陪伴者,成為他們最堅實有力的後盾。

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你家青少年又是哪種類型的小孩?
了解彼此的真實性格,才知道怎麼跟對方好好相處。
這裡有個小測驗,或許可以幫助到你們:https://cplink.co/tnSdPnp5

★本書特色:

第一線校園心理師陳雪如,寫給青少年陪伴者的溝通指南。3大關鍵思維×4項家長覺察×6種頭痛情境,全面解讀青少年的求救訊號。

?以阿德勒正向教養法為核心,讓家長為養育青少年做好準備
?以家庭系統理論為基底,從家庭背景與家長關係,追溯青少年教養問題的源頭
?深度詮釋美國i世代縱貫性研究,針對網路世代獨有的成長困擾,重點聚焦分析

★專家推薦:

【青少年關懷者一致好評推薦】
余懷瑾 Super教師
林佳慧 諮商心理師/Bowen理論生活教練
姚以婷 亞和心理諮商所院長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作家
修慧蘭 政治大學、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海苔熊 心理作家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品皓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歐陽立中 Super教師/暢銷作家
羅寶鴻 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依姓名筆畫排序

★目錄:

推薦序 青春迷霧的行路指引/陳品皓
推薦序 原來是青少年的翻譯蒟蒻/歐陽立中
作者序 家庭永遠是孩子最堅實的依靠

前言 當個夠好的父母就好

第一部:教養青少年的關鍵思維
青少年家長,你準備好了嗎?
?小測驗: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青少年討厭父母是正常的
青少年其實想多跟父母相處

第二部:青少年家長應有的覺察
問題不在孩子,在整個家
你能適時對孩子放手嗎?
情緒智商也會遺傳?
夫妻與孩子的三角關係

第三部:現代青少年面對的問題
與網路小孩的跨世代溝通
數位成癮與時間管理
社群軟體與網路霸凌
?小測驗:我家孩子被憂鬱所困擾嗎?
青少年心理疾病相關問題
情感教育與性別認同
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

結語 改善親子關係的五大途徑

<作者簡介>

陳雪如 Ashley
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畢業,現為Ashley心理科學苑創辦人、企業課程講師、大專院校輔導老師。擅長領域包含協商談判、人際溝通、親密關係、親子教養、情緒調適等。
深耕於青少年輔導十餘年,深信家庭是一個系統,家人彼此間會互相影響,提倡以正向教養的方式引導孩子,幫助他們從錯誤中學習,期待他們能發展出足夠的心理素養,以面對未來變動快速的世界。
專業證照:諮商心理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家長講師、NLP專業執行師、國際催眠執行師

facebook.com/AshleyPsychologist

★內文試閱:

‧作者序

家庭永遠是孩子最堅實的依靠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深耕於青少年輔導十多年。大學就讀輔大心理系時,我即跟著張志豪老師,在台灣第一個少年服務外展機構,也就是西區少年服務中心,用戲劇治療的方式,帶領生活在犯罪高風險的非行少年,透過敘說與戲劇,幫助他們以不同視角重新省思自己的生命故事,並在舞台上展演,讓自己的生命歷程被見證與同理。
政大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畢業後,我曾擔任過國中的專任輔導教師,以及多所大專院校的心理師。在輔導青少年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孩子的許多問題,都是來自家庭日積月累的各種議題。這些行為偏差或心理問題嚴重的孩子,其實很需要家長的支持與協助,但遺憾的是,這些孩子的主要照顧者,通常不願意為了孩子來學校,也不願意改變舊有卻無效的教養方式。深刻的無力感讓我知道,要協助孩子向上向善,單靠校方是不夠的。
雖然我有大量跟青少年相處的經驗,但我過往服務的青少年,多數受限於各種因素,導致家庭教養功能不彰。為了補足這點,在書寫這本書之前,我特意找了許多重視親子關係的父母來訪談,了解他們在與青少年相處過程中會遇到的難題,將大家共有的經驗整理起來,並提供心理學的解法。
我深信家庭是一個「系統」,家人間彼此會互相影響。我也深信孩子是一張白紙,孩子會成為怎樣的人,除了天生氣質之外,照顧者與孩子互動的模式,會形塑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自我價值感的養成,以及做人處事的價值觀等等。
正因為知道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力之大,因此我對家族治療深深著迷,研究所時期便跟著家族治療的專家學習,例如修慧蘭老師、趙文滔老師、孫頌賢老師;並在出社會後持續進修,跟著薩提爾的好友、同事兼學生瑪莉亞.葛莫利,以及李島鳳老師學習薩提爾模式,並跟著謝麗爾.歐文與姚以婷老師學習正向教養。
關於家族與親子關係,我學了很多不同的理論,對我來說,能抓老鼠的都是好貓,這些不同家族治療的理論學派,有許多相同之處,也有許多各自獨特的見解,能夠幫助不同狀態的人。
例如,薩提爾很注重對話的方式,尤其是跟青少年的子女溝通,尊重與傾聽是非常重要的。但坊間已經有許多書在教導如何用薩提爾模式對話,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的對話練習》,就幫助許多家長改善了他們與孩子的溝通模式。因此在這本書中,我不再著重於對話,而是引用台灣較少人認識,但在國外相當知名,跟薩提爾同樣身為家族治療理論先驅的「包溫學派」。
包溫將焦點著重於觀念上的調整,例如當一個孩子出現問題,並非只有孩子要改變,而是整個家庭都需要改變;或是如果覺得孩子情緒很失控,通常是家庭傳承來的等等。以整體的視角,不再將問題聚焦於孩子個人,讓有心想改善親子關係的家長明白,若期待孩子能夠改變,必須整個家庭一起努力。如果家長無法讓孩子改變,也無須擔憂,因為只要家長自己改變了,也能影響孩子改變。家庭做為一個系統,任何家庭成員的改變,都會連動影響彼此。
在書中,我也引用了許多「正向教養」的概念,主張以不懲罰,也不獎賞的方式,培養出有責任感、獨立自主的孩子。在上個世代,是以打罵掛帥,但我們都知道,懲罰只在短期內有效,到了青春期,家長打不過孩子了,就無法繼續用懲罰的方式管教孩子。到了這個世代,主張不體罰,許多家長都改用獎賞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但獎賞會削弱孩子的學習,由內在動機轉為外在動機。
例如,本來就喜歡讀書的孩子,因為考試考得好而得到禮物,之後可能變成為了外在的禮物才讀書,只要沒有獎賞,就不願意讀書了。因此正向教養認為,家長不該著重在針對「結果」給予懲罰或獎賞,而應該針對「過程」給予鼓勵。
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日常的互動對話,會影響孩子長大後遇到難題時,如何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懲罰與獎賞會讓孩子產生「如果做不好,就是個失敗者」、「我好糟糕」等自我挫敗的信念。而「鼓勵」則會培養孩子對自己的自信與信任,當面臨挫折時,聚焦於「我做了哪些努力」、「哪部分做得不錯,有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或是「我或許做得不好,但我相信自己可以找到辦法」等,尋找資源幫助自己,引發正向循環。
因此我認為,在青少年時期,運用「正向教養」的方式引導孩子相當重要。青少年處於探索階段,他們想要嘗試,但技巧不成熟,總會出岔子。如果家長跟在孩子後面幫孩子收拾善後,孩子就無法從失敗中學習,也無法變得獨立自主,因為孩子不用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但正向教養主張「犯錯是學習的機會」,孩子犯錯沒關係,犯了錯,他們才有機會從錯誤中修改,學習更妥當的處理方式。
我平時除了在校園教導親子溝通之外,也常在各大企業講授職場溝通。我與許多常在企業授課的講師發現,領導新世代的部屬,與領導家中的青少年有許多相似之處。當一位主管願意學習不同的溝通方式、願意理解新世代的部屬,通常這類主管回到家中,也會願意理解青少年的孩子,當孩子的人生指導教練,陪伴孩子成長。
成人教育的前導,其實是家庭教育。運用正向教養的概念,在日常與孩子的互動中,可以培養孩子成為一位負責任、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成人。本書提供的教養方法,期待能培育孩子發展足夠的心理素養,以面對未來變動快速的世界。

‧推薦序

青春迷霧的行路指引
陳品皓/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我在學校演講時,家長最常問我的問題,都是和青春期孩子的互動有關。我自己身為父親、心理師,還在高中職教過幾年書,直到現在,和青春期的孩子互動,對我來說仍是一大挑戰。至今我都還在學習理解身處於青春期的大孩子,過程中免不了會有挫折和無奈,我經歷的這些心情,相信也是大部分家長都曾有過的感受。
青春期的孩子,不是口條大噴發,就是情緒大爆炸,完全不知道他腦袋裡到底裝了什麼東西。孩子有意見時,不是碎念就是頂嘴;有情緒時,不是陰沉就是臭臉,搞得我們必須不斷翻看孩子以前小時候天真無邪、笑得燦爛的照片,才能稍稍撫平心中的情緒,但只要一想到孩子現在的嘴臉,血壓不免又要再度飆高。身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人生實在好難!
爸爸媽媽的難為,放眼望去大概無一例外。這一切追根究柢,還是因為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落差實在太大,孩子正走進青春,而青春離我們太遠,以致於我們很難真正體會他們所經歷的身心劇變,無法理解他們將要面臨的各種生活壓力。
面對家長的迷惑與困頓,我一直很希望能夠有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具,將孩子常見問題都整合在一起的好書,提供家長指引與參考使用。在我的期待中,這樣的一本書,不只能讓我們理解孩子的內心,也能讓我們具體知道該如何與孩子互動,尤其是當孩子可能有網路沉迷、憂鬱低落、性別認同甚至是精神困擾時,也能讓我們知道該怎麼分辨與應對。在面對孩子學習與職涯的發展時,如果還能提供我們指引的話,那就更加完美了。
這樣的野心與企圖,我很驚喜的在雪如老師的大作中看見了!雪如老師在她豐富的實務經驗與專業學習中,佐以經典的心理學理論,細膩且深入的把她對孩子的觀察與互動,整理成一篇篇完整又清晰的文章,帶著我們穿透行為的表象,深入孩子的內心。在青少年看似彆扭又矛盾的衝突下,你開始理解孩子各自不同的獨特與單純,並發現這是如此普遍的存在。
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想到許多過去服務過的大孩子,他們在關係中那種隱微又強烈的心理狀態,和書中的許多地方相互呼應。這些對孩子心理狀態的描述,往往也是我們家長很難察覺而忽略的部分。如果我們能早一點看到這本書,或許就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衝突,這該有多好呢?
身為資深的兒童與青少年治療師,我在這裡誠摯的向大家推薦本書,相信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也會和我一樣深深受益。
***
原來是青少年的翻譯蒟蒻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我很喜歡看哆啦A夢,每次都很期待他會從口袋裡掏出什麼道具,在這麼多道具裡,我最想要的就是「翻譯蒟蒻」。只要吃下這個蒟蒻,你就不用擔心對方是外國人、原始人,還是外星人,瞬間就能暢談無阻。
但是我發現,語言的隔閡事小,最難的是,明明用的是同一種語言,卻完全無法溝通。有這種事?還真的有,那就是跟「青少年」溝通。
我本身是高中教師,最怕的就是家長日。倒不是怕面對家長,而是當家長聊起他的孩子時,我感受到他們對孩子的無奈和焦躁。原本好好的孩子,一進入到青春期,就完全變了個人似的——回到家一言不發,直奔房間;多問個幾句,就跟你頂嘴嗆聲;難得看到笑容,結果都是在滑手機。當然,我完全能理解家長的心情,但跟青少年相處的技巧,哪裡是三言兩語就講得完的呢?
所以我突發奇想,想說要是多啦A夢有青少年版的「翻譯蒟蒻」,一吃下去,家長就能瞬間聽懂青少年的心裡話,那該有多好!沒想到,還真的有這個道具。但不是哆啦A夢掏出來的,而是心理諮商師陳雪如寫出來的新書:《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
雪如在大專院校擔任心理諮商師,同時也是知名作家和講師,她長期跟青少年相處,非常明白他們心裡的小劇場。這本書,就是要帶你一起卸下青少年的武裝,去聽聽他們內心的脆弱。
舉個書中我很有感的情境好了。像是很多人都會對孩子沉迷手機很頭痛,有的父母會直接斥責孩子,或是命令孩子不准用手機。有些孩子屈服了,但有些孩子會直接開戰,最後演變成家庭革命。
當你吃下雪如為你準備的翻譯蒟蒻後,你會聽到孩子的內心話:「為什麼都是你們說了算?我已經長大了,難道就不能自我管理嗎?」「為什麼只看到我玩手機,我認真念書時,你們怎麼就沒看到?」「好啊!現在禁止我玩沒關係,我就趁你們睡覺時玩通宵!」
這下你明白了,當你們的對話如果只是流於海面上的交鋒,是沒用的。因為真正的關鍵,在於孩子海面下的那一座冰山。聽懂青少年的內心話後,才能開始擬定溝通策略。當然,貼心的雪如全都為你準備好了:首先,在框架內讓孩子做選擇;其次,請孩子幫忙,聚焦在他努力的過程;最後,在衝突時按下暫停鍵,調節自己的情緒。
當然,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針對青少年的攻勢,擴大守備範圍。一壘手守備「親子溝通」問題,二壘手守備「親子教養」原則,三壘手守備「數位成癮」問題,捕手看管「情感教育」議題,游擊手應對「人際困擾」的強襲球,外野手則是接穩「情緒管理」的高飛球。
你不得不佩服雪如的面面俱到,以心理學理論為根基,以實際案例為情境,以具體做法為解方。如果你正為青少年的教養傷透腦筋,那麼這本書將會是你的救贖。快吃下雪如為你準備的「青少年翻譯蒟蒻」,你會發現,親子溝通其實可以更簡單又有效!

‧摘文

青少年討厭父母是正常的
「我工作真的很忙,雖然有花時間陪小孩,但我知道這樣的陪伴沒有品質,工作跟家庭真的無法兼顧。」
「為了孩子,我辭掉主管的工作,為了緩和我們之間緊繃的關係,我甚至還請人教我玩他喜歡的手遊,以為跟他一起玩,我們可以變得比較親近。」
「可是這些都沒用。我們老是為了他抽菸、沉迷手機的問題吵架,我……我甚至覺得……他恨我。」
媽媽非常艱難的吐出「他恨我」三個字,眼淚瞬間潰堤。媽媽的心好痛,為孩子付出所有,最後卻成了孩子心中最厭惡的人,對話超過三句就會吵起來,這完全不是媽媽所期待的親子關係。
其實,這位媽媽並不孤單。在我輔導青少年的過程中,聽過許多青少年告訴我,他們也曾經恨過父母,或是此刻正在生父母的氣,覺得再也無法跟父母待在同一個空間中,滿腦子想要離家。
恨的背後是愛,是渴望療癒
「其實,我年輕時,也恨過我媽媽。」孩子的爸有點尷尬的說出這句話。
「我學生時代很頑皮,有一次,我用了其他同學的名字報名籃球賽,還得了第一名!事後被學校發現,學校說要沒收我的獎項,還把我爸媽叫來學校。」
「我媽也是老師,她覺得我做出這種事情很可恥,一來就跟著老師罵我,還要我去全校面前道歉。我當時覺得很屈辱,也很傷心,覺得媽媽為什麼都不聽我解釋?」
「我們吵了起來,媽媽氣到手都在發抖,她說,她沒我這種兒子!甚至叫我去死算了……我當然馬上嗆回去,跟她說我沒你這種媽媽!」
「事後,我忘記我們是怎麼合好的了,我猜就是假裝沒事吧?但我心裡其實開始質疑媽媽對我的愛,好像只要我不是她想要的樣子,她就不愛我了。在那之後,我開始變得不信任我媽媽。」
「表面上我們的互動跟以前沒什麼不同,但我知道一切都變了。我們再也回不去從前,我的心真的很受傷。」
「有了小孩之後,我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知道我跟爸媽的關係,會影響到我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所以有一天,我主動跟我媽媽談心,想修復這段過去。」
「我告訴我媽,其實當年她站在老師那邊一直罵我、叫我去死,我覺得很受傷。沒想到我媽的反應竟然是否認!她說她完全不記得有這樣的事情,還指責我怎麼一件小事記這麼久,說我心眼有夠小。」
「我覺得我受到了二次傷害。我跟媽媽說這段往事,不是為了要指責她,只是想讓她知道我當下的感受,希望媽媽可以看到我當年的傷,安慰我,這樣我就可以對這件事情放手了,我就可以重新信任媽媽。沒想到媽媽的反應卻是否認、指責,這讓我覺得,我跟我媽的距離更遙遠了。為了不讓自己受傷,我必須對我媽築起一道更厚的心牆,把她阻隔在外。這麼做讓我覺得悲傷,但又不得不這麼做,否則,我會太痛。」
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共通經歷。無論是正經歷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或者曾經是孩子,現在已經長大、生子的成年人,都難免受過來自於父母的傷害。
很多時候,父母無心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會讓孩子感覺受傷。但受傷是沒關係的,就像學走路一樣,孩子總會跌倒,在受父母教養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受傷,這就是成長的一部分。只是,父母與孩子本身,都有責任去療癒傷痛,將傷痛轉化為扎實的愛。
青少年對父母表達恨意的背後,是因為邁入青春期的他們,開始長出一點自我,開始覺得有力量。這給了孩子勇氣,對父母表達童年的傷痛。孩子要的其實很簡單,只是希望父母可以看見這個傷,安撫當年那個受傷的小孩,讓他們可以釋懷。
孩子討厭我,該如何回應?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當年就是做錯了,罵他沒什麼不對啊!就開始跟孩子爭論對錯,或是覺得父母權威受到挑戰。其實,行為的對錯不是重點,重點是父母當下的處理方式,讓孩子有了心結。例如,孩子可能認為爸媽不愛自己,認為自己是糟糕的等等。
安撫孩子情緒的目的,是去處理這個心結,讓孩子能夠以更健康的心理素質邁向成人。到底該怎麼去修補親子之間已經造成的裂痕呢?以下是療癒傷痛的三個關鍵步驟:
一、勒住舌頭,少說多聽
首先,一定要勒住舌頭。好好聽孩子說就好了,不管孩子說的對或錯,都不要反駁,傾聽就好。
如果在聽的過程中,家長自己也覺得委屈、有情緒,那麼,照顧自己的情緒也很重要。可以讓孩子知道,我們很想聽孩子說,但現在需要一點空間靜一靜,請孩子用傳訊息或寫信的方式,將想法表達出來,等狀態調整好會去看訊息,再找時間約孩子聊聊。
二、好奇的探問
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能夠跟孩子聊聊的時候,假裝自己對事件全然無知,當個採訪者,用純然好奇的態度,探問更多當下互動的細節,例如詢問孩子:
「你那時候的感受是什麼?」
「如果你是我,會怎麼做?」
「你覺得最受傷或在意的點是什麼?」
透過好奇的探問,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其實是很尊重、在意孩子的,這會鼓勵孩子願意繼續說。
敘說本身就是一種治療的方法。在心理治療中,有一種方式叫做「敘事治療」,同一個故事,透過一次次的講述,每次都會產生新的版本,舊有的創傷故事在敘說的過程中,不斷被改寫、被重新建構,一樣的故事,卻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例如,孩子在第一個版本中,可能覺得媽媽不問緣由,就跟老師一起罵他,表示媽媽不挺自己,只挺老師。受傷、不信任、被背叛的感覺,從那時起深埋在心中發酵。
但透過媽媽好奇的探問之後,讓青少年重新看待這件事,發現如果是自己,也會站在老師那邊罵孩子,因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覺得老師是權威,說的一定都對。心中頓時明白,媽媽當下的背叛,是一種文化制約後的反應,孩子可以與媽媽約法三章,希望以後再發生類似情況,媽媽可以先聽孩子說,避免孩子擔心再次被媽媽背叛、誤會。
三、看見孩子的受傷
許多父母第一次聽到孩子表達恨意時,會感到非常羞愧、否認孩子的指控,或是開始指責自己不是一個好父母。
其實,恨的反面是愛。孩子不是真的覺得父母很差勁,只是希望大人能夠有雅量,能承接他們的負面情緒。人際關係是很複雜的,我們在社交中,很容易喜歡一個人,但某些時刻,又感覺這個人很討厭。孩子透過父母的反應,其實在學習:
「我可不可以對別人表達負面情緒?」
「該怎麼表達比較恰當?」
「我該如何守護自己又不傷害他人?」
「別人讓我受傷了,我該如何修復這段關係?」
假如你的孩子從沒對你表現過負面情緒,很可能孩子已經決定將這一切深埋在心中,或許孩子覺得爸媽還沒準備好承接這些,也或許孩子覺得自己心裡還沒準備好。
身為成人的你,如果覺得有足夠的勇氣跟能量,能夠承接孩子的負面情緒,鼓勵你在聊天的過程中,主動詢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爸媽有沒有做過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很受傷?」這或許能讓假性親密的親子關係,進入到更深層、更有安全感,也更真實的愛與信任。但前提是,成人的自己真的準備好要跟孩子談這些了。沒準備好也沒關係,只是時機未到,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不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