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8-20 00:44:27黃允中

【演員速寫】伊旺麥奎格

Picture copied from http://www.geocities.com

具有自己Style的個性人物與所謂的「偶像」雖然有時候很接近,但是他們似乎又有著一些根本上的差異。偶像有點像是墮落後的個性人物,有許多好萊塢巨星就是在成名後開始逐步向名與利妥協,越墮落知名度越高,最後成為偶像的。

例如比較一下基努李維在《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O,1991)以及《捍衛戰警》(SPEED,1994)之後各片中的形象就可以知道了,才短短幾年,他不是越來越像是一個國中小女生會喜歡的軟趴趴的俊美青年了嗎?所以說,對於真正尋找自己Style的人而言,偶像化是一種「向下沈淪」般的原罪。因為──不論當事人自己是怎麼想,他們向市場妥協會讓我們這些影迷或歌迷失去一種「我欣賞你是因為我慧眼獨具」的感覺。

就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會發現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是如此能夠滿足我們身為伯樂的成就感,我們對於人生不論是痛恨或者充滿疑惑,都有他專屬的角色值得我們認同與模倣。而且即使是演出大卡司的好萊塢電影,也總是因為堅持個人原則而給人一種淡淡的「非主流」色彩。

1971年3月31日伊旺麥奎格生於蘇格蘭的一座小城,他也在同一個地方成長到青少年時期。他最早的關於電影表演的啟蒙是在六歲的時候觀賞自己的舅舅丹尼斯勞森(Dennis Lawson)出現在電影銀幕上──演出的是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中同盟軍的一位名叫Wedge Antilles的戰鬥機駕駛員──這並不是一個小角色,因為他負責在星際大戰四至六集中所有攻打死星(Death Star)的任務中協助男主角路克天行者。我們現在還可以在星際大戰的相關網頁中查詢到這個角色的照片,說真的,跟麥奎格長得還有那麼一點像。

以「星際大戰」系列在當年的風靡程度,我們不難想像對於一個小朋友來說,他的親戚就是超級英雄的左右手的那份心情。麥奎格說他當時:「我和我的朋友把電影裡的台詞背得滾瓜爛熟──包括莉亞公主的在內。」當然這也說明了日後何以一向最痛恨好萊塢大製作的他會答應演出「星際大戰首部曲」中絕地武士歐比旺的角色。

被發展個人演藝事業的強烈動機所驅使,麥奎格16歲以後便休學進入劇團,後來還甚至念了表演學校。他的父母則在這方面對兒子在演藝事業方面的雄心則採取尊重並鼓勵的態度。

他正式的演藝工作起自被英國第四頻道(4 Channel)所發掘,擔任該台的基本演員。打拼數年後則被該台選中飾演《猜火車》(Transpotting,1996)中的瑞登一角。這個角色充滿了複雜深刻的矛盾性,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犧牲品、力求上進奮發向上的青年、為了私利不惜出賣好哥們的匪類等等的綜合體。這部充滿迷幻色彩的E世代電影被Empire雜誌選為史上最棒的電影之一,而他也隨著瑞登一角而廣受注意。他很快地開始在許多電影中出現:《枕邊書》(The Pillow Book,1996)、《艾瑪姑娘要出嫁》(Emma,1996),稍後的《你行我素》(A Life Less Ordinary,1997)、《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1999)、《啞巴歌手》(Little Voice,1998)、《迷情追緝令》(Eye Of Beholder,2000)等等,最近的則是與妮可基嫚合演的《紅磨坊》(Moulin Rouge,2001)。

走紅後的伊旺麥奎格仍不同於其他所謂的「好萊塢巨星」,他在演藝圈的生存之道也不像其他人「上台作秀,下台炒緋聞。」那樣的操作手法來提昇自己的知名度,這些演藝圈的是非完全與他無緣,他直到現在仍與父母維持良好的關係,他的母親還幫他回影迷信件呢!至於另外一件會令女影迷們傷心的事情則是──他已婚,而且是個有五歲小女兒的爹呢!他的妻子是個不太會說英文的法國人,他們是在麥奎格較早期的電視劇作拍攝時認識且墜入情網的。疼愛女兒的麥奎格為了讓女兒能生長在有大花園的房子裡,還特別搬了家!

或許是因為麥奎格來自於具有藍領階級色彩的英國,他對於好萊塢的那一套制度一向極為痛恨,即使是接受媒體採訪,只要一談到好萊塢的拍片制度,麥奎格的髒話馬上脫口而出。由此可見麥奎格率真的一面,他是如此堅持「做自己」,即使是許多女影迷跑到他面前跟他說:「你為什麼要結婚?這對我們太不公平了!」也不為所動。他永遠不是那種打算在好萊塢名流聚集的酒會上吸引眾人目光的人物(雖然他絕對有這個本錢),他也不打算來好萊塢明星虛偽地自我哄抬的那一套,一個有名的例子是一名女記者問他為什麼他的電影中有這麼多裸露場面,他當下就拉鍊一拉,掏出自己的小弟弟,對記者說:「那沒什麼嘛!」把那些習慣聽到「為藝術犧牲」這種口號的記者們嚇得臉色蒼白。

了了嗎?這就是伊旺麥奎格的Style。