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1 16:22:31夢天使

國語日報「在地書寫.民俗節慶」魔法教室1:土地的印記

     魔法教室的在地書寫,從三月的「地名」探索,回溯開發初期的傳說和期待,展開時間旅行;四月的「物產」像特殊標記,讓我們對成長的故鄉更加自信,證明我們不一樣。到了五月,我們要在全台灣共有的節慶和民俗中,找到「土地的印記」,用一種「認識新朋友」的新鮮感,為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注入「陌生的吸引力」。

    首先,記得「樂趣優先,找出熱情」。從年初到年底,想一想自己參加過哪些傳統節慶活動?最喜歡哪一部分?有些活動在旅行時到處都看得到,有些只有在自己的家鄉或某個特別的地方才看得到,這時就可以想清楚,哪一個季節、哪一個節慶、哪一個活動,我們覺得最有趣?

    從興趣出發,寫作就變成好玩的遊戲。接下來學著「資訊蒐集」:

    1.多用一點心,注意各種隨著時序改變的布條、看板,感受生活周遭的慶典、活動

    2.有興趣,也可以透過搜尋引擎,了解各種節日由來和演變。

    3.留意新聞報導,不僅深刻愛上自己家鄉的「在地特色」,也可以認識更多獨特的「異地文化」。

    4.試著採訪親友長輩和鄰居,提問,傾聽,這些口述故事,常能在民俗節慶中勾出充滿時間感的記憶,藏著過去的傳說、他們的童年,以及和現代模式相互對照的生活樣貌。

    最後,記得從記憶裡找出自己最難忘的「感性印記」。好好珍惜充滿在地記憶的日常生活,有機會,也試著和家人一起在特殊節慶規劃主題旅遊,循著春節、元宵、端午、中元、七夕、中秋……這些節慶,以及媽祖遶境、王船海祭、客家義民祭原住民豐年祭……這些民俗,真實感受各種不同的文化情境,說不定哪一天,這些洋溢著獨特情韻的「成長印記」,在需要表現自己、介紹土地時,也能形成關鍵影響喔!

魔法實驗室

    五月立夏,過完冷冷的春節暖暖的春甦,天候開始燥熱,中秋後一年又開始轉折。試著從一整年的民俗節慶中,找出熱情,樂趣優先,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材料;而後「資訊蒐集」,尋找亮點;再從日常生活中領略印象最深刻的「感性印記」,分享真實經驗,或者是奇幻的想像世界;最後,記得訂一個有趣的題目喔!

魔法備忘錄

        火龍帶著祝福來

    小時候的很多事情都忘了,就是記得坐在爸爸肩膀上,在接連不斷的炸裂聲和大聲小聲的驚呼裡,張大眼睛看著「會冒火的龍」,在焰火中起舞。火光如雷電炸裂,那時,總以為故事書中一條又一條不同的龍,穿越時空活了起來。

    這樣一年又一年,長大後功課越來越重,課程越來越多,爸爸很早就扛不動我了,媽媽也不再大呼小叫嚷著去看「𪹚龍」,領過紅包後在元宵節吃了湯圓和菜包,好像就把「年」過完了。直到有一年打球扭傷時,在國術館聽死黨聊起,忍不住跟著他去認識「𪹚龍」七部曲,好像童年的魔幻龍,重新又活起來了。

    從大年初九天公生前「糊龍」,虔誠的取材裁製;再舉辦安座「牽龍」儀式,恭請客家龍神庇護大家;接著「祥龍點睛」,祈求天降神靈瑞氣附於龍身,護祐蒼生;然後「迎龍」,請神龍造訪地方,繞境帶來好運。接下來就是整個城市的大事了!先「跈龍」,跟著沾染點平安吉祥;再燃放鞭炮「𪹚」,恭迎靈氣,驅邪納吉,據說會愈𪹚愈旺喔!最後才「化龍返天」,在元宵後讓龍隊返回點睛宮廟,圓滿的送龍神返天。

    深入了解了這些歷程,我被一股古老而熾熱的力量喚醒,每一年總能在年初的𪹚龍中熱烈騰躍,無懼寒夜,開始學會珍惜生活,忘卻一整年的疲憊。當苗栗街頭擠滿人潮,空氣中瀰漫著火藥與煙香交織的「神靈氣息」,我都特別開心,那鉚釘鋼骨打造、身披金鱗紅鰭的𪹚龍,是最可靠的守護神,無論以後我在哪裡、遇見任何問題,我都會在煙霧中看見龍影隱隱,告訴我,一定可以撐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