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2 12:42:12神奇的木瓜

夏目漱石─心

心之上篇─老師與我
一、「我」毫無來由的把鐮倉海灘看見的由者稱之為「老師」,作者一開始並沒有說明。當持續往下看之後,便發現其實文中的老師和文中的主角「我」有著極大的類似性,因此文中的「老師」可以被解釋為經驗的先行者,「我」想以老師的先行經驗,作為人生的借鏡。
二、「老師」在上節十四章說出這樣的一段話:「生於充滿自由、獨立和自我的現代,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品嘗這種寂寞。」
三、人常常在「發生某事之後」性情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而文中的老師正是那轉變之後的老師,而「我」所展現的,卻是「發生某事之前」的老師,之前與之後,正是人性的善與惡的交界。

心之中篇─父母與我
一、文中記載的父母,對「我」有著極高的期許,這和現在的父母相同,而這個期許,卻往往是超乎能力所及的期許。
二、文中的父親因為腎臟病發,再「我」大四的時候發病,而當「我」畢業回鄉後的一次談話,卻讓「我」也了解到,因為珍惜所剩下的時間,而開始聽從父親的安排,卻也在同時心中有著莫名的抗拒,把這例子拿來看看現在的人,人性果然是恆古不變的阿!(笑)
三、臥病在床的父親、服侍在旁的母親和一個大學畢業卻失業的兒子,這樣的畫面,令我印象深刻。

心之下篇─老師與遺書
一、一個人要揭開他的陰暗的過去往往是痛苦而殘忍的,而如今這個經驗的先行者卻一字一句的將他的過去說出來,當下的勇氣與決斷,可以想見的掙扎。
二、在下篇中「老師」寫到以下的句子:「你竟逼我把過去像繪卷般攤開在你面前。你毫無顧忌的展現出決心,想從我的肚子裡挖出某種活跳跳的東西;
要劈開我的心臟,啜飲溫熱竄流的血潮。現在,我剖開自己的心臟,把你的臉浸入血潮。儘管我的脈動停止,只要在你心中孕育了新生命,我就滿足了。」
三、當人性在探索其他人私密的當下,是否想過當私密被揭開的痛苦是否是可以被承受的呢?尤其是當這個秘密是一段極不好的回憶的時候。
四、做決定需要相當的勇氣,而執行是需要絕對的衝動。

心─結語
一、人心不管是在任何時代,脆弱的程度永遠都是相同,而相同的迷惘卻是一再的上演。
二、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不管是再19世紀或是20世紀甚至現在的21世紀都是一樣的,而如何才能讓孩子了解這樣心情?
三、當情感與道德相剋的時候,要如何做抉擇?文中的老師最後選擇以殉死來作為解決的辦法,有更好的方法嗎?
四、知識份子真的是一種「高等遊民」嗎?擁有了更多的知識而心態要怎麼作才可以配合呢?
除了「高處不勝寒」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中人以下不可語上』有更好的溝通方式嗎?
五、本書是夏目漱石相當成熟的作品,若要拜讀夏目的書,建議從『我是貓』入手,比較能了解夏目的筆風與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